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若迪基(1967年12月3日—),原名曹文彬,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人,
普米族,中共党员,现任中国作协全委委员、云南省作协副主席、丽江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发表诗歌300余首。著有诗集《
我曾属于原始的苍茫》《鲁若迪基抒情诗选》《
没有比泪水更干净的水》等。诗歌《神话》获2011年《
民族文学》年度奖。
人物经历
曾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作协签约作家,云南省青年创作委员会主任,丽江市纪委派出第六纪工委副书记、监察分局局长,
宁蒗彝族自治县国有资产管理局局长、县财政局局长,丽江市泸沽湖管理委员会纪委书记,丽江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第二届政协委员,第八届云南省青联委员。
1967年12月3日,出生于
云南省丽江市宁县翠玉乡。
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21年12月,任
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个人作品
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发表诗歌300余首。著有诗集《
我曾属于原始的苍茫》、《鲁若迪基抒情诗选》、《
没有比泪水更干净的水》(2009年12月
作家出版社出版)等。
作品入选《1999中国新诗年鉴》《2000中国新诗年鉴》《2004中国诗歌精选》等。部分作品被译成外文。
获得荣誉
第三届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1990年11月,获《云南日报》“南国云”诗歌比赛
二等奖1999年10月,获第三届边疆文学奖
2000年12月,获第三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
2001年09月,获第五届边疆文学奖
2002年08月,被宁蒗县委、县政府授予“小凉山十大文化人”
2002年09月,获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2004年12月,获《
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
文艺报》作品推介榜第一名
2005年02月,获第三届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4年度诗人奖提名奖
2005年03月,获首届
丽江市文学艺术创作奖最高荣誉奖、单篇作品
二等奖2005年12月,获第七届《云南日报》文学奖
2012年01月,诗歌《神话》获2011年《
民族文学》年度奖
2019年10月,诗集《母语唤醒的词》获第10届湄公河文学奖
人物事件
同很多少数民族一样,
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自己的作家。如今,普米族人已不乏各级作家协会会员,并多次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
骏马奖”,我自己有幸两次获奖。可以说这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性进步。
在我看来,由别人来书写自己的民族与本民族自己来写截然不同,后者更有意义。我就是带着深深的民族文化的烙印,唱着小凉山的歌走向文坛的:我唱的歌也许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歌唱,我的声音别人无法替代。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少数民族文学的意义更加重要。少数民族文学最重要的特性是它的“民族性”。“民族性”不仅是民风民俗、民族服饰,还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我们少数民族作者就是应该去书写这种最内在的、只属于这一民族的东西。正是从这一角度来说,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不仅仅因为它的“文学样式”,更因为它在人类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文明形态”。从这个角度来说,少数民族作家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守护者”。
只有认识到这个层次,我们才会感到自己肩上的文化重任,才会有更多的人尊重少数民族文学事业。我的终极目的就是成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守护者”,用自己的诗歌为人类文明留住一份由3万多普米人共同创造的、如今依然在中国西南的崇山峻岭中鲜活存在着的
普米族文化。
当然,民族文化,包括普米族文化并非凝固不变,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在文学中坚守的“民族性”,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或“地方主义”,而是以世界的眼光、时代的眼光不断发掘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我们要走的是这样的路:一条溪流(各个少数民族)在汇入长江黄河(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后,依然保持自己的鲜活个性,最终流入宽广的大海,为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和谐与繁荣做出独特的贡献。这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但值得我们为之付出。
社会任职
2021年12月,鲁若迪基当选为
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