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蕨皮
念珠藻科念珠藻属植物
地蕨皮又名地耳,是一种大型蓝藻,生长迅速,繁殖快速,耐旱耐寒。分布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多见于林间地上、草丛之间。见水迅速膨胀湿润,呈暗绿色。无水时迅速脱水干燥,呈黑色,貌似黑木耳而小薄。干燥时卷曲。
形态特征
地耳菜为土壤气生藻,紧贴地面生长,爬附于荒地、岩石周围的土表、草丛之中。外形似木耳,波浪形片状,藻体富含胶质。当晴天气候干燥时,藻休失水干缩,呈茶褐色或近黑色片状;雨天或湿度大,藻体吸水膨胀,粘滑,肉质呈橄榄色片状。
生长环境
地耳菜对自然环境有较强的耐受性,能忍受高温少雨、太阳强辐射、大风和干热风等,生长在年平均温度4-8℃的等值线上,可以忍受35-38℃的高温和-10℃的低温。多雨湿润气候有利于其生长,但过分潮湿时又不利于其生存。地耳菜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可在许多高等植物无法生存的贫瘠土壤上生长,但它喜地势较高的向阳坡地和丘顶,而不喜洼地和背阴坡面及坡底。
主要价值
【异名】雷公菌、地踏菇、鼻涕肉(《野菜博录》),天仙菜、天仙米(《纲目拾遗》),普通念珠藻、地木耳(《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念珠藻科植物葛仙米的藻体。
【植物形态】葛仙米。
藻体为多数球形的单细胞串连而成,外被透明的胶质物,集成片状,与木耳相似;湿润时开展,呈蓝绿色,干燥时卷缩,呈灰褐色。
雨后林间湿地上发生极多。分布我国西南及西北各地。
【采集】夏、秋雨后采收,洗净,晒干。
气味】甘淡,寒。
①《纲目拾遗》:"性寒,味甘爽。"
②《陕西中草药》:"味淡,性寒。"
【功用主治】清热明目。治目赤红肿,夜盲症,烫伤
①《药性考》:"清神解热,痰火能疗。"
②《纲目拾遗》:"解热,清膈,利肠胃。"
③《陕西中草药》:"清热收敛,益气明目。治汤火伤,夜盲症。"
江西省《草药手册》:"治目赤红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煮食,1~2两。外用:研粉调敷。
【选方】
①治夜盲症:地软二两,当菜常食。(《陕西中草药》)
②治汤火伤:地软五钱。焙干研粉,菜油调敷患处,或加白糖三钱小磨香油调敷患处。
采收与加工
地耳菜的片状较小,爬附地表且生长分散,常与杂草、杂物纠缠在一起,因而采收十分困难。但其一年四季均可采收,尤以春季3-5月、秋季9-10月为最佳采收期。当气温在20-28℃之间、空气湿度大、阴天或雨后时,是采收地耳菜的良好时机。此时,光线柔和,加上地耳菜吸水发潮、个体膨大,生长处于旺盛期,韧性好,不易破碎,采收较为容易。但需注意,雨后要等地表干燥方可采收,否则因其含水过多、易粘土,而影响质量。采收的方法以手捡为好,不宜扫取。从野外采回的地耳菜混有大量的杂物如泥土、杂草等,俗称“毛菜”,必须经过加工。加工一般分为摊晾、漂洗、干燥、分级、包装等工序。摊晾时要将采收的地耳菜及时摊开,并尽量摊薄,以防增温烧坏。漂洗则要彻底清洗掉附着在地耳菜胶体上面的杂物和泥土,然后晒干或烘干。干燥后的地耳菜,依片状大小进行分级、包装后即可上市;若数量较大,则应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库房之中贮存,待后上市。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主要价值
采收与加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