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是在理论转型层面上对改革开放30年来民法学的“脱胎换骨”加以深入细致的梳理和总结,揭示中国民法学是如何摆脱
苏联社会主义民法学的理论影响,是如何逐渐伴随着市场化改革和法治国家建设而发展成为今天的以私法理念为基础的新的民法学理论体系。在当前的条件下,研究当下中国民法学的理论转型,揭示其“脱胎换骨”的蜕变过程,总结其理论转型的基本面,是中国民法学走向理论自觉的至为重要的途径,也是实现构建中国民法学理论体系之任务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当代中国的民法学,就其历史渊源来说,源于清末至民国时期对德日等
欧陆法系民法及民法学的继受。在这个时期,实行“拿来主义”策略,逐渐构建起以私法理念为基础的较为系统的民法学理论体系。1949年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对旧法统的废弃和对旧法理论的批判与否定,因继受而初步成形的私法理论体系至此戛然中止。进而,伴随着
意识形态的全盘苏化,以及生产资料公有制和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转而接受了
苏联的
社会主义民法学理论。这是一种服务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民法学理论。其基本特点是强调
民法学的党性原则和坚持民法的公法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市场化为目标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法治(法制)的恢复与发展,中国民法学在服务于改革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繁荣发展,而且也逐渐实现着自身的理论转型。在这一理论转型过程中,中国民法学逐渐摆脱了前苏联社会主义民法学的影响,摆脱了党性原则尤其是阶级斗争理论的梏,放弃了民法的公法观,转而积极吸收
欧陆法系传统私法理论的素养,并借鉴某些
英美法系的因素,初步形成了以私法理念为基础的民法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符合中国市场化改革和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她是“中国”的,但未必是“中国特色”的。然而,在实现民法学理论转型的过程中乃至当下,中国民法学都存在着先天不足而导致的理论成熟性的欠缺,构建中国民法学理论体系的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民法学界当需继续努力!
柳经纬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科研处处长。并任
华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澳门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著有《我国民事立法的回顾与展望》(2004,主编)、《
当代中国民事立法问题》(2005)、《感悟民法》(2006)、《
当代中国债权立法问题研究》(2009)、《共和国六十年法学论争实录:民商法卷》(2009,主编)等。《当代中国民事立法问题》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
三等奖(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