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梯利(Frank Thilly,1865年-1934年),
美国哲学家和哲学史学家,曾在
密苏里州立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和康乃尔大学任教。他是《
西方哲学史》和《伦理学导论》的作者,这两部作品在美国学术界广受欢迎并被广泛使用。
弗兰克·梯利于1865年出生在美国
俄亥俄州的
辛辛那提。1887年,他从该州立大学毕业。之后,他前往
德国的
柏林和
海德堡留学,接受了严格的哲学思考方法的培训。归国后,他在密苏里州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康乃尔大学教授哲学与心理学。1915年至1921年间,他担任
康奈尔大学文学院院长。他还曾主编国际伦理学杂志(1909年)并担任美国哲学协会主席(1912年)。
弗兰克·梯利的《西方哲学史》是他基于教学讲义编写而成的教材,于1914年出版。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哲学界的高度评价,并在中国早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之前,缺乏系统性的哲学史教材,多数哲学系仅关注特定哲学流派的教学。梯利的作品开启了哲学史教育的新篇章,为后来的详细哲学史编纂提供了模板。他的书不仅列举了历史上的哲学家及其观点,还深入探讨了这些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置于文化、政治、道德、社会和宗教的大背景下。尽管梯利本人并非重要哲学家,但他撰写的哲学史因其客观性和专业性而备受推崇。
《伦理学导论》是一本引导性的伦理学著作,不同于传统的
规范伦理学,它追溯了“伦理”概念的历史渊源及其存在的必要性,探究了人性中“德性”和“至善”的根源。该书为当下的道德困境提供了一份清醒的分析。
弗兰克·梯利强调,哲学史的研究不应局限于单纯的史料收集,而是应该采用历史批判的方法。他认为,哲学史不仅是对哲学本身的评论,还是新思想发展的起点。哲学史家应当秉持公正客观的态度,允许每个哲学家充分表达其观点。评价哲学体系时,应考虑其目的、历史背景以及与其他体系的关系。梯利主张,哲学史研究应将宇宙观置于适当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其作用。
梯利认为,哲学史的主要目的是有条理地阐述解决问题的不同尝试,以及人们对经验世界的认知。这一过程涉及将不同的宇宙观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将其与文化、政治、道德、社会和宗教因素联系起来。哲学史的价值在于帮助人们理解自己和他人时代的本质,揭示各种思想背后的基本原则,并促进哲学思辨能力的发展。
在哲学史研究中,梯利区分了第一手资料(哲学家的著作)和第二手资料(相关文献和评论)。他还认为,哲学史家应广泛涉猎当时的精神生活,包括科学、文学、艺术、道德、教育、政治和宗教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