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仪是
道教斋醮中的一种重要仪式,通常在日落后举行。这一仪式的特点是由行仪的道士手持明亮的灯,象征着照亮天上地下。
灯仪起源于
南北朝时期,当时道士
陆修静在其著作中提到了醮坛执事中的"侍灯"职位及其职责。
宇文邕所编的《
无上秘要》详细描述了各种斋法中设置灯的情况。灯在醮坛上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照明。此外,道士们还将
燃灯道人与内修相结合,认为燃灯有助于修炼。
唐朝末期,礼灯之法已基本成型。
南宋时期,灵宝斋法中首次出现了一些与破狱相关的黄箓类灯仪,随后在元明时期发展出更多种类的灯仪。
灯仪的形式多样,现存《道藏》中的灯仪约有二十种,分为金箓和黄箓两类。这些灯仪不仅用于斋醮活动,也被视为具有重要的修行价值。例如,在《无上秘要》中提到,通过燃灯可以实现体内神明的回归,并且能够提升个人的修为。此外,灯仪也被用来祈求平安和长寿,如《南斗延寿灯仪》和《北斗本命延寿灯仪》等。
灯仪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如《周礼》中提及的火祭。
秦汉的宫廷中已经有多种类型的灯,而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灯逐渐成为士大夫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直到
南北朝时期,灯才被引入
道教的斋醮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