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1400-1458),字彦谧,号钱塘,是明朝中期的大臣和将领。他出生在安徽省
黄山市歙县,祖籍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县。杨宁于
宣德五年(1430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刑部
主事。在正统三年(1438年),他随同
兵部尚书魏源巡视宣大边备。
正统四年(1439年),他参与征剿麓川的战斗,因功被晋升为
刑部郎中。正统六年(1441年),他再次领导麓川军队,以功劳晋升为刑部右侍郎。正统九年(1444年),他参与
云南省军务,提议设立陇川宣抚司,并在
腾冲市险塞修建城池,控制蛮夷。正统十三年(1448年),他被派往
江西省巡抚,了解民情,士民对他敬畏有加。
景泰初年,他晋升为
礼部尚书,后因足疾被调往南京刑部。
天顺初年,他退休回乡。天顺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二十一日(1458年12月25日/26日),杨宁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迤北可汗遣使入贡,宁言:“宜留使数日,宴劳赐予,视
绰罗斯·也先使倍厚。彼性多猜,二人必内构,边患可缓。”
《明英宗实录》记载杨宁在
天顺二年十一月二十日(1458年12月25日)去世,而
彭时在《资政大夫南京刑部尚书钱塘杨公墓碑》记载杨宁去世于天顺二年十一月的二十一日(1458年12月26日)。
在正统九年(1444年),杨宁参与管理
云南省的军事事务,他致力于训练士兵,监督农业开垦,并与
都督沐昂共同修建城池,设立防御体系,通过配置驻军来控制各个少数民族地区,从而使边境地区得到了安宁。
到了正统十三年(1448年),杨宁转而镇守
江西省,在此期间他关心百姓疾苦,深入民间了解贫困情况,他的行为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广泛信任和尊敬。
在
景泰二年(1451年),迤北的可汗派遣使节前来明朝进贡,杨宁策划利用瓦剌内部的矛盾来挑起纷争,但由于
朱祁钰坚持诚信治国的原则,这一计划最终没有被执行。
在正统四年(1439年),麓川宣慰思仁发动叛乱,杨宁跟随
都督吴亮前往征讨。尽管杨宁识破了敌人的诈降计谋,但吴亮并未听取他的意见,结果导致官军大败。然而,杨宁因表现出色被提拔为
刑部郎中。
到了正统六年(1441年),杨宁随
王骥前往
腾冲市作战,成功攻取上江贼寨和杉木笼山。之后,他又向王骥献上奇策,连续攻破七个敌营,斩杀了陶孟翥等人。在敌军顽强抵抗的情况下,杨宁建议利用风势放火,最终取得了重大胜利。因为这场战役的卓越表现,杨宁被破格提升为刑部右侍郎。
正统十三年(1448年),杨宁受命镇守
江西省。上任后,他实施了一系列策略来切断敌军的后援。同时,他将乡兵集中起来训练武艺,使得贼寇不敢轻易进犯城镇。
杨宁考中进士后回家,他的母亲还在世,他每天都极其恭敬地侍奉母亲。恰逢他的弟弟杨宜参加乡试,而杨宁自己也收到朝廷的召唤。于是,杨宁对弟弟说:“母亲所生的孩子,只有我和你,如果我们现在都离开家,她依靠谁来养老呢?”弟弟被哥哥的话深深感动,决定放弃参加乡试的机会,留在家里专心奉养母亲,直到母亲安享晚年去世之后,他才去出仕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