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李文斯顿
大卫李文斯顿
大卫·李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e,1813年3月19日-1873年5月1日),英国探险家、传教士,非洲探险的杰出人物之一。他是维多利亚瀑布马拉维湖的发现者,致力于向非洲土著传播基督教,设立布道会,并积极探索非洲内陆,虽然在拯救奴隶方面成效有限,但他坚信引入基督教、通商、文明是终结奴隶贸易的关键。
人物生平
大卫·李文斯顿出生于苏格兰南拉纳克郡布兰太尔的一个村庄,来自高地利文斯顿的MacLea氏族。
他在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希腊语、医学和神学,并在伦敦工作期间成为了伦敦会的部长。
1839年鸦片战争爆发,原本希望前往中国的李文斯顿,因战争而改变计划,转而考虑前往非洲。
他在1840年12月8日离开英国,前往开普敦,并于1841年7月31日抵达摩法特在库汝曼(Kuruman)所建立的传教站。
1843年,他在库汝曼东北200英里的玛保萨(Mabotsa)建立新的传教站,并于次年与摩法特的女儿玛丽·摩法特(Mary Moffat)结婚。
1845年,他带着家人搬到更深入内陆的Chonuane,并与席其理酋长成为朋友,后者成为了他传教生涯中唯一的成就——受洗成为基督徒。
1849年发现恩加米湖
1851年6月下旬,利温斯敦发现了赞比西河
1852年6月3日,利温斯敦带着几个非洲土著人出发了。他们到了库鲁曼,沿着卡拉哈里沙漠,于12月31日进入里图巴鲁巴地区。
1853年5月23日到达里年蒂镇,马科洛洛族的老酋长赛比团尼的儿子,年轻的酋长在镇上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11月11日,利温斯敦医生带着27名马科洛洛族人,从里年蒂镇出发,于12月27日回到了里巴河口,沿赞比西河上行,到达巴隆达部族聚居区。
1854年1月24日,利温斯敦走进了巴隆达部族最强大的土著王辛泰的宫殿,受到辛泰的欢迎。1月26日渡过里巴河,到达卡蒂马土著王的领地。2月20日,他们到了扎伊尔西南部的迪洛洛湖边,就在岸边宿了营。 5月31日,他到了罗安达港口。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记载的从南非斜穿过整个非洲大陆到达非洲西海岸新区的旅行,历时两年。
1854年9月24日,大卫·利温斯敦离开了罗安达,沿着曾经让迪克·桑德一行人历经磨难的宽扎河右岸,到达伦格奔古河交叉处,沿途碰见很多押送黑奴的“沙漠shang队”。
1855年发现“烟雾弥漫雷声隆隆”瀑布,并以英国女王的名字命名为“维多利亚瀑布”。
1858年3月1日,他带着比丁费尔德上尉、奇尔克和梅勒尔医生、托恩顿和柏恩斯先生以及利温斯敦的弟弟查理·利温斯顿,又出发去了南非
1862年11月10日,他第三次考察马拉维湖,完成了这一地区的地形考察记录。三个月以后,他又回到赞比西河海口,经桑给巴尔,于1864年7月20日,回到了离别五载的伦敦,在伦敦发表了《赞比西河及其上游各支流考察记》。
1866年1月28日,利温斯敦医生重返桑给巴尔,开始了他第五次探险。
1866年第三次考察非洲,探寻尼罗河源。发现姆韦鲁湖、班韦乌鲁湖,1869年到达坦噶尼喀湖
1873年5月死于今赞比亚。反对奴隶贸易和种族歧视。其探险活动为英国欧洲的殖民者侵占非洲提供了条件。
主要作品
著有《南非传教旅行考察记》《赞比西河及其支流》《最后游记》等。
主要事迹
肯·利文斯通原本希望伦敦会派遣他前往中国,使他学习得到的医学有用武之地。可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和平无望,逼使他另谋发展。摩法特似乎发现了前往非洲的招募,利文斯通也转移考虑前往非洲。第二次非洲宣道,其中一个目的是继续寻找贩卖黑奴的路线。第三次非洲宣道,除了继续传教和继续拯救黑奴外,还寻找非洲各河道最终的集水区。
他一生致力向非洲土著传扬基督教,以慰藉非洲土著的心,并在非洲大陆各处设立布道会;当战争来到时,设立难民营;当遇到贩卖黑奴队伍时,从贩奴人手上拯救黑奴。利文斯通每到一个部落,都尽力去学习当地的语言;当要被攻击时,他勇敢地独自前往对方处,以示和平友好。虽然他最终未能找到非洲的集水区,也未能完全拯救黑奴,但他的死,令英国热血人士动起来,柯克代表英国谈判,向苏丹王施压,最终在各余波中完全解放黑奴。罗素·柯克曾说,利文斯通之死,比柯生时所做的多。
1873年5月1日,李文斯顿在赞比亚班韦卢湖南岸跪着祷告时因痢疾疟疾过世。他的心脏被埋在附近的一棵树下,而他的遗体则由忠心的仆人朱马(Chuma)和苏西(Susi)晒干成木乃伊,并跋涉千里将其运回英国安葬。他被安葬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与历代受到崇敬的伟大人物一起长眠。他的一生和事迹激励了后来的探险家和废奴运动,成为英国和非洲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主要作品
主要事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