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以协音为先,音者何,谱是也。古人按律制谱,以词定声,此正声依永律和声之遗意。有法曲,有五十四
大曲,有慢曲。若曰法曲,则以倍四头管品之,即荜也。其声清越。大曲则以倍六头管品之,其声流美。即歌者所谓曲破,如望瀛,如献仙音,乃法曲,其源自唐来。如六么,如降黄龙,乃大曲,唐时鲜有闻。法曲有散序、歌头,音声近古,大曲有所不及。若大曲亦有歌者,有谱而无曲,片数与法曲相上下。其说亦在歌者称停紧慢,调停
音节,方为绝唱。惟慢曲引近则不同。名曰小唱,须得声字清圆,以哑篥合之,其音甚正,箫则弗及也。慢曲不过百余字,中间抑扬高下,丁、抗、掣、拽,有大顿、小顿、大住、小住、打、等字。真所谓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汇汇乎端如贯珠之语,斯为难矣。
先人晓畅音律,有寄闲集,旁缀音谱,刊行于世。每作一词,必使歌者按之,稍有不协,随即改正。曾赋瑞鹤仙一词云:“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芳菲又无几。减风光都在,卖花声里。吟边眼底。被嫩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桥流水。还是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做晴犹未。繁华迤逦。
西湖上、多少歌吹。粉蝶儿、扑定花心不去,闲了寻香两翅。那知人一点新愁,寸心万里。”此词按之歌谱,声字皆协,惟扑字稍不协,遂改为守字,乃协。始知雅词协音,虽一字亦不放过,信乎协音之不易也。又作惜花春起早云“锁窗深”,深字音不协,改为幽字,又不协,改为明字,歌之始协。此三字皆平声,胡为如是。盖五音有唇齿喉舌鼻,所以有轻清重浊之分,故平声字可为上入者此也。听者不知宛转迁就之声,以为合律,不详一定不易之谱,则曰失律。歌者岂特忘其律,抑且忘其声字矣。述词之人,若只依旧本之不可歌者,一字填一字,而不知以讹传讹,徒费思索。当以可歌者为工,杂有小,亦庶几耳。
张炎,
南宋词人。字叔夏,号玉田、乐笑翁。祖籍
天水市(今甘肃天水),寓居
杭州市(今浙江杭州)。
张俊后裔。宋亡,其家亦破,
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北游元都,失意南归。晚年在
浙东地区、
苏州市一带漫游,与
周密、
王沂孙为词友。其词用字工巧,追求典雅。早年多写贵族公子的优游生活,后期多追怀往昔。又曾从事词学研究,对词的音律、技巧、风格均有论述。著有《
词源》、《山中白云词》(又名《玉田词》),存词约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