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蒂·巴苏
印度共产主义运动杰出领导人
乔蒂·巴苏,印度政治人物。1914年出生于加尔各答一个中上阶层家庭,其父亲是一名医生。巴苏年轻时曾在英国伦敦学习法律,并取得律师执照。1940年,从英国学成归国后,他因投身共产党事业而舍弃律师长袍,并逐渐成长为一名有魅力的政治领袖。巴苏是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马)创始人之一,1977年至2000年连续五次当选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长,是印度迄今为止出任首席部长时间最长的著名政治家。同时,巴苏也被喻为“印度的周恩来”,特别擅长处理各种复杂关系,是该国最早提倡经济自由化的政治家。2010年1月17日,巴苏在加尔各答逝世,享年95岁。
人物生平
乔蒂·巴苏(Jyoti Basu),印度共产主义运动杰出领导人、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元老。他出生于1914年7月8日,上世纪30年代留学伦敦并与英国共产党建立联系。1940年他返回印度参加左翼运动。1964年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马)成立,他为当时9名政治局委员之一,至2008年一直任印共(马)政治局委员。
1977年至2000年他连续担任印度西孟加拉邦政府首席部长。他在任期间进行了比较彻底的土地改革,农业发展迅速,印共(马)在农村得到广泛支持。在他的领导下,印度左派连续7次赢得5年一届的西孟加拉邦议会选举。
2010年1月17日,乔蒂·巴苏因病医治无效在加尔各答逝世,享年95岁。印度总统帕蒂尔率印度全国各界向巴苏致哀。中国驻加尔各答总领事馆总领事毛四维1月18日参加了吊唁活动。巴苏卧病期间,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曾专程赴加尔各答探望。
个人履历
印度历来都是盛产神话的大国。印度独立后,中央政府先由国大党垄断,后来则是国大党与人民党轮流坐庄。各邦政治格局也大抵如此。自1977年以后,西孟加拉邦却成了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天下。在西孟邦境内,各种建筑物上涂抹着鲜红的铁锤和镰刀标志,共产党员是受人尊敬的称号。无论是苏联东欧剧变,还是遭受其他党派的热嘲冷讽,都没有影响这个地方红色政权的经营。它没有采取任何专制手段,不掌控传媒和军队,却连续7次赢得5年一届的西孟加拉邦议会选举,成为通过民主选举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共产党组织,创造了世界政坛的一个奇迹。这个当代政坛神话的缔造者就是乔蒂·巴苏。在巴苏逝世后,印度总理拉杰纳特·辛格表示,巴苏的辞世“标志着印度政治一个时代的终结”。
在印度,社会凝聚力需要印度教之大神来维系。在这样一个国家,权威和偶像对于无神论的共产党来说依然十分重要,乔蒂·巴苏就是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马)的灵魂。巴苏1914年出生于一个于加尔各答的医生家庭,在英国伦敦学习法律期间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940年他返回印度后投身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开展争取印度独立的运动。1964年,由于对国际共运中的争论和对国内社会性质的认识不同,印共内部产生了分歧。分裂出的一派称为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简称印共(马)。巴苏是政治局委员之一。他强调印共(马)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护工农大众的利益。
1977年,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马)在西孟加拉邦(简称西孟邦)赢得大选,巴苏担任首席部长。他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和重组基层自治机构。这两项措施如两条腿,使印共(马)逐渐站立起来成了一个巨人。在土地改革方面,农民从地主手里分到了土地,并且拥有土地的所有权。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随着农村电气化和灌溉系统扩展,西孟加拉邦的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增长6%,其速度位居全国17个人口大邦之首,贫困线以下的农业人口下降了36%。土地改革缩小了西孟加拉邦的贫富差距。
巴苏领导的邦政府首次在印度把民主管理权利下放到了基层。从1978年开始,西孟邦的村委会每五年选举一次。被选举出来的许多村务委员会成员都是贫农或佃农出身。这些组织还为妇女留出了33%的席位。西孟邦推广的基层单位选举改革,直接促成了《印度宪法》第73条和第74条修订案。根据修订后的法律条款,城市和乡村的最基层管理组织成员都必须通过普选产生。这种选举如同印度人民院的选举一样,被选举出来的代表集中了当地民众的智慧。邦政府还恢复了工会举行罢工的权利。
民主带来了心灵自由,而物质生活则是民主的重要保证。西孟邦在1994年出台了工业政策,以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私人投资在这里受到了鼓励。在巴苏的斡旋下,邦政府与银行达成了协议,银行向投资人提供75%的贷款,政府提供25%的贷款,政府贷款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补贴。这项政策使西孟邦每年增加了50万个就业机会。西孟邦的中小企业数量,名列印度各邦之首。但是一些大型合资企业在进入西孟邦时,却在选址和赔偿农民土地问题上陷入了困境。这让邦政府进退两难,只能让投资人寻求高等法院的裁决。我当年在加尔各答采访期间,看到这种城市街道拥挤不堪,主要街道两侧的房屋大都年久失修。邦政府显然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来维护和修缮这座城市。
1996年,一些政党要求巴苏领导印度联合政府,但被共产党拒绝,称它不愿参与一个共产党不占多数的政府。巴苏后来称这一决定为一个“历史性错误”。巴苏是一名有魅力的领导人,他晚年作为一名资深政治家,其意见与建议受到整个政界的重视与尊重。
人物评价
到2000年,巴苏在西孟邦连续担任了23年的首席部长,身患多种疾病。他决定辞去首席部长的职位。反对党认为,失去了巴苏的领导,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马)将会黯然失色。同时,加尔各答的中产阶级则希望巴苏辞职能够为该党带来新思维和新视野。他们认为巴苏过分关照了下层民众,忽略了中产阶级的利益诉求。他们认为印共(马)只能算是“穷人党”。尽管在大选时,相当一部分中产阶级把选票投给了其他党派,无奈这些选票淹没在了支持印共(马)的庞大基层选票中。印共(马)的连续执政,可以说是多数票的胜利。印共(马)总书记苏季特对媒体表示,巴苏不能退出党的领导地位,广大党员仍要求他过问和监管党内重大事件。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马)总书记的言论引发了加尔各答中产阶级人士的不满,也在反对党中造成了轩然大波。
人民党认为,这是印共(马)在作茧自缚。加尔各答的国大党(英迪拉派)领导人库玛尔说,“这个决定显示老人政治在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马)内部造成了权利真空”。西孟邦的国大党则称,这是共产党的懦弱表现。面对反对派的指责,巴苏不做任何辩解。电影制作人高斯在为91岁高龄的巴苏拍摄纪录片时,他看到的是一位“轻松、友善和易于接近的共产党元老,讲话时总要带一点幽默,有时还会呵呵笑上一阵”。
“在最初的竞选上,西孟邦的民众可以把我们的施政纲领上与其它党派进行比较。在我们执政后,民众也会把我们的执政方式与上届政府比较,与其他邦的执政党相比较。”这显示了巴苏对印共(马)执政能力的自信。
这头震动南亚的印度政治家如今倒下了。无论生前的盟友、还是对手,都对巴苏的一生表现出由衷的敬仰。印度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反对党人民党领导人阿德瓦尼都出席了葬礼仪式。有着偶像情结的印度人举着巴苏的头像,在遗体前默哀。根据巴苏的遗愿,他的遗体被送到医院进行解剖研究,眼睛则捐献给了眼科基金会,继续服务于社会。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个人履历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