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学
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增学,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11月出生,山东沾化人,1982年2月参加工作,1982年1月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地矿系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
人物简介
李增学(1954-),男, 1982年1月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获工学学士;1989年8月至1990年7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作国内访问学者,专业“沉积建造学”;1995年6月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为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山东科技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完成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煤炭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973项目专题1项;主持完成煤炭和石油企业委托项目60余项。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完成人鉴定项目12项,分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领先水平。多年来主要从事沉积盆地分析与资源评价方面的科研工作,特别是含煤盆地分析及煤成气、煤层气地质研究,近年从事中国海域区含煤盆地及煤系沉积学、煤系生烃物质形成环境及聚煤模式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0项、省部级教研成果奖7项。1994年获山东省政府授予的“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称号;1998年11月被国家煤炭工业局选拔为“煤炭工业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发表学术论文146篇,其中被SCI收录5篇;EI收录24篇;ISTP收录3篇。出版著作和教材12部。现为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地质工程分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
为能源地质、资源勘查与评价等,现为山东科技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带头人,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建设负责人。针对我国煤炭地质及能源地质研究的现状,带领团队开展能源盆地及资源评价研究工作,先后完成和承担国家“973”专题、国家油气重大专项专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6项、中石化重大前瞻性课题1项;出版学术著作9部,主编教材6部、副主编教材4部,在国内外刊物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检索30余篇,论文他引1200余次,目前担任中国煤炭学会煤炭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煤炭高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煤炭地质》编委,河北工程大学特聘教授。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2010)、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1)、二等奖2项(2008、2013),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02)、科技进步奖1项(2012),中国煤炭科技技术一等奖1项(2009)、二等奖2项(2013、2014),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5),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14、2015),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14)、省级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2009)。
1994年获“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称号,1998年获“煤炭工业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2014年获“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记省级二等功,2012获“青岛市劳动模范”称号,2013年获青岛市人民政府津贴,2015获“青岛拔尖人才”称号。
主要获奖
(1)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获奖
1. 徐水师王佟孙升林曹代勇,李增学,孙玉壮,王双明谭克龙唐胜利,马国东.“中国煤炭地质综合勘查关键技术与工程运用(2010-J-252-2-09-R5)”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第五位),2010.11
2. 李增学、魏久传、王明镇、张锡麟、房庆华、韩美莲。“山东省及邻区含煤地层的高分辨层序地层和煤聚积规律(2001-100)”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排第一位),2002.2
3. 王怀洪、李增学、范士彦、王明镇、汤振清、魏久传、巩固、余继峰、于付国.“山东煤田勘探地质理论与实践(JB2007-2-100-2) ”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第二位),2008.4
4. 徐水师、王 佟、孙升林、李增学、曹代勇、袁同星、谭克龙、万余庆、吕禄仕、马国东、赵克荣郑柏平、邢书亭、孙顺新、汪 洋、宋洪柱、王海宁“中国煤炭资源地质综合勘查理论与技术新体系(2009-102-R04)”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第四位),2009.11
5. 李增学、李守春、魏久传顾建亚、李青山。矿井中小型构造综合因素的多维分析及采勘对比研究(97-3-56-01) 获煤炭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第一位),1997.11
6. 王怀洪、李增学、刘松良、魏久传、许崇宝、张增奇、巩 固、韩美莲、马延荣.“东部地区煤聚积规律与深部找煤研究(2009-306-R02)”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第二位),2009.11
7. 李增学,王明镇余继峰,王怀洪,魏久传,房庆华“山东省煤成气成藏地质条件与资源评价(JB2008-3-135-1)”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第一位),2009.1
8. 王怀洪、李增学、郭建斌郑良村、马贤建、巩固. 煤层顶板结构及构造条件的定量化研究(JB2007-3-297-2). (排第二位).2008.4
9. 李增学、马兴祥、王大曾、李守春、徐凤银 实用矿井地质研究-方法与进展(99-3-84-01). 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第一位),2000.06
10. 李曾学、王明镇余继峰魏久传、房庆华、韩美莲. 山东省及邻区含煤地层沉积、层序地层及煤聚积规律研究(2003-305-R01)获中国煤炭工业煤炭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第一位),2003.12
(2)教育与教学获奖
1. 李增学、魏久传、刘莹. 《煤地质学》. “全国煤炭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排第一位).2006.4
2. 李增学、魏久传、魏振岱、韩美莲、李学文. 《含煤盆地层序地层学》. “全国煤炭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排第一位).2006.4
3. 李增学、魏久传、刘莹. 《煤地质学》.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排第一位).2009.03
4. 李增学、魏久传、余继峰、李守军、李旭平 工科地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09356).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排第一位).2009.05
5. 韩作振常象春、李增学、胡绍祥、高宗军 21世纪初地质工程专业整体优化与实践(2005-3-120-3).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排第三位).2005.02
6. 李增学. 煤成(型)气地质学(2010009).第一届全国煤炭高等教育优秀教材二等奖.2010.12
7. 李增学. 煤矿地质学(2010008).第一届全国煤炭高等教育优秀教材二等奖.2010.12
代表性成果
1、含煤盆地沉积充填机制与成煤作用理论:运用“灾变论”或“突变论”的观点进行了成煤作用机制研究,提出了“海侵事件成煤理论”与成煤模式。研究水平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
运用“事件沉积”和“灾变论”的思路研究陆表海盆地的聚煤特征,并以其阐明含煤盆地煤聚积规律,最终目标是提出符合大型陆表海盆地充填特点、事件性海平面变化控制下的成煤作用模式。海侵事件成煤理论要点主要是:(1)成煤作用过程建立在海侵过程的突发性和事件性基础上,即这类盆地的海侵具有事件性质或灾变特点;(2)海相沉积与煤层的组合受海平面变化周期的控制,海侵开始之初,可能导致在原有暴露的土壤基础上发育泥炭沼泽;(3)泥炭沼泽是在盆地海水退出一个时期后,发生暴露土壤化,或者海水退出不是十分彻底,而是使盆地处于一个浅水但不是一种典型水域的环境;(4)泥炭沼泽环境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植物茁生蔓延,泥炭沼泽进一步发展,沼泽范围很大,可以跨相区分布;(5)泥炭沼泽时常受到海水的侵扰;(6)盆地发生突发型大规模海侵,短时间内终止了泥炭沼泽发育和泥炭堆积,并使泥炭处于水下还原环境被保存。
2、运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的思路与方法,研究了华北大型陆表海盆地含煤地层的层序地层模式,提出了高分辨含煤地层层序地层模式,即“高水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的二元结合层序。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水平。
①研究了华北大型陆表海盆地南缘层序地层格架,进行了小层序识别和划分,建立了独具特色的陆表海盆地层序地层模式,认为华北晚古生代陆表海盆地含煤地层的层序模式为二元结构型式:海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这一模式不同于国外已有的模式,具有创新性。②详细研究了突发性海侵事件界面、泥炭化事件界面和海侵沉积序列,指出突发性海侵对形成层序及其内部单元界面形成起控制作用,提出了“海侵事件成煤”的新成煤作用理论,丰富了煤地质学的成煤作用基础理论。这一研究成果具有开拓性,对找煤和进行聚煤规律分析具有指导作用。③通过对华北地区晚古生代含煤地层沉积层序分析、富煤带形成与分布的分析,逐步总结出内陆表海含煤盆地层序地层分析的基本原则或称为基本思路。
3、大型聚煤盆地煤聚积规律、成藏与资源预测及其工程应: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不同体系域煤聚积规律、构造复杂区煤成气成藏条件等方面的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通过层序地层格架下的富煤单元、精细聚煤中心划分与评价、不同体系域煤的聚积规律和聚煤中心迁移机制等研究,丰富了含煤盆地分析、煤系沉积学、以煤为主资源评价与预测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地质研究与勘探方法、技术紧密结合,认真组织并实现综合勘查的预期效果,为煤炭地质勘探与煤炭及共伴生矿产资源预测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作用,是煤炭地质研究与勘探实践紧密结合的典型成果,具有推广意义和前景。进行了煤成气藏源岩的类型与空间展布和煤岩有机相类型划分与特点研究,认为不同沉积体系生烃源岩的发育规律具有差异性,煤层是重要的烃源岩;而煤沉积相(煤岩有机相)为覆水泥炭沼泽、滞水泥炭沼泽、敞流沼泽和壳质组为主或含量较高的敞流沼泽。系统研究了多种能源矿产组合规律,发现了煤在多种能源矿产共生、共存组合中的贡献及多种能源矿产的组合类型、组合的基本形式。全面进行了煤成气储层的类型划分和煤成气盖层及生储盖组合研究,综合分析了有效盖层。认为复合型储层是重要的煤成气储层,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储集空间类型的储层,即孔隙、溶蚀空间发育,或既发育孔隙又发育裂隙等均可形成复合型储层;盐膏岩是最好的盖层,泥页岩是最普遍的盖层,其它各种致密岩类也可形成局限性的盖层。认为古生界烃源岩经历了长达数亿年地质热演化历史,由于受燕山、喜山期差异沉降及燕山期岩浆热液变质作用的影响,现今各区块烃源岩演化强度差异较为明显,天然气生成历程复杂多样,现今烃源岩演化程度较高。
4、提出矿井中小型构造定量化研究与预测的理论与方法:①首次在国内开展了矿井中小型构造的“构造—地层分析”,包括研究思路和基本工作流程,应用这种方法在同一应力场作用下由于煤系差异性导致的小型地质构造,并进行矿井构造预测;②首次提出“强弱岩层效应值”的概念,提出了其计算方法、指标采集和综合作图方法,并在预测矿井构造中获得应用,在矿井地质构造研究领域属首创;③首次系统地论述煤系岩性组合与煤系构造发育规律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提出定量化预测矿井构造的指标体系。总体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5、煤层顶板稳定性评价、预测理论与方法:①形成对煤层顶板稳定性评价的理论系统:首次系统地提出关于煤层顶板稳定性评价的理论、关键概念,如关于顶板结构类型的划分、关于煤层顶板构造的划分与定义、关于煤层顶板强效应值的计算与应用、关于煤层顶板稳定性相关参数的厘定与定量评价等;②提出系统评价煤层顶板稳定性评价的方法系统:在各种数学理论的评价,如模糊数学、人工神经网络、灰色理论以及小波分形理论等方法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有效手段、统一指标来加强地质因素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融合;③提出煤层顶板稳定性预测理论与方法:提出运用模糊聚类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区顶板稳定性和多源信息预测煤层顶板稳定性的方法与理论,如从三维地震数据体中提取对断层和裂隙发育带反应灵敏的属性参数,结合相干/方差体技术,对煤层的地质构造和裂隙发育带进行解释;通过地震反演,获得波阻抗数据体,对煤层顶板岩性和裂隙发育带进行解释;利用GIS作为平台,把三维地震、地面钻探、测井和井巷工程等多源信息进行复合、综合分析后建立预测与评价模型等都是本项目首创的方法系统。研究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代表性著作
李增学、魏久传王明镇、张锡麒、房庆华等著。华北陆表海盆地南部层序地层分析. 地质出版社,1998.12
李增学、魏久传、余继峰、韩美莲、刘海燕、吕大炜、刘莹著. 海侵事件与海侵成煤机制研究。地质出版社,2010.04
李增学、王怀洪郭建斌郑良村、刘海燕、吕大炜著. 煤层顶板稳定性评价、预测理论与方法。地质出版社,2009.08
李增学、马兴祥等编著. 实用矿井地质研究 –方法与进展。地质出版社,1993.12
李增学、魏久传魏振岱、韩美莲、李学文编著. 含煤盆地层序地层学。地质出版社,2000.9
代表性高校教材
主编:李增学,副主编:魏久传、余继峰、刘莹,参编:刘海燕、吕大炜. 《煤地质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地质出版社,2009.03
主编:李增学,副主编:魏久传、房庆华、杨子荣、余继峰、赵秀丽、郝临山、吕义清. 煤矿地质学。普通高等教育地矿、安全类“十一五”规划教材,应急管理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03
主编:李增学,副主编:魏久传杨子荣、薛喜成、郝临山、郭建斌. 矿井地质学. 普通高等教育地矿、安全类“十一五”规划教材,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08
主编:李增学,副主编:常象春、赵秀丽,参编:吕大炜、刘海燕、王平丽. 岩相古地理学。高校教材,地质出版社,2010.10
主编:李增学,副主编:魏久传 刘莹. 煤成(型)气地质学. 地质出版社,2007.10
代表性论文
李增学. 强岩层效应值在矿井构造预测中的应用. 煤炭科学技术,1994.7,22(7):23-25
李增学. 矿井构造的构造—地层分析法及应用. 煤田地质与勘探,1994.2,21(1):25-29
李增学. 内陆表海聚煤盆地的层序地层分析-华北内陆表海聚煤盆地的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1994.11,9(6):65-70
李增学、魏久传、李守春、李青山. 鲁西陆表海盆地富煤单元的形成与分布. 煤炭学报,1995.2,20(1):6-13
李增学、李守春、魏久传. 事件性海侵与煤聚积规律-鲁西晚石炭世富煤单元的形成. 岩相古地理,1995.10,15(1):1-9
李增学、魏久传、李守春. 山东省及邻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的层序地层式样. 沉积学报,1995.12,13(supp):18-26
李增学、李守春、魏久传. 内陆表海含煤盆地层序地层分析的思路和方法。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6.3,17(1):1-7
李增学、魏久传、李守春.The “Structure-Stratigraphy Analysis” Method Applied in the Predication of Smaller scaled Structure in Underground Mining. JOURNAL OF SCIENCE \u0026 ENGINEERING(CHINA),1996.6,2(1):61-66
李增学、魏久传、李守春、李青山。内陆表海含煤盆地Ⅲ级层序的划分原则及基本构成特点.地质科学,1996.6,31(2):186-192
李增学、魏久传、王明镇、李守春。华北南部晚古生代陆表海盆地层序地层格架与海平面变化。岩相古地理,1996.10,16(5):1-11
Li Zengxue、Wei Jiuchuan、Li Shouchun、Wang Mingzhen and Zhangxiqi,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the epicontinental basin. Proc.30th Int’l. Geol. Congr., Vol.8 ©vsp, The Netherlands,1997,P141-151
李增学、魏久传兰恒星、李守春。山东黄县早第三纪断陷盆地低水位和扩张体系域聚煤作用分析。沉积学报,1999.6,17(2):247-251
Zengxue Li、Jiuchuan Wei、Meilian Han,The Rermian high-频率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Western Shando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ology’99 ©Balkema, The Nethlands,1999.9,P219-222
李增学、魏久传、韩美莲、杨锋杰,High-Resolution Sequence Division and Transgressive Event Coal Formation in Southeastern North China Epicontinental Basin. JOURNAL OF COAL SIENCE \u0026 ENGINEER(CHINA),2000,6(1):1-9
李增学、魏久传、韩美莲。鲁西陆表海盆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海侵过程成煤特点.沉积学报,2000.9,18(3):362-368
李增学、魏久传、韩美莲。海侵事件成煤作用----一种新的聚煤模式。地球科学进展,2001.2 16(1):120-124
Li Zengxue, Sun Yuzhuang,Yu Jifeng and Liu Deyong. Marine Transgression “Event” in Coal Formation from North China Basin. 能量 EXLORATION \u0026EXPLOITATION,2001.12, 19(6):559-567
李增学、余继峰、郭建斌、韩美莲. 陆表海盆地海侵事件成煤作用机制分析。沉积学报,2003.6,21(2):288-297
Li Zengxue, Yu Jifeng \u0026 Li Jiangtao. 2004, Coal forming with transgression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f coal-bearing strata.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A.BALKEMA PUBLISHERS.ISBN 04 1536 144 3: 341-343
LI Zeng-xue(李增学)、YU Ji-feng(余继峰)、GUO Jian-bin(郭建斌)、 HAN Mei-lian(韩美莲). Deposition of coal-bearing measures and coal accumulation under marine transgression “events” in North China epicontinental sea basin. JOURNAL OF COAL SIENCE \u0026 ENGINEER(CHINA), 2006.6, 12(1):29-34
李增学、刘 华、余继峰、房庆华、李江涛、刘晓丽。济阳区石炭-二叠系煤成气储层沉积研究. 沉积学报,2006,.8,24(4):502-510
Li Zengxue, Yu Jifeng, Wang Mingzhen , Han Meilian, Lv Dawei. Coal accumulation zone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enrichment of multi-能量 source deposits in the Ordos Basin ENERGY EXPLORATION \u0026 SEPLOITATION,2006,24(3): 171-180
李增学、王明镇、余继峰、韩美莲、李江涛、吕大炜.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含煤地层层序地层海侵成煤特点. 沉积学报,2006.12,24(6):834-840
李增学、余继峰、李江涛、韩美莲. 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共存富集的组合形式及上古生界沉积控制机制分析。地球学报,2007.1,28(1):32-38
李增学、张善文、刘 华、房庆华、韩美莲. 煤成气储层沉积、层序及其空间展布研究--以济阳孤北区块为例。中国地质,2007.8,34(4):612-621
李增学、韩美莲、魏久传余继峰、李江涛、吕大炜.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高分辨率层序划分与煤聚积规律分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2(1):5-12
李增学、吕大炜、王怀洪、刘海燕、吴立荣。龙固井田主采煤层顶板稳定型特征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8.4,30(4):473-479
Zengxue Li, Meilian Han, Gongcheng Zhang, Haiyan Liu, Dongdong Wang,Dawei Lv and Ying Li. Sedimen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al seams of Yacheng Formation in Qiongdongnan Basin, China. 能量 EXPLORATION \u0026 EXPLOITATION, 2009, 27(6): 411-424
李增学、何玉平、刘海燕吕大炜 琼东南盆地崖城组煤的沉积学特征与聚煤模式,石油学报,2010.07, 31(4):542-547
李增学、张功成、王东东、李 莹、刘海燕、吕大炜. 海域区古近系含煤地层基准面旋回识别与对比--以琼东南盆地为例. 现代地质,2010.12,24(6):1178-1185
参考资料
李增学.-.2016-03-13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获奖
代表性成果
代表性著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