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庙是为了供奉三国时期
蜀汉的大将
关羽而兴建的。年代不详,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三年(1664),四川总督
李国英重建。
同治二年(1863),川东道觉罗恒保重修。关帝,被人们称之为“武圣”关公,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与后人尊称的“文圣人”
孔子齐名。
民国三年(1914),奉大总统令,将
岳飞像并入同祀,更名
关岳庙。在抗战时期,关岳庙曾是
中国远征军出征仪式举办地。但凡将士出征,均要聚集在关岳庙岳飞像前,高唱《满江红》,高呼“还我河山”,再出发走向抗敌战场。1942年3月29日,中国远征军新一军数万将士在
关岳庙前祭拜宣誓。宣誓祭拜仪式后,新一军军长
孙立人给出征的每一位将士发了一枚刻有“还我河山”四字的铜质徽章。
1956年新修“建设公寓”,拆毁大半,仅余大殿和后殿。2007年6月,关岳庙正殿被拆毁。2009年因旧城改造,关岳庙选址
渝中区李子坝站坡137号(今嘉华大桥南桥头,
佛图关公园北侧山林地带)重建。重建的关岳庙,还发生过这种趣闻:台湾地区的
日月潭文武庙,曾在修建时就是以重庆关岳庙为蓝图,复制而成;而重建
关岳庙时,因找不到以前的建筑图,就又以日月潭文武庙为蓝图,复制而成。“本是同根生”,这两座
庙宇,2015年底走到一起,缔结成友好庙宇,成为“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