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关村
车关村
位于温岭市东南沿海,林()石(塘)公路东侧,距县城27公里,陆地面积约0.125平方公里。50年代初属上马乡第六村;1956年为远景高级社,属车关乡;1971年从远景大队分出,设车关大队,下辖车关、拦山头2自然村。1992年撤销车关乡建制,属石塘镇。有387户,1297人,多吴、张姓
避风良港
车关村地处半 岛,面对车关海湾,其角俗名小拦头嘴,长约700米,犹如一支巨形箭头指向大海,把向东敞展的车关海湾拦腰截断,形成"E"字形南北两港湾。车关北湾三面环陆,呈梨形,湾口朝东,宽350米,东西纵深约750米,湾内最大宽度为750米,面积约0.375平方公里。底部水深1.4~1.9米,湾口水深3.7~4.1米。西南是平坦宽阔的沙滩,沙质洁白细软,名车关沙头,附近小学常在这里进行体育活动。1985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摄制《渔村小叙》时,曾在此拍摄沙滩运动会纪实镜头。涨潮时,滩面水深1~2米,为天然优良游泳场。小拦头嘴岬角与南面大拦头嘴岬角平行东伸入海,形成车关南湾,因三面环陆,别称环海。形如鸡冠花,湾口朝东,东西纵深约1000米,南北宽在500~700米之间,面积约0.525平方公里。湾内有湾,西南湾长约400米,宽300米,南浅北深,建有简易水产码头。退潮时中部水深3.2米,涨潮时外港可泊1000吨级船只,内码头可泊400吨级船只。遇有南风大风浪,南来北往船只纷纷来车关港湾避风,浙、闽、台湾省渔民称之为南风岙。平时,亦常有船只来此补充淡水、食品,添加油料。现码头建有油库、自来水装置,村内有菜市场,正在筹建米行。1985年,县拆船公司在此办拆船厂,日本万吨轮"安顺"号在车关北湾沙头冲滩成功,至1987年拆完,获利近60万元。
海虾基地
车关渔村历史久远。宋代,距车关2公里的石塘酒坊名闻遐迩,约略可见车关一带渔业兴旺迹象。清代,为防渔民接应郑成功部登陆,清政府颁行迁海令,渔民被迫内迁,该地即成废墟。康熙帝二十二年(1683),郑成功孙郑克塽降清,迁界尽复,渔民陆续迁回车关。车关人以近海密网张捕为传统作业,以产毛虾属闻名。由于生产技术落后,渔民收入低微,生活贫困。1983年,全村有12艘张网船、1艘张网看护船、近千支张网桩头,捕捞总产量3587吨,其中毛虾和幻鱼3552吨,渔业产值100.81万元,渔民劳均867元,人均245元。随着近海渔业资源衰减,张网作业陷入困境。1984年,渔民江子敏等7人合资购置一艘拖虾船,试产半年,劳均收入3000元,比继续从事张网的渔民平均收入高出几倍。村干部因势利导,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引进资金、技术,从捕捞毛虾转向捕捞大型商品虾。至1986年,先后添置44艘拖虾船,单位产量33.2吨,单位产值8万元。1987年以后,大力开展渔船技术改造。建造钢质船3艘,其中1艘安装制冰机;改造旧船,增加吨位、马力,添置助渔、助航设置,全部拖虾船配备定位仪、无线对讲机。装机马力135匹以上、吨位80吨以上大型拖虾船占75%,续航能力从3~4天提高到17~19天,捕捞作业区北至长江口以东100多?,南至闽东渔场80~100米水深的渔区。1990年单船产量65吨,单位产值29.42万元,居全县渔区领先地位。1984~1992年,渔船改造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国家贷款36万元,绝大多数靠发展生产、自筹解决,集体经济中每个下海渔民的固定资产从1983年的1500元,提高到5.22万元。1992年,全村有大型拖虾船58艘,捕捞总产量3288吨,总产值1955万元,劳均9100元,成为浙江省最大的海虾生产基地。台州市行署授予"七五时期渔业生产先进集体"锦旗。
渔工兴旺
随着外海拖网捕虾业的兴旺和发展,一批以冻虾仁为主的水产冷冻加工企业应时而生。1984~1990年,先后建成8家联户水产冷冻企业:水产罐头冷冻厂、车关冷冻制冰厂、利华冷冻厂、渔工商冷冻厂、海味冷冻厂、海珍冷冻厂、车关渔业制冰厂、渔业冷冻厂。其中水产罐头冷冻厂于1984年最先建成,分虾仁包装、制冰两大系统,为台州地区预备级企业,1992年产值352万元。现制冰车间析出成立万兴制冰厂。车关村冻虾仁除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外,通过外贸部门大量转销出口,产品质量在日本市场享有良好信誉。
车关村拖虾网
多为手工编织,部分采用冰丝面料6单丝织布机产品。1992年底,村集体、个人、台州市侨务办公室联合投资250万元,建成台州侨龙渔网厂。厂房占地面积6亩,购入4台聚乙烯织网机,已招收工人20名,边生产边建设,规划年产拖虾网5000张,约占台州地区需求量的60%。
渔村巨变
车关村有山地75亩,种植地瓜的做法等。1984年以前,村30%劳力下海从事张网捕虾,70%劳力被困在山地。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后,外海拖网捕虾获得成功,启动了水产加工业的发展,引发了第三产业的兴起。每逢渔汛,水产码头渔船进出,卸下海虾,装上冰块,带冰出海捕捞。8家冷冻厂组织家家户户剥虾壳,加工虾仁半成品,还从附近村落以及内地吸纳数千名临时工。村办企业共有固定职工300余人,其中本村村民100人,外地职工200余人。村新建和改建旧房80余间,供外地能人来村开店办厂。小小半岛,有店铺数十家,以饮食服务、渔机修配居多。1992年底,村有劳动力700多人,从事出海作业300多人,渔工企业职工100人,第三产业300人。全年渔捞、加工总产值40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5500元。80%村民住上新楼房,各家各户安装闭路电视。村民住宅全部由村向县保险公司投保。村集体资金积累中近20万元用于公益事业,建自来水设施、党团员活动室、老人俱乐部、电视录像室。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避风良港
海虾基地
渔工兴旺
车关村拖虾网
渔村巨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