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按蚊(
疟蚊属 minimus),
双翅目蚊科按蚊属的
节肢动物门,其蚊体型较小,棕褐色。雌蚊触须处有三个白环,并在末端夹一黑环,黑白环宽度个体差异较大。翅前缘具4个白斑;各足跗节一致暗色。主要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微小按蚊分布于北纬34°以南地区,是
疟疾传播媒介,也可自然感染班氏
丝虫病。
微小按蚊具有内栖属性,室外
栖息地有土洞、
树洞、蔽阴的深沟岸壁及草丛。活动高峰期集中在午夜前后。在常年温度较高地区以成虫越冬,温度较低则以
美国白灯蛾越冬。
微小按蚊主要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微小按蚊分布于北纬34°以南地区,是
疟疾传播媒介,也可自然感染班氏
丝虫病。
微小按蚊的栖性与嗜血性可因地区而不同:中国
海南岛的微小按蚊偏好人血,吸血雌蚊多数留栖室内;但大陆地区的微小按蚊则人畜血液兼吸,且偏向动物血液,纬度越高,吸人血的微小按蚊越少,吸牛血的微小按蚊越多,多栖牛房。
美国白灯蛾生于水质较清、水流缓慢的溪流、沟渠等环境中。微小按蚊的季节高峰一般出现在雨季之前或雨季之后。在
四川省、
贵州省等地以幼虫越冬。
微小按蚊是
中原地区南方山地和丘陵疟区的
疟疾主要媒介。在有些地区,也有自然感染
班氏吴策线虫感染期幼虫的记载,微小按蚊也是东南亚疟疾的重要媒介之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自治区原是全国三大高疟区之一,自从1935年
冯兰洲教授在广西的
龙胜各族自治县等地发现并证实微小按蚊为当地的主要传疟媒介以来,20世纪50-60年代科技工作者对广西各县调查发现有56个县存在微小按蚊,
种群密度比为6.53%~82.70%,微小按蚊的平均自然感染率为0.11%(0.01%~2.10%)。存在微小按蚊的区域县
疟疾年平均发病率为4.38%(2.03%~22.43%),因此将微小按蚊确定为全自治区的主要传疟媒介。
主要包括清除各种废旧杂物,将房前屋后所有可能积水的瓶子、水桶、水盆等容器进行彻底清理,将空容器倒置存放,防止蚊虫孳生。盆景、喷水池、养鱼池等各种社区室外景观水体要全面清理垃圾漂浮物,并经常换水。要定期疏通社区内的沟渠、沙井,排水沟保持不积水,水井要密封,下水井盖可使用防蚊贴,定期检查地下室,及时排除积水,防止蚊虫孳生。同时定期疏通楼栋大厦天台等处排水孔及管道,雨后应及时清疏,避免积水。
喷泉、水池等不能排放的大型水体可采用生物灭蚊方式,饲养如
食蚊鱼、金鱼、鲤鱼、
鲤鲫鱼、中华斗鱼、
罗非鱼等能够吞食
蚊幼虫的鱼种,达到灭蚊目的。也可以使用金杆菌或
球形芽孢杆菌等生物灭蚊幼剂。
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对重点部位进行滞留喷洒杀灭成蚊。对无法清除的积水或水体,不能密封的水井、下水道、喷水池等室外景观水体,投放灭蚊幼剂杀灭蚊
美国白灯蛾。对成蚊密度较高的场所,可在成蚊活动高峰时间用超低容量喷雾或热烟雾作空间喷雾处理,快速杀灭成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