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营遗址
靖边营遗址
靖边营遗址位于依兰县县城东15公里松花江南岸,是依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景区介绍
靖边营遗址是清代光绪年间(1875—1908),中国人民抗击俄罗斯帝国入侵的江防要塞,成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打击外来侵略的见证。光绪六年(1880年)五月,清政府派督办吉林市边务大臣吴大徵会同吉林将军铭安,在巴彦通哈达设“绥字一军”,建营五座,称靖边后路营,俗称靖边营。驻扎兵勇2500余人。光绪九年(1883年)清政府在靖边营东北1.5公里的松花江畔,修筑巴彦通炮台一座,安钢炮五门,炮台两侧设有大小火药库六座,兵房十间。同年,在松花江与巴彦通之间,安设拦江大铁索。右岸台地设护江关。光绪二十六年七月,靖边营清军和当地人民曾三次沉重打击俄罗斯帝国侵略军,击毙沙俄上校运输官维尼柯夫,击毁和击沉沙俄“齐必斯号”、“敖德萨号”等船舰。现靖边营遗址犹存.每座营址大体呈方形,周长480一594米不等,营墙夯筑,残高1.5—4米。营的四大哨所分别设于东、南、西三面山头。巴彦通炮台是用石灰砂浆灌筑而成,遗迹尚在。
具体内容
靖边营遗址位于依兰县东北部松花江南岸的巴彦哈达群山环抱之中,距县城15公里。1880年5月为加强三姓地区防御清代督办吉林省边务钦差大臣吴大澄会同吉林将军建的绥字军兵营,营房有五座。营址呈正方形,边长200米,围墙现存高度3至4米,顶宽2米,跺口间距2米。自西向北呈弓形排列在山麓的半坡上,最北面的称前营,最南面的称后营,前后两营驻有马队,共500余人。中间三座营,靠北是左营、中间是中营、靠南的是右营,各驻步队500名,五个营共驻马步队2000余人。1883年,因中法战争即将爆发,清廷调走1250名,兵力仅剩750余人。后改绥字军为靖边后路营,百姓自此称为靖边营。营西4座小山顶上设4座哨所,营房附近还有跑马场,海关、老公馆、断魂桥、刑场、鬼王庙等建筑。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景区介绍
具体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