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冈乡是位于
赣州市兴国县城北郊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该乡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苏区模范乡,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发源地。长冈乡拥有227个村小组,常住人口约4.2万人(2017年数据),居民通用客家话(宁龙片),客家文化浓郁。乡内设有27个党支部,186个党小组,党员1015名。教育方面,长冈乡拥有2所初中和14所村小学,教职工总数为301人,学生总数为6237人。乡内还有38名乡机关在职干部职工和51名乡属所站在职人员。2001年,长冈乡被授予全国、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乡内还有14个工业企业和75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乡境内有兴赣高速公路兴国出口以及454县道、泉南高速公路连接线。
乡镇简介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继承和发扬苏区光荣传统,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开拓奋进争创一流的精神,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集中精力发展农村经济,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4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实现405.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38元,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5%以内,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建设成绩喜人,全乡村小组实现了通电、通公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农田旱涝保收面积达80%,中小学消灭了危房,全乡有85%的农户住上了红砖房或小康楼,95%的农户有了电视机,60%的农户有了摩托车,
30%的农户安装了程控电话,是全县水利设施最完善、公路等级最高、办校条件最好的乡镇之一。全乡民风淳朴、社会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年达标创优,是
赣州市依法治理示范乡。
政治工作
干部工作作风实,乡村班子高效运转。通过深入开展党委创“六个好”、村党支部创“五个好”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乡村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分别形成了以乡党委和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战斗集体。通过实施“八个一”工作模式,即一名党政领导带一批干部,引进一个新品种,推广一项新技术,创办一个示范基地(流通组织),辐射一批农户,培植服务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乡村干部作风明显转变。乡党委连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党委”,2001年还被授予全国、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16个村党支部中一类支部达到14个,消灭了三类支部。党组织战斗力的提高,确保了各项工作争先创优,在近三年县对乡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中,获奖项目居全县第一。
经济发展
招商引资力度大,二三产业快速发展。
长冈市是传统农业大乡,工业、个私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为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乡党委政府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力求实现三个转变。三年来共引进项目22个,引进资金1200多万元,其中2001年引进项目6个,实际进资530万元。2001年全乡已有各类企业38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7325万元,实现税金177万元。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支柱产业不断扩大。全乡形成生猪、灰鹅、蔬菜、
烤烟、水产五大主导产业,其中生猪、烤烟、灰鹅年产量分别占全县的1/9、1/3、1/10,并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的格局,其中生猪年税收超10万元的村8个,灰鹅出笼3万羽的村4个,千亩烤烟和千亩蔬菜大村各3个。全乡有60%的农户基本形成了“一栏猪、一亩经济作物、一
塘鱼、一百羽禽、转移一个劳动力”的家庭经营模式。
2011年完成乡财政所559.77万元,确保了各项工程项目建设,确保了乡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和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并进一步理清了乡财县管、村财乡代管程序,规范完善了财政管理制度。
2、招商引资取实效。通过优化招商环境,转变招商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发挥区位优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花卉苗圃产业的决定,积极开展农业招商活动,2011年分别引进根正苗红花卉苗木有限公司和塘石肉牛养殖厂,引进项目资金达1000万元,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3产业发展步伐加快。2011年,通过加大资金扶持,突破土地流转瓶颈,有效推进了农业产业发展。2011年种植烟叶1600余亩,收购烟叶53.5万斤,实现烟叶特产税95万元。围绕县委提出的“十里桂花苗木基地”发展规划,我乡加大高速公路连接线两旁的土地流转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目前已经完成流转的土地共1170亩,其中仁塘村700亩(林地)、仁塘村140亩(耕地)、塘石村100亩(耕地)、上社230亩(耕地)。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2011年我乡引进根正苗红花卉苗木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引进扶持
肉牛养殖基地一个,年产肉牛360头,项目的引进对长冈整个产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积极扶持小商品
加工业和外出务工业,全乡共有各类加工作坊214个,全年输出劳力7000多人。
二、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1、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2011年,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以道路、水利、电力、环境整治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改善。道路方面,投入建设资金100余万元,完成了秀水、合富、长冈、大塘等村8条12公里通组公路建设,完成了石燕居和、积坑两座公路桥建设,完成了老兴丁公路修补工程建设项目;投入资金207万元,实施了上社至河坪的“绿道”工程建设;投入资金30余万元完成了上社至塘石1公里道路拓宽工程。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有利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利方面,一年来,积极争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70万元,完成潋江陂灌区维修、井龙坑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启动了上社“千吨万人”自来水工程,建成后将满足我乡上社村、塘石村、集瑞村近万人的安全饮水;投资822万元在塘石、河坪、集瑞、上社、仁塘等5个村实施了土地整理项目,水利设施大为改善,提高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电力方面,完成上社至集瑞10KV总长18公里线路改造,完成园塘、仁塘等村12公里0.4KV线路改造,对泗望、榔木、长冈等村10个村小组的10个变台进行增容升级。
2、村庄整治稳步推进。2011年,我乡重点打造仁塘村、集瑞村、合富村高速连接线沿线及长冈村新农村建设,着重在提高村庄整治的质量和品位上下功夫,村容村貌、村风民风得到较大提升。全乡完成村庄整治建设点6个,完成改水196户,改厕187户、硬化进户道近4000米、修砌檐阶水沟6800米、房屋整修16000平方米、新修主干道4公里,拆除空心房2000余平方米,。全乡6个村庄整治点全部顺利通过县新村办验收。
社会事业
“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一是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每年都要投资近三百万元,对群众关心的教育、水利、公路、用电设施进行新建或改造,成为了全县水利、公路、校舍、电力等设施最完善的乡。二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使减负工作落到了实处,全乡人均负担48.12元,占人均收入的2.15%。三是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全乡呈现了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全省“新型生育文化宣传试点”乡镇,得到省、市、县各级的好评。
新农村建设
以规划为龙头,“三清六改”村庄整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普惠制”,到2006年底全乡236个村小组以完成规划报批,建设示范点67个,全乡98%的农户用上了安全卫生饮用水。新建休闲娱乐广场43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2006年荣获市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县新农村建设先进奖,县创“好班子”建设先进党委。
基础设施建设
1、电力设施: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全乡农电网改造覆盖率95%以上。
2、水利设施:新修、维修水利设施48座(处),提高了防灾抗灾能力。
3、道路设施:实现13个村级公路硬化,新建12个村公交招呼站,开通公交路线,彻底解决交通问题。
3、配套设施:完善河坪、园塘、塘石村烟水配套工程和塘石村
土地整治工程,极大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新建和改建乡敬老院,改善了敬老院生活条件,扩大了敬老院的容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