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埕村
福建莆田荔城区新度镇下辖村
阳城,又名洋城、洋埕,位于荔城区新度镇洋埕村。
历史记录
林应之开辟禹都阳城遗址
南宋时期,莆田市城东的熙宁桥建成后,因该地水陆交通发达、便利,吸引了许多有识之士陆续向兴化平原进发,开辟家园,安居乐业。
阙下十二世裔孙林应之,在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任广东惠州司里,致仕回故里乌石山(今东岩山)下义门后,“视城东十里,有许厚地,有水环绕,宛如腰带,东处有一处二亩之池塘,有头(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池之清致,遂迁居其地。编其境曰阳城,立其社曰桂林,东建龙应堂,以镇风神之恶,西创通行庙,以袭乌石山通应庙(在今九五医院内,已废)之香火也”。林应之晚年,于熙春地带创建林氏宗祠以奉祀十二世祖、唐贞元旌表孝子林攒之神位。至此,古阳城初具规模。
今阳城有:楼下、门前、中境、金东、旧新桥、曲尺、西头、盘顶、东轿共九个自然村。
阳城自开基以来,繁衍生息境内外阙下林氏有贡元房、中巷房(杜曲房)、按察房(主祭前沟房)、后沟房四大房系,以忠孝传家,光耀一时,遗芳后世。宋时附马之荣,元有双副使之显,明有释褐而之宠、祖孙伯侄兄弟皆进士之贵、三凤齐鸣之誉,清有十八举人之盛,民国有一门三才子之美,卓绩斐然,代不乏贵,为莆郡名村。
黄震之开辟洋埕
据《金墩黄氏宗谱》载:黄震黄源之次子明代洪武间由黄石金墩迁居于莆田洋城陡门兜。其中:金东、门前、西厝头大多为金墩黄氏祖居。一世 府公彻公季札字大方又字用藏行火一号东美福建兴化军城徙莆阳黄石金墩黄氏始祖赠太尉清惠宋隆兴元年进士与兄丰同年登第历官长沙市县令从政郎签书平江军节度判官转知扬州市江都县令通直郎晋阶平海军判节度判官副都统封典累封一品衔至荣禄大夫赠太尉谥清惠自兴化军城黄太常院卿第徙黄石水南之金墩遂为金墩始祖有传宋高宗建炎庚戌年正月初四日生宋甯宗嘉定庚午年八月十五日卒配浙江台州临海塘南谥献肃陈良翰(1108-1172)太子詹事兼侍讲长女陈广谊(1135-1226)封长沙县君潭州郡君累封一品夫人钦赐御葬莆城西北磨鸡峰山华岩寺北岩山东有公崖书宋石烟灵在焉喝形金凤煦卵穴铁勒节度判官石印石人石马石虎岩羊石狗石望柱各一对钦赐清惠黄府祭葬坊御祭驮龟石碑亭载生平事迹永福人宋进士秘书郎张渊为之铭郡志有传 子安石宋进士翰林院馆阁校勘孙二新州府教授近公居黄石金墩校书郎远公居清江境下墩 二世安石府公子字公介行土九宋绍熙癸丑登状元陈亮榜进士历官朝请郎南阳县令翰林院馆阁校勘知制诰朝奉大夫簪缨世济绩学多才惟公为最时羡四代联登八进士莆阳比事有载赵昚乾道庚寅年五月廿五日生赵昀宝乙卯年十一月初二日卒寿八十有六赠翰林学士配水南书院山长艾轩林光朝女封安人南阳县君合莆城西太平山子二长教授近公次校书郎远公 三世 近公安石长子字士进号如轻行谷四十一守居莆田黄石水南之金墩官广东新州府教授宋甯嘉定庚辰年二月十一日生宋元成宗大德庚子年十二月十四日卒以圣恩荫长孙凤公入太学承袭府学教授旋授蒙古学教授敕赠徵仕郎配进士建康推官吴颖长女封孺人葬今裏乡阳门山子五松公权公檟公公梨公 远公安石次子字士从号如轩行谷四十四袭父恩补宣教郎寻校书郎分居清江境下墩之祖官校书郎赵昀宋理宗宝庆乙酉年破五节日生元成宗铁穆耳大德乙巳年十一月十四日卒配詹氏葬化龙庵东子二棣公梧公 四世檟公宋教授近公季札少名佛保字本美号天德行千七仍守祖居黄石兴美街金墩宋瑞宗祥兴已卯年月日正月初五日生元顺帝至正丁酉年八月十六日卒配刘克庄孙女显肃皇后葬苏山子应孙讳胜公 五世胜公 檟公子字应孙又字学古号依江行明一洪武癸丑贡元甲举孝廉乙卯廷试第一廖平元历官编撰浙江湖州府教授浙江提举邵武守备指挥使明洪武初杉关战功食邑光泽凤凰金墩山武林其裔为杭甲族元成宗延祐丁巳年十一月二十日亥时生明洪武已巳年十一月初九日戌时卒著有依江集行世配後郑氏葬罗汉山北有志铭侧室吴氏子源公 六世源公胜公子字泉卿行叙十四吴氏庶出有传元至正甲寅年正月初六日子时生朱棣永乐癸未年二月初七日午时卒寿六十配後塘方氏谷城山南子四长霁公次震公季寿公四稷公 七世霁公源公长子字时晴行益一明洪武戊午年九月十六日丑时生明永乐戊戌年八月十八日辰时卒配陈氏葬大埔山子三长智公次睿公季隹公 震公源公次子字时阳行益三莆邑生自金墩徙洋城别称阳城陡门头配塘尾郭氏葬凤冈山明洪武辛酉年七月廿一日子时生明永乐丙申年十一月初九日戌时卒年三十六配郭氏子二雅公健公 寿公源公季子字时纪号上余行正九迁居黄石上余为上余房之祖明洪武丁卯年三月初三日未时生明天顺丁丑年正月卅日子时卒年七十一配林氏继徐氏子二欣公隹公 稷公源公四子字时国行正十明洪武已巳年九月初七日巳时生明天顺甲申年十二月卅一日申时卒配吴氏继子徐氏二颀公颖公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记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