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乾贵(1923年10月18日~2014年11月21日),男,浙江宁波人,国家一级演员。2003年获中国音乐最高奖“
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被公认为中国
声乐界的一代宗师。2014年11月21日晚21时,在北京去世,享年91岁。代表作品包括《
在那遥远的地方》等。
楼乾贵,男,浙江宁波人,1923年10月出生,国家一级演员。曾任北京市政协委员,民盟中央文化委员,市民盟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高等院校校友会北京海外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化交流协会、
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理事。2003年获中国音乐最高奖“
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被公认为中国
声乐界的一代宗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天津沦陷了,沦陷区压抑的气氛中,楼乾贵除了经常去学唱教会歌曲外,还曾向高班同学学习拉
小提琴,欣赏大量唱片,丰富音乐知识。由于父亲的干涉,楼乾贵没考音乐学院,但他始终坚守着心中的音乐梦想。
2014年11月21日21时,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国家一级演员、“
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获得者楼乾贵在北京去世,享年91岁。
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国家一级演员、“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获得者楼乾贵于21日21时在北京去世,享年91岁。据楼先生的儿子楼静戈描述,父亲虽然年事已高,平时难免有点
糖尿病、肾功能衰退这样的老年病,但药物控制得还不错,“而且他的精神状态一直不错,前一阵看中医,医生还说他面色红润。“意外发生在一周前,楼乾贵在家中厕所出来时摔了一跤。楼静戈说:“这一跤造成父亲左腿腿骨
骨折,24小时后就进入了
昏迷状态,医生怀疑是血管阻塞,父亲身体很胖又做不了CT,我们在医院守了一个星期,直到去世他也没有醒过来。”楼静戈透露,父亲在80岁时也曾因摔跤导致腰部受损、行动不便,逐渐退出了公众视线。这十年来除了颐养天年,父亲依然心系
声乐艺术,对于上门来请教的年轻人,他都不遗余力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楼先生的各界好友在闻听噩耗后,都感到吃惊和悲痛。有些好友对于楼先生表达了自己的缅怀之情。
刘锡津(
中央歌剧院前院长):歌剧界的绝对明星,在楼乾贵生前单位中央歌剧院前院长刘锡津眼里,楼乾贵极其热爱艺术,“他原来的职业不是歌唱艺术,但他特别钟情歌剧、歌唱,有相当好的天赋和条件,很快就成为我国少有的歌剧领域的明星级人物”。刘锡津认为,歌剧是明星艺术,“需要才华特别出众的人来挑旗。楼老在歌剧领域有非常高的成就,也有很高的威信,他是我们国家歌剧界的绝对明星”。在刘锡津任中央歌剧院院长时,楼乾贵已经退休,刘锡津还是经常去家里看望楼乾贵,“他一直坚持教学生,有很多慕名去他家的,他从来没有说要把门关上,都是不吝赐教,而且非常耐心、有诚意地教学生,大家都很喜爱他做人和从艺的风格。”
戴玉强(楼先生的学生,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音漂亮得望尘莫及,正在
深圳市演出的戴玉强从记者口中得知楼乾贵逝世后震惊又难过,“特别遗憾这么多年忙忙碌碌,总说看楼先生,却一直没能成行”。戴玉强说他是自己正经八百的老师,“1986年
中央戏剧学院,楼老作为外请的老师,教过我一个学期,教我唱《
小夜曲》《小白花》等。后来我去军艺,在首都
歌剧培训学校学习。他和赵启雄老师、
郑小瑛老师把我们这些热爱
歌剧的年轻人聚到一起,‘真刀真枪’地排练歌剧。记得排的第一个是《游吟诗人》,那是我第一次演歌剧。”
戴玉强感恩恩师:“1995年11月17日,我在
世纪剧院演出《
图兰朵:魔咒缘起》,楼老那时70多岁,还亲自到后台打气说‘好好唱小伙子,你没问题’,这句话起了多大作用啊。我就是通过那场演出让大家认识我。”戴玉强感叹楼老师声音漂亮,“《
在那遥远的地方》《村庄啊,我的小村庄》《鸽子》《玛莱卡莱》《印度客商之歌》都唱绝了。有一次在
首都体育馆听他唱《热血》,我就想自己这辈子能唱成这样吗?望尘莫及”。
袁晨野(楼先生的学生,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让合唱的我有机会唱主角,袁晨野回忆,楼老师对
歌剧后备力量的培养尽心,让他们感觉到了希望和对歌剧不放弃的心气。1990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
中央歌剧院合唱队,之后两年在首都歌剧培训学校学习、演出。“当时学校没有校舍,排练都在赵启雄或
郑小瑛老师家里。很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在一起交流。不论资排辈,谁想唱哪个角色都可以试唱,这让当时是合唱队员的我有机会演出主要角色。当时我就唱了《魔笛》和《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楼乾贵自幼喜爱歌唱,在小学、中学时期就参加校内外歌唱活动。读大学期间曾先后向数位中外
声乐教师学习,参加过上海青年会主办的“中国近代作品音乐会”“抗战歌曲音乐会”“圣母颂音乐会”“
弥赛亚”等音乐会。1947年,考取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今
上海音乐学院)兼读声乐。1949年初,参加上海市政府交响乐团(今上海乐团)音乐会中的独唱节目,获得好评。1951年,组织了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礼堂举行的“
抗美援朝战争捐献飞机
大炮音乐会”。1953年,应邀随中国青年艺术团赴
罗马尼亚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在美声独唱比赛中获银质奖。1953年11月,随第三届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赴朝演出。1954年,随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工作部歌舞团赴
苏联、
捷克、
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巡回演出,受到欢迎及高度评价,被授予罗马尼亚国家
红星勋章、波兰国家骑士十字复兴勋章。在苏联期间录制了独唱歌曲唱片,苏联《
真理报》发表专文,高度评价中国歌唱家楼乾贵演唱的《叶甫根尼·奥涅金》连斯基咏叹调。1955年,调入
中央歌剧院。20世纪5、60年代,中央
歌剧院排演了《蝴蝶夫人》《叶甫根尼·奥涅金》等一大批世界经典歌剧,代表了当时中国
声乐艺术的最高成就,楼乾贵扮演了大部分男主角。1979年,获文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30周年优秀歌曲
一等奖。1980年,文化部授予楼乾贵“声乐艺术成就”
一等奖。1988年、1990年,两度赴美举行个人独唱音乐会,当地媒体给予“与座皆惊”的高度评价。1988年,以声乐艺术指导身份随中央歌剧院赴
芬兰参加“萨沃林那歌剧
中国艺术节”,演出《卡门》及《蝴蝶夫人》,获得极大成功。曾在
天津市、
上海市、
北京市、
青岛市举行个人独唱音乐会,出版了独唱专辑音带。楼乾贵的演唱活动一直延续到2002年春。2003年,获中国音乐最高奖“
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被公认为中国
声乐界的一代宗师。楼乾贵的演唱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是新中国几代人喜爱的歌唱家。离开舞台后,楼乾贵曾应聘担任
中央歌剧院声乐艺术指导,
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兼课教授,多次担任文化部重大歌唱比赛评委。为培养青年演员,他和中央歌剧院
郑小瑛、赵启雄、
李稻川等艺术家一道创办“首都歌剧培训中心”,为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贡献余热。
楼乾贵是已故周恩来总理最为喜爱的艺术家之一。周总理曾多次亲自过问楼乾贵的工作和生活情况。1956年8月26日楼乾贵在《
人民日报》发表《中国歌和洋唱法》的文章,主要针对当时
声乐界对西洋唱法的争论。当晚于怀仁堂演出时,周恩来总理对楼乾贵说:“我拜读了你的大作,你的立论是正确的”。中国声乐界对楼乾贵的歌唱艺术水准给予一致公认。1979年他在上海的公演结束后,
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
王品素、谭若冰三位教授以“周品若”笔名,联合在上海《
文汇报》发表了题为《北京来的春风》的评论,高度赞扬楼乾贵的歌唱艺术。著名音乐评论家
李凌曾以“绚丽、疏放,毫无斧凿痕迹”为题,在《人民音乐》发表专文,评论楼乾贵的歌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