褐蘑菇(学名:
蘑菇属 crocopeplus Berk. \u0026 Br.)是
蘑菇科蘑菇属真菌。菌盖直径一般为10-17厘米,表皮黄褐色,多生纤维状鳞片,因此得名褐蘑菇或褐鳞蘑菇。褐蘑菇在欧美及世界发达国家均有分布,在中国分布于
山西省、
云南省、
辽宁省等地。褐蘑菇营养丰富,每100克干菇含
蛋白质18.3克,17种氨基酸总量达9.23克,含有全部人体
必需氨基酸。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保肝护肝、美容驻颜等作用,是具有研究和开发价值的食用、
药用真菌。
形态特征
菌盖:菌盖直径一般为10-17厘米。幼菇出土后呈白色、球形;随其生长,开伞前(菌膜未露)呈半球形;近于开伞(菌膜外露,但未裂开)时为馒头形;开伞后(露出菌褶)成为雨伞状。菌盖表皮黄褐色,一般菌盖中央颜色最深,由中央向内卷的边缘,颜色渐次变浅,直至为黄白色。菌盖表皮在高湿条件下,稍粘手,一般情况下不粘,满布纤维状鳞片,随空气湿度降低而明显,菌肉白色呈乳白色,肉厚1.0-1.3厘米,用刀切开撕裂后变白黄色至浅褐色。褐磨菇菌肉生长速度快,质地较粗而疏松。在子实体生长膨大过程中遇到干燥、低温的条件,极易龟裂成花纹,露出白色菌肉,从而形成有粗大花纹的“花菇”,这是褐蘑菇外形的一大特色。
菌褶:幼菇期的菌褶,被一层白色的菌膜所包裹,随着菌盖边缘的伸展,菌膜越明显外露,而且越薄成膜质状。最后破裂、脱落,仅有少量分别残留在菌盖边缘和菌柄上,从而菌褶外露。菌褶初露时为白粉色,渐变粉色。成熟后为红色至
褐色。菌褶离生、片状、长而宽、不等长,呈辐射状疏稀排列。菌褶两侧生有
子实层,高生。囊状体及担子呈栅状排列。
菌柄:白至乳白色,柱形,中实(开伞后稍有疏松)、细长,长4-7厘米、粗3-5厘米。菌环靠上,白色,成熟后脱落。
孢子:每个担子上着生2个
担孢子,每个担孢子双核,桶圆形,6.8-8.6微米×5.2-6.9微米,孢子褐色。
菌丝:在营养较少的PDA母种培养基上,菌丝稀疏淡薄,气生菌丝很少,灰白色。无明显色素,只在菌丝集中处的培养基内有极浅的
褐色;培养基中添加蛋白腺后,菌丝生长较快,密度也比较大,白色。在麦粒培养基上,菌丝体生长浓度密,颜色洁白,30-35天长满瓶,沿瓶壁生长出树根状粗大而厚的菌索。栽培时菌丝灰白色,随菌丝密度增加,颜色渐显白色。生理成熟后扭结为棉线状的粗菌索。
栖息环境
温度:褐蘑菇菌丝的生长温度是6-23℃,20℃时生长速度最快。如果温度超过23℃或低于6℃,则菌丝的生长受到抑制。
发菌阶段一般以18-22℃为宜,生长较快,浓密健壮;高于22℃时菌丝生长虽快,但稀疏细弱,容易衰老;温度超过25℃,菌丝易受害。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范围8-21℃,以13-18℃时子实体生长快,菌柄矮壮,菌盖肉厚,质量好,产量高。温度高于20℃,则相反。温度低于8℃时,生长缓慢;若温度突然回升,正在生长的菇蕾又将其营养物质回输给基内菌丝,使其恢复营养生长,导致菇蕾因失去营养供给而枯萎死亡。
湿度:水分是蘑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蘑菇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褐蘑菇菌丝体生长期,培养料含水量60-63%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以70-75%为宜,如果通风不良,菌丝虚弱无力;子实体生长期,空气相对湿度80-90%为宜,如果超过95%以上,通风不良,易发生病虫害。
空气:褐蘑菇为好气性真菌,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呼吸作用要不断吸进
氧气,呼出CO2。菌丝体生长期CO2、氨、
硫化氢等废气浓度过高,会抑制菌丝体的生长,造成菌丝体萎缩,刀、藉死亡。当环境中CO2浓度低于0.1%时,可诱发菇蕾的产生。基于上述情况,菇房需经常通风换气。
酸碱度:褐蘑菇菌丝体pH5.5-8.5都可以生长。最适pH7左右,较其他多数
担子菌门稍偏碱性,由于蘑菇菌丝体生长过程中会产生
碳酸和
草酸,而使蘑菇菌丝生活的环境(堆肥和覆土层)会逐渐变酸。因此,褐蘑菇在播种时堆肥的pH7.5左右。土粒的酸碱度调节在pH7.5-8,这样还可抑制
霉菌的发生。
光线:褐蘑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都不需要光线,但适宜的弱光有利于菇蕾的形成。光线对蘑菇也有些接的作用,如可使菇棚温度上升,引起子实体菇柄细长;直射光会使菇体表面干燥变黄,导致蘑菇品质下降等。
分布范围
褐蘑菇在欧美及世界发达国家均有分布,在中国分布于
山西省、
云南省、
辽宁省等地。
栽培
2.温暖地区:相对于冷凉地区而言,温暖地区泛指海拔较低、夏季气温较高的平原。如北京以南的地区栽培褐蘑菇,一般为跨年度栽培。播种期安排在9月中旬,此期平均温度掌握在20℃左右,适合蘑菇菌丝生长。1个月后气温下降到20℃-10℃。利于出菇,即10月下旬至11月为秋菇生产期。12月至次年2月为度冬休眠期。3-5月为
春菇产期。生产实践表明,出菇期温度如高于20℃,即使能出菇,菇质也较差;出菇期温度低于8℃进入休眠期。
人工栽培褐蘑菇,其生长发育所需的管养全部来自堆肥,因此配料的科学与否,与蘑菇的产、质量直接相关。随着农业的机械化,牛、马粪日益减少,也可以采用鸡粪或化肥,堆肥发酵前的景适碳氛比为28-30:1,含氧量为1.4%-1.6%;发酵后的含氮,为1.8%-2.0%。在建堆之前,应根据栽培面积估算并备足原材料。收草或稻、麦、玉米秸要晒干贮蔵,防止雨淋霉变。鲜牛粪最好晒干备用。牛粪不足可用猪粪或鸡类。为解决畜粪不足的问题,可采用少粪的生产配方,如采用烘干鸡粪、饼肥、氮肥、磷肥等原料,按生长所需的碳氮比例混配成专用肥用于裁培,鲜菇的产、质量也很好。
地棚式栽培是在
香杏丽蘑驯化研究过程中发展的栽培技术,投资较少、保温保湿效果好,适宜在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推广。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安排好栽培周期,
张家口市坝上地区一般为夏栽秋收。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方便的野外搭棚建床。按东西方向挖地沟,长5-7米,宽3米,深2米左右。地沟的东西两端各挖一个宽1米的台阶为人行道,在地沟周围的地面上砌一圈0.5米高的围墙,在东西两侧对着台阶处各留一个1米宽、1.5米高的门,兼通风、采光之用。南北墙要留几个直径0.5米的通风口。然后以墙为基础,用竹、木搭成拱形或人字形棚架,先盖大棚膜,再覆盖草帘。根据增降温的需要,在草帘之上再披盖一层能调节厚度的活动
秸秆层,厚约15-25厘米。在棚内沿长向用竹、木建床,床高0.5米,霓1米,长5-7米。在两床中间留50厘米宽的人行道,床的边沿离开沟壁25厘米,以便于管理。棚架要求坚固、承压能力强,防止下雨后柴草增重而塌陷。
在床上铺17-20厘米左右厚的堆肥,略压实整平,准备播种。用接种铲将瓶中的菌种掏入干净的盆内,菌种粒一般为黄豆粒大小。将菌种均匀撒播在堆肥表面,用手指插入料层轻轻抓动,使部分菌种沉入堆肥内,以扩大接种面积。接种量一般掌握在1-1.5瓶/平方米。接完种后,表面再铺盖3-5厘米厚的栽培料,使堆肥的厚度达到20-22厘米。最后用木板将床面轻轻压平,以减少发菌过程中的堆肥失水。接种后关闭菇棚的门窗,形成保湿、保温的
发菌环境,促使菌丝尽快恢复生长“吃料”。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把棚顶的覆盖物开一部分,以便采光温;7月下旬至8月上旬气温较高时,为防止棚内温度超过18℃,应根据温度情况逐步増加覆盖物厚度。在个别高温天气,中午可在棚顶的披草上喷水降温;夜间打开全部或部分门窗通风降温。在整个发菌管理期间,关键是调整温度和保持堆肥湿度。随着菌丝的生长发育,耗氧量大増。因此,需要较大的通气量,但同时要在地面或空中喷水保湿。
菌丝吃料深度达到料层厚度的2/3-3/4后,即可覆土。要求选用具有团粒结构、较肥沃的栗钙土。粘土易发生板结,沙性土则持水力差,均不宜做覆土。将覆土打碎结块,喷水预湿至手捏成团、触地即散为适。覆土前根据栽培料的干湿情况在床面适当喷水,使其恢复到上床时的含水量,切忌喷水过大影响透气性而发生“床”,否则因缺氧而导致菌丝萎缩。覆土时须用簸箕慢慢抖落于料面,注意不能将料面压成坑,厚度2-3厘米,要均匀一致。覆土后注意保温保湿,同时加大通风促进菌丝上土。之后加强通风和温差促进菌丝扭结和原基分化。
冀北坝上地区的8月,天气已转凉,昼夜温差加大,菌丝由营养生长期逐渐转入生殖生长期即子实体生成期。此期的管理要点是加大通风量,要保持覆土湿润和空气湿度。如覆土干白,须勤喷少喷小水补湿,切忌喷大水造成床料透水,导致菌丝缺氧而窒息死亡,形成“黑床”。除大风或强降温天气外,菇棚门窗应昼夜打开,进行强通风拉大昼夜温羞,并增加棚内散射光照。如挪内温度偏低,可掀开草帘透光增温,保持13-18℃的出菇温度,7-10天即可采菇,其时间长短视菇棚温度高低而定。当温度在18℃以上时,菇体生长发育快,要及早采摘;温度在14℃以下时,菇体生长发育缓慢,可适当推迟采摘。
褐蘑菇的适宜采收时间,最好在糖体生长到七八成熟,即菌盖与菌柄刚脱离并内卷时采收。采摘
香杏丽蘑要先向下稍压,再轻轻旋转采下,避免带动周围小菇。采摘丛菇时,要用小刀分别切下早熟菇。采收时最好是随摘随切菇柄,保持菇体洁净和减少碰伤。菇柄切口要平整,不能带有泥根,切柄后顺手把菇放在内壁光滑洁净的硬质容器中。采收前菇床不喷水,否则采摘时菇体粘手,手捏处易变色,影响质量。
用途
培育褐蘑菇为
云南省进一步开展特色珍稀食用菌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保护级别
褐蘑菇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Redlist of China’s Biodiversity - Macrofungi),保护级别为数据不足(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