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浩(1929年-),现任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湖北省楚史学会常务理事兼创立者之一,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史学家,专注于楚史、党史研究。
何浩治学严谨,运用史料娴熟,立意开阔,选题新颖,每有所得。在楚史研究方面路蓝缕地辛勤耕耘的累累成果,更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的楚史论文不断地被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文献中心主办的刊物转载,10多次被《
新华文摘》,《
中国史研究动态》,《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摘发要点。在日本同行中,他的楚史新论,多次被引用,在美国和
澳大利亚,他的楚史研究也引起了
历史学同行的注目。
70多年前,何浩满怀革命激情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抗日战争。他在军旅中刻苦自学,勤于练笔,1947年起就担任子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十二纵队文工团的创作组长。新中国的诞生,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创作才华。自1950年起,在文艺刊物上发表了10多篇短篇小说。1952年他的小说集《土地的故事》出版,那时何浩才23岁。
何浩与学术研究结下不解之缘,却是在60年代中期发生的那场劫难中,他被下放到省五七干校的后期。他利用在教务处当资料员的机会,一面抓紧学习,一面编写了《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u003c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u003e提要和注解》,《\u003c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u003e简介和注解》等小册子,共20余万字。那时,他因患着类风湿性疾病而瘫痪,行动极为不便,生活也难以自理。可以想象,当时他是以多大的毅力、多大的艰辛在努力自学和研究。
1975年,他在通读《
全本史记》时,开始对
历史学著作爱不释手,特别注意收集
楚国历史文化方面的资料。1979年,他调到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在《
江汉论坛》编辑部从事史学编辑和学术研究工作。白天编辑史稿,晚上则挤出时间读书、研究,做文章。从979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u003c唐诗选\u003e注释中几处地名位置质疑》开始,便一发不可止。8年内,他先后在中央和地方综合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楚史及党史研究论文48篇,逾35万字。他身残志坚,勤奋不息,在写楚史研究论文时,还研究了湖北的历史文化,参与主编了一部《湖北历史人物辞典》,还主编了一部60余万字的《历代爱国名人辞典》。两部辞典同时荣获1986年
湖北省首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
三等奖。
何浩治学,善于爬梳史料,明辨真伪,反思
陈论而立论稳实。他的《春秋时楚对江南的开发》,依据先秦史籍,结合考古材料,参照有关历史地理文献,探讨了楚人所开拓的
洞庭湖南直至
五岭以北的
楚国南境的大致地望,阐述了楚国开发江南在壮大楚国实力、促使南北民族融合的重要意义,打破了所谓楚境不过洞庭湖南的传统观点。文章发表后,即被有关刊物转载,引起同行注意。他的《巢国史迹钩沉》,针对史学界的流行看法,重新考察了巢人的族源,探讨了
西周初周人东征战场及铜器铭文所显示地望,考定商末周初巢人活动于今山东泅水流域,
春秋时巢在今安徽寿县南、六安东北,同时探寻了群舒的形成及南下迁徙的路线,断定巢为楚灭。这类文章,如《“楚申包胥使于越辨”》,《春秋时楚灭国新探》、《季氏立费国及其相关的问题》,《\u003c左传\u003e“夏讷”考》,都受到了同行的重视。
何浩治学,善于旁征博引,以小见大,窥探全豹。在一系列重大的楚史研究问题上有开拓,有创新。他的《试论西周春秋时楚国土地制度》,第一探探讨楚国的宗法制度,并从楚国的宗室贵族家族入手,对西周、春秋时的楚国土地制度及其相关问题作了尝试性研究,提出了土地王有制前提下的宗法贵族等级占有的观点。文章发表后,在楚史学界引起了较大反响,
中国人民大学《先秦秦汉史》、《经济史》同时转载,《
中国史研究动态》并详加介绍。他的《战国时楚封君初探》,首次论证了楚国封君制的起源,特点,指明了封君制的弊端和危害,《试论楚国的君位继承制》,则一反传统观点,详细地考察了楚国君位嬗变的具体史实,明确得出了楚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结论。两篇论文,立论高,气势大、统揽宏观,新论恢宏,在
先秦史学界颇有好评。
何浩不顾身残体弱,长年伏身书案,不辍探索,除已完稿的23万字的《楚灭国研究》外,还拟另行撰写专著。当我们请他指点学海迷津时,他诚恳而坚定地说:“咬定青山不放松!"这便是他成功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