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维西George Charles de Hevesy (1885~1966)
瑞典化学家。1966年7月5日卒于
德国弗赖堡。
早期在
布达佩斯接受教育。1908年在德国
弗莱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920~1926年,在丹麦
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学研究所工作。1926年起,在德国弗赖堡大学任
物理化学教授。1935年离德去
丹麦。1943年任
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赫维西1911年在
曼彻斯特大学工作时,E.
欧内斯特·卢瑟福建议他进行镭D的研究,当时
同位素概念正在形成,他分离铅和镭D的企图几经失败之后,反过来利用同位素之间难以分开的特点创立了放射性示踪方法。1912年和F.A.帕内特合作,用铅210作为铅的示踪物,测定了
铬酸铅的
溶解度。1923年他和D.科斯特在
哥本哈根发现了元素铪,对原子的
电子层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性的阐明有重要意义。此外,他和V.M.戈尔德施米特一起提出了系收缩原理。1934年他又用磷的
放射性同位素研究了植物的代谢过程。还用示踪方法对人体生理过程进行研究,测定了骨骼中
无机化合物组成的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