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份重要报刊,成立于1874年6月16日,是
上海市第一份由中国人创办的中文日报,同时也是首个尝试实施股份制的中文报业。该报经历了《汇报》、《汇报》、《
益报》三个发展阶段,最终于1875年12月4日停刊。
19世纪70年代,上海的报业主要由外国人掌控,其中著名的外文报纸有《
字林西报》和《万国公报》,而中文报纸则多由外国商人如
美查创办的《
申报》为代表。然而,这些报纸在涉及
英国帝国主义对中国领土的侵略行为及其殖民政策等问题上的报道和评论,往往倾向于维护英国殖民者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
上海市迫切需要一份由中国本土人士主办的报纸,以代表民族的声音。随着西方思想观念的传播、通信技术和新闻人才的积累,中国办报的条件逐渐成熟。在这股浪潮中,中国首位赴美留学生
容闳利用短暂回国的时间筹办了《汇报》。他的家乡同乡、上海知县
叶廷眷率先捐款支持,招商局总办
唐廷枢也给予了大力资助。具体策划工作由启蒙思想家、实业家
郑观应负责。《汇报》创刊后,明确宣称其办报宗旨:“本局为中华日报,自宜求有益于华之事而言之,故于有裨中国者,无不直陈,而不必为西人讳也。”
《汇报》创刊时,
清代政府尚未颁布相关法律规范报业活动。为了防范官方可能的不当干涉,报社决定在发行前先行制订规则以自我约束。郑观应起草的《汇报》章程共有十三条条款。章程不仅明确了报社的组织架构、资金管理、业务范围,而且强调了对社会风气改善和社会教育的重要责任。章程规定,该报纯粹属于中国人的报纸,其他事项可以灵活处理。
1874年9月1日,《汇报》进行了重组,更名为《汇报》,并开始新的编号。改组后,由英文翻译葛理担任发行人,以寻求政治保护,但实际上所有权并未改变。原主笔管才叔因意见分歧离职。改组后的《汇报》加强了对国内外新闻的报道力度,特别是对社会新闻和中外新闻的报道有所增加。但由于持续与《
字林西报》、《
申报》、《
德臣西报》等报纸发生争执,并面临诸多困难,该报在1875年7月被迫停刊。目前已知的最后一期《汇报》出版于1875年5月14日。
1875年7月16日,《汇报》停刊后,主笔朱逢甲创立了《益报》。《益报》采用不同的排版形式,每天发布一卷八页的内容。创刊号中提到欢迎各方提供
新闻素材。《益报》的政治立场与之前的《汇报》截然相反,更接近清政府的官方立场。版面上通常首先刊登上谕、奏折等内容,随后是新闻报道,最后则是文学作品和商业广告。《益报》经常转载《
京报》的内容,并且积极与《
申报》展开辩论。在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中,它站在地方政府一边,批评《申报》。《
益报》还发表了多个省份的科举考试题名录和灯谜。1875年12月4日,《益报》发布了停止运营的通知。
《汇报》的创办者们试图通过股份制的方式筹集资金,这是中文报业首次尝试这种模式。他们希望借此扩大股权的分散性,使得更多社会中下层人士有机会参与投资。这一举措受到了
轮船招商局的影响,后者在1873年由
唐廷枢等人成功改制为商办企业。《汇报》的章程大部分借鉴了轮船招商局的规章。然而,由于当时的股份制企业需要经过特许才能成立,而《汇报》并非官督商办,因此无法获得这样的许可。加之报纸的报道受到官方的质疑,许多股东提出退股,导致《汇报》的股份制尝试未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