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指铜像
断指铜像
在藏文史书《仁钦桑布传》中,曾经记载当年仁钦桑布从克什米尔学成归国之前,为了纪念他的父亲,专门请克什米尔铜匠制作了一尊高大的观音铜像,铜像铸成之后,他又花了一两黄金雇来马匹和牵马人专程从克什米尔运往他的故乡——古格卡孜寺安放。不料在途中经过一座险峻的山谷时,马匹突然受惊,将背上的铜像撞到了山崖上,致使铜像的一根手指被折断。
基本介绍
卡孜村位于古格王国境内,这个小小的村庄坐落在古老的札达盆地土林深处,一条简易的乡间公路从扎达县城越过无数沙丘和荒漠,才艰难地延伸到这里。当我们的考古调查队抵达卡孜之后,我才明白这个所谓的“村庄”其实不过是一个季节性的营地,只有在冬季才有人畜在这里过冬,一到夏天,几乎是人迹罕见,只有几排土坯砖砌成的低矮的房子稀疏地分布在草地上。
然而历史上的卡孜一度赫赫有名。藏文文献《大译师仁钦桑布传略》明确地记载仁钦桑布的祖籍是在卡孜舒衣瓦,许多学者认为这个地点大体上就是在今天的卡孜一带。这部传记还记载,当年仁钦桑波功成名就重返故乡时,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曾花五两黄金专门在克什米尔请工匠铸造了一尊铜像,又花了一两黄金雇马车将这尊铜像运回到卡孜,但在途中经过一座名为“马哈黎卡拉”的小桥时,马在悬崖边上遇险受惊,使得铜像的一个手指头被碰伤。后来,这尊专门为他父母铸造的铜像被安置在卡孜廓卡尔寺中。
经过细心的寻访,我们在卡孜一带发现了一个名为“卡孜觉”的小寺。与其他佛寺不同的是,这座寺庙建在开凿的石窟当中,我们从笔直的山崖脚下拾梯而上进入寺内。
一开始,这座普通的小寺庙并没有引起我太多的注意,多年来在西藏自治区进行文物普查工作,这类民间的小寺庙见得很多。我的目光渐渐搜寻向殿堂后面的佛台上供奉的一排佛像,在众多大大小小的铜佛像中,有三尊立像特别高大,其中一尊佛立像一手紧握衣襟,一手向上扬起,掌心向外作施无畏印。忽然间,一个意想不到的景象映入我的眼帘:正是在这只高高扬起的手掌上面,一个指头是残断的!我立即联想到仁钦桑波传记中提到的故事。眼前的景象难道只是一个巧合?
僧人替我们揭开这几尊铜像身上遮掩着的袈裟,铜像身躯上铸出的纹样全部暴露在眼前:佛立像均站立于高台座上,有圆形的头光和舟形的身光;菩萨立像的头上戴着三花冠,身披帛带,下裙上铸出大朵的莲花与团花的图案,躯体纤细,体态丰满,呈“S形”扭转,这些特点完全符合11世纪克什米尔造像的特征,与文献中所记载的仁钦桑布所铸造的铜像在年代、艺术风格上都相互暗合。
我们又从垃圾堆里发现了被拆换下来的几件旧木构件,其中一件替木的式样形体宽短,下部曲线简朴粗放,仅出有两个云头,这也是早期佛寺的木构建筑特点,其年代可能在10~11世纪前后。
一切迹象都不能不让人联想到,这或许正是史书中记载的仁钦桑波从克什米尔运回到故乡供奉的铜像。但有一点我暂时还无法解释,文献中记载的只有一尊铜像,为何在卡孜觉寺却一共发现了三尊差不多风格相同、年代相同的铜像?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