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津渡是古代
黄河的一大渡口。蒲津渡自古以来就是秦晋之交通要冲,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在这儿修造过浮桥。
蒲津渡遗址位于
山西省永济市区西18公里的
蒲州古城西门外,黄河东岸侧,东与《
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相依,西与全国四大名楼之首的
鹳雀楼景区相望,处于旅游黄金线上,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省、地、市文物部门组成了联合考古发掘队,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科学地清理发掘,完整出土了唐开元12年铸造的铁牛四尊、铁人四尊、铁山两座、铁墩四个、七星铁柱一组、明代防护石堤70余米、明正德16年(1521年)记事碑一通。还发现一座四米见方的砖屋遗址,门坎向东,当是管理渡口之所在。发掘中还发现了唐开元通宝、宋天圣元宝、
元丰元宝、金正隆元宝等十余枚铜钱。
蒲津渡是古代
黄河的一大渡口。蒲津渡自古以 来就是秦晋之交通要冲,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在这儿修造过浮桥。据《春秋左传》记载,
姬夷元年,秦公子咸奔晋,造舟于河。《
初学记》:“公子咸造舟处在蒲板夏阳津,今蒲津浮桥是也。”《
史记·秦本纪》又载:“
秦昭襄王五十年(前 257年),初作河桥。”
张守节《
史记正义》谓:“此桥在同州
临晋县东,渡河至
蒲州,今
蒲津桥也。”以后
东魏齐献
秦武王高欢、
西魏丞相宇文泰、
杨坚都在这儿建造过浮桥。
唐初,
山西省为京,蒲州是
长安与河 东联系的枢纽。
开元六年( 718),蒲州被置为中都,与西京长安、
洛阳市齐名。开元十二年(724),为了加强对唐王朝的大后方河东地区及整个
北方地区的统治,
李隆基任命
兵部尚书张说主其事,改木桩为铁牛,易笮索为铁链,疏其船间,倾国力对蒲津桥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
通典》、《
唐会要》、《
蒲州府志》均记载此事。
有宋一代,蒲律渡仍是
黄河的重要渡口之一。金元之际,浮桥始毁于战火,只剩下两岸的铁牛。后来因
三门峡市水库蓄洪而使河床淤积,河水西移,铁牛被埋入河滩。
今蒲津渡遗址,西距黄河堤岸2.8公里,隔河遥望
陕西省朝邑县,东距古蒲州城西墙约六米,南距古蒲州城西门(即蒲津门)近百米。1988年、1991年对蒲津渡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勘探和科学发掘。根据发掘结果,唐蒲津渡遗址最深处距今地表6.5米。在靠当时河岸有一道曲拱
梯形石堤,堤基下有密密成排竖钉的
柏木桩,垒砌石条间贯注有铁锭,又以
米浆白灰泥粘合缝隙, 十分牢固。这道石堤明确地可以看出系分两次砌筑。
开元铁牛亦称唐代铁牛,位于
永济市城西十五公里,
蒲州城西的黄河古道两岸,各四尊。铸于唐开元十二年(724),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铸。元末桥毁,久置不用,故习称“镇河铁牛”。因
黄河变迁,逐渐为泥沙埋没。1989年8月在蒲津渡遗址上经勘查发掘,处于黄河古道东岸的四尊铁牛全部出土。距蒲州城西墙51米,距西城门 110米。铁牛头西尾东,面河横向两排。伏卧,高1.5米,长3.3米,两眼圆睁,呈负重状,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牛尾后均有横铁轴一根,长2.33米,用于拴连桥索。牛侧均有一铁铸高鼻深目胡人作牵引状,现已露出地面部分高1.5米,肩宽0.6米。四牛四人形态各异,大小基本相同,据测算,铁牛各重约30吨左右,下有底盘和铁柱,各重约40吨,两排之间有铁山。
蒲津渡遗址是一处具有丰富遗存的大型遗址,也是我国第一次发掘的大型渡口遗址,它展现了我国古代桥梁交通、
黄河治理、冶铸技术等各方面的科技成就,也直观地揭示出黄河泥沙淤积、河水升高、河岸后退的变迁过程,从而为历史地理、水文地质、环境考古及黄河治理提供了许多有用资料。
蒲津渡遗址的发掘,尤其是开元铁牛、铁人等物的出土,对研究
唐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我国桥梁史、
冶炼铸造工艺、
废黄河的变迁、水文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英国
剑桥大学《二十世纪世界建筑》特约作者
唐寰澄先生见到气势磅礴的铁牛后,十分激动,他在向国外宣传报导铁牛时指出:“这不同于扬军阵,耀帝威的
兵马俑。亦不同于宣佛法、炫珍宝的释伽舍利,也不同于讲五行、为厌胜的镇水石犀。这是一个具体的工程建设,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桥梁、冶金、雕塑事业的贡献,是世界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