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英文名称: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英文简称:SHCM),简称上音,位于上海市,前身为蔡元培和萧友梅创办的国立音乐学院。现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上海市共建院校。2017年学校被设立为“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被列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
上海音乐学院创始于1927年成立的国立音乐学院,蔡元培任校长。1929年,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949年,开始以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为名,后于1956年正式定名为上海音乐学院并使用至今。
截至2024年5月,上海音乐学院共有3个校区,设有15个教学单位(含附中、附小),办学层次涵盖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硕士、博士),设有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0个本科专业、1个学术型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此外,根据
上海外国语大学官网数据显示,学校共有全日制学生2841人,教职工517人,留学生75人次,附中附小学生720人。
上海音乐学院在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艺术表演”中位列第43位,位列2024QS世界大学音乐学科排行榜第10位。
历史沿革
国立音乐学院(1927-1949)
1927年11月27日,国立音乐学院开始筹建,这是形成上海音乐学院的源头。蔡元培为首任校长,萧友梅为代理院长,并将学校定性为中国首所独立建制的国家高等音乐学府。新中国成立前,学校曾数次更名。曾于1929年,改建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后改名为私立上海音乐院。因汪精卫叛变革命,汪伪政府成立并扩大,于1942年改立为国立音乐院(汪伪)。至1945年改建为国立上海临时大学补习班第三分班。同年,汪伪政府灭亡,改建的三所学校统一合并成立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949年,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组建国立音乐院上海分院。同年,改名为中央音乐学院上海分院。
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1949-1956)
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上海分院改称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后与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合并。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并于10月成立音乐研究室,成为全国最早的音乐学术研究机构,在1964年开始正式招收声乐、小提琴专业方向研究生,进行研究生教育工作。
上海音乐学院(1976至今)
1956年11月,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更名为“上海音乐学院”,沿用至今,成为文化部的直属重点院校。先后培育了六十余位对上海音乐学院、乃至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具有杰出贡献的“上音人”。
1978年起,学院开设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艺术三个硕士学位,后统一合并为音乐学硕士学位,并增设音乐教育专业方向。1982年,在原音乐研究室的基础上建立音乐研究所,后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批设立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于1983年开始招收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方向博士研究生。学校两次被国际教育情报机构在欧洲、美国和日本评定为国际十佳。
2002年,上海音乐学院经文化部批准认定,成为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跨省市考级单位。次年4月,上海音乐学院正式成立研究生处,后于2005年6月进行机构调整,重组了研究生部。2003年,上海音乐学院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第一批被国家批准设立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等院校,后于2012年,经学院调整成立为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后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学院成功申报了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2013年,学校获批建设上海音乐艺术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同年,成为“湖北省2011计划”协同高校。两年后,上海音乐学院成立了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2017年5月,上海音乐学院宣布成立
民族乐队学院,以更符合中国民族器乐演奏特点和学科规律为宗旨,探索建立民族乐曲。9月,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同年,入选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学校。
2018年6月,获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首批入选项目。次年4月,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建设引领计划首批项目。2022年2月14日,上海音乐学院入围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学校规模
院系与专业设置
截至2024年5月,上海音乐学院设有作曲指挥系、音乐学系、管弦系、声乐歌剧系、钢琴系、民族音乐系、音乐教育系、音乐工程系、艺术管理系、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音乐戏剧系、数字媒体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部等15个教学单位(含附中、附小);共有10个本科招生专业。
师资情况
截至2024年5月,根据
上海外国语大学官网数据显示,学校共有教职工517人,其中专任教师317人。据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上海音乐学院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 29 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8.92%;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 211 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4.92%;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 279 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85.85%。此外,学校共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相关人才项目特聘教授、教育部相关人才项目讲席学者、国家相关高层次人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相关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15人;共有教育部教指委委员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上海领军人才等省级高层次人才16人。
学科情况
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获A+评级,并列全国第一;“艺术学理论”获B+评级,排名全国前20%;“戏剧与影视学”获B评级,排名全国前30%。在2018年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上海音乐学院获评艺术(音乐)类A+。截至2024年5月,上海音乐学院设有3个一级学科;办学层次涵盖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硕士、博士),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截至2022年,学校共计有1个世界一流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3个上海市高峰学科、高原学科3个,2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
教学情况
截至2024年5月,根据上海音乐学院官网数据显示,学校共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27门,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4门。截至2023年11月,上海音乐学院建设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1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5个;建设有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一流专业。
学校交流
2017年11月,上海音乐学院联合中国10所音乐学院与13个国家和地区的15所世界顶尖音乐艺术院校共同发布了《“音乐与舞蹈学”国际学科评估指标》,签署“卓越音乐教育·上海共识”。
2019年8月,上海音乐学院和
南洋艺术学院在新加坡联合成立中国音乐文化中心。
截至2024年5月,根据
上海外国语大学官网数据显示,学校作为欧洲音乐学院联盟和环太平洋音乐学院联盟成员,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3所世界顶尖或一流音乐院校签署合作办学战略协议,并与其中11所院校开展深度校际合作,建立上音—英皇联合学院、上音—伯克利现代音乐院、上音—汉堡高级表演人才培养机制、上音国际室内乐中心等;另举办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第42届世界大会、第43届世界计算机音乐大会(ICMC)等国际音乐盛会。
学术研究
学术资源
图书馆
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有业务部门7个,另设
馆长办公室1个,受馆长室直接领导的部门包括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音乐手稿馆(筹)、历史音频修复实验室3个研究机构,已形成了由“基础馆藏+特色馆藏”的工作格局。截至2023年9月30日,学校图书馆总面积达3065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325个;拥有纸质图书24.11万册,电子期刊49.01万册,学位论文1283.46万册,音视频612437小时,订购中外文数据库30余种。
学术期刊
《音乐艺术》是上海音乐学院拥有的国家级核心
学术期刊,也是全国性音乐理论学术季刊,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音乐学院学报之一。该期刊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表音乐各领域和学科的研究成果,重点体现音乐历史与文化、思维与观念以及音乐与人、自然、社会内在联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密切关注音乐本身的分析和研究以及
音乐创作、表演、教育、传播等实践活动。
研究平台
上海外国语大学拥有一批集教学、表演、艺术科创为一体的创作中心、艺术中心、研究中心及表演团体,1个中国音乐学科高地“
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1个音乐研究所,1个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个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东方乐器博物馆”,1个文化成果孵化和社会服务平台“上海音乐艺术发展协同创新中心”,1坐具有国际一流
声学条件的专业
歌剧院“
上音歌剧院”。
学术成果
1990年至1993年,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生连续在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被文化部授予“三年中连续四次获国际比赛第一名”的奖匾,是全国音乐院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院校。
2007年至2011年,学院共有106人获得108项国际音乐比赛奖项、530人获454项国内音乐比赛奖项。2018年,我院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547人获633项国内外奖项,其中获第一名奖项187项,多次问鼎世界顶尖音乐比赛。
2021年度,上海音乐学院申报发表国家级奖项11项,省部级课题17项,期刊论文发表22篇。截至2022年11月,上海音乐学院在2021年度申报国家级奖项15项,校级奖项20项,期刊论文发表14篇。
截至2022年,作为专业性的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创作了一大批音乐杰作,其中有钢琴曲《
牧童短笛》、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长征交响曲》、中胡与交响乐队《荒漠暮色》、艺术歌曲《
致世博》等。交响曲《丝路追梦》《炎黄颂》、歌剧《贺绿汀》、音乐剧《海上音》《梦临汤显祖》等原创作品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学校排名
2022年,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学科获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中连续三年获得第一;“音乐表演专业”学科连续两年获“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第一;同年,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表演艺术学科排名第43位。
2024年4月10日,上海音乐学院位列2024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第10位。
校园文化
校徽
上海音乐学院的校徽主体是中国古代乐器编钟和古希腊乐器
里拉琴结合的编钟形图案,标志上方有“since1927”“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字样,下方为“上海音乐学院”字样。整体颜色为棕色,带有一种厚重古朴的感觉。
校训
上海音乐学院的校训是“和毅庄诚”,寓意和谐、美好,刚毅、正直,端庄、持重,忠诚、守信,体现了上音人对尽善尽美的艺术追求和推崇的艺术教育理念。
校歌
上海音乐学院的校歌沿用《国立音乐院院歌》,由易韦斋作词,萧友梅作曲。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区情况
截至2023年9月30日,上海音乐学院的汾阳路校区与零陵路校区的总占地面积为83988.4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15842.2平方米。
上海音乐学院汾阳路校区,位于上海市汾阳路20号,校区占地约66738平方米,是上海音乐学院本部,学校的法定注册地址。同时也是音乐学、音乐表演、公共事业管理、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等专业及校友会基金会所在地。
上海音乐学院零陵路校区:位于上海市零陵路520号,校区占地约50176平方米,是艺术管理系、数字媒体艺术学院、音乐工程系、研究生院所在地。
上海音乐学院淮海路校区:位于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内。2024年1月5日,该校区新教学楼正式启用,作曲指挥系、音乐学系、钢琴系、声乐歌剧系、管弦系、民族音乐系等6个教学系部入驻该校区的新教学楼。
校友情况
政界
文艺体育界
校园风貌
东方乐器博物馆是校园内标志性建筑之一,上海音乐学院零陵路校区。前身为中国民族乐器陈列室,始建于1987年11月27日,是中国艺术院校中第一个乐器博物馆。在1992年扩建重修并改名为东方乐器陈列馆,为迎接上海音乐学院65周年校庆开馆。
馆内收藏乐器约700余件,分为中国古代乐器区、中国现代乐器区、少数民族乐器区、外国民族乐器区四个展区。涵盖各种各类从古至今具有民俗风情与民族特色的乐器。
所获荣誉
学校教学方面
2022年2月,上海音乐学院列入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
2022年10月,上海音乐学院获得上海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9项。
2024年4月10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发布第14版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上海音乐学院排第10位。
学校管理建设方面
2019年4月,上海音乐学院获得
上海市文明校园的荣誉称号。
2021年7月,上海音乐学院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党支部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022年8月,上海音乐学院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党支部通过教育部第二批“双创”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