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明国,男,
汉族,1947年12月出生于济源市邵原镇邵原村。前寒武纪地质与变质地质学家,岩石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院士。
1968年,翟明国以知青的身份去到了新疆伊吾军马场。1973年,翟明国以
哈密市第一名的成绩被
西北大学地质系岩石矿物专业录取。197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同年7月起,翟明国在西北大学担任教师。1982年9月至1999年5月,翟明国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期间于1982年、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99年5月起,他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
地球物理学研究所先后担任研究员、副所长、重点实验室主任职位。2009年12月3日,翟明国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1月10日,翟明国参加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2017年6月,“
三亚学院翟明国院士工作站”成立。2024年5月,翟明国参加辽东金资源基地建设现场推进会暨
鸭绿江金成矿带学术研讨会。
翟明国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
二等奖2项,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
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一等奖两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学技术(
地球科学)奖等奖项。2019年,翟明国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荣获国家最高荣誉奖。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1947年12月,翟明国出生于
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邵原村,长期和父母在北京生活,中学时代就读于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得过金、
银质奖章,高三毕业前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在校期间的优秀表现,获得了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的保送名额。文化大革命爆发,翟明国没能去北京大学报到,1968年他以知青的身份去到了新疆伊吾军马场。1973年,翟明国所在的军马场被分配到了几个国家招收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翟明国获得了推荐资格,并以
哈密市第一名的成绩被
西北大学地质系岩石矿物专业录取。
教育经历
1976年7月,翟明国在西北大学地质系本科毕业。1982年9月,获得
中国科学院地质所硕士学位。1986年7年,翟明国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地质所,三年后获得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76年7月起,翟明国在西北大学担任教师一职。1982年9月至1999年5月,翟明国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曾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99年5月起,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
地球物理学研究所先后担任研究员、副所长、重点实验室主任职位。2009年12月3日,翟明国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受聘为大陆
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1月10日,翟明国参加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15年11月19日,翟明国参加由澳门基金会赞助,
澳门科技大学主办的科技大师系列讲座XIX第九场,翟明国发表题为“
地球与大陆的奥秘”的演讲,与在场师生分享
地壳的早期形成和板块构造机制。
2017年3月30日,翟明国受邀前往
三亚学院做了一场主题为“资源·地球·人类”的学术讲座。6月,“
三亚学院翟明国院士工作站”成立。2019年,翟明国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荣获国家最高荣誉奖。2023年3月29日,翟明国应党委宣传部、地球科学学院邀请,做客钱七虎讲坛第一期,在实验大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主题为“石破天惊说地球”讲座。2024年5月,翟明国参加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
丹东市召开辽东金资源基地建设现场推进会暨
鸭绿江金成矿带学术研讨会。
研究方向
翟明国主要从事前
寒武纪地质学与变质地质学、
岩石学和成矿学,地质学,前寒武纪地质与变质地质学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翟明国针对早期陆壳的形成与增长、早期大陆壳的结构与成分、前寒武纪与
显生宙变质作用和大陆
动力学机制的异同等前沿核心科学问题,并且研究大陆演化历史与矿产资源的富集机理,集中研究华北陆块以及相邻地区,取得了系统的创造性成果。
翟明国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有:1发现和报道了在中国华北有早前寒武纪高压变质带,包括高压
麻粒岩和退变榴辉岩,是世界上有关研究中最早的报道之一,引起国内外的注意。2提出中国华北克拉通与其它克拉通在构造演化上有重大差别的
岩石学和
地球化学证据,以及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划分方案。3报道了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有沉积变质的硬玉
石英岩,证实确有形成于地表的岩石因构造作用曾下插到
地幔深度,而后又抬升到地表。4提出将大别山和
山东省的高压变质岩划分为三个不同性质的岩石构造单元,从而为造山带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思路。5提出在华北的中生代
岩石圈减薄过程中,下
地壳起到重要作用。6发现和报道了
朝鲜半岛印支期榴辉岩,讨论了大别山-苏鲁造山带在朝鲜半岛的延伸状态,为
东北亚的构造演化奠定了基础。
学术论著
截至2021年12月统计,发表学术论文550余篇,其中SCI论文300余篇,h-index指数72,SCI引用20000余次,专著与论文集40部,科研报告20余部。
在多个国际和全国学术组织和学术刊物任职。主要国内外任职有:国际榴辉岩委员会委员,国际冈瓦纳研究会执行委员(中国委员会主席),
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岩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理事或常务理事,北京市人才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岩石学报主编,Island Arc和矿物学报副主编,中国科学、Gondwana Research、
地球化学等11个
学术期刊编委。
承担项目
人才培养
课程讲座
2021年11月13日翟明国参加《地球科学大讲坛》线上课堂第三期。第十讲“早期大陆演化与相关问题”
2015年11月19日,翟明国参加由澳门基金会赞助,
澳门科技大学主办的科技大师系列讲座XIX第九场,翟明国发表题为“
地球与大陆的奥秘”的演讲,与在场师生分享
地壳的早期形成和板块构造机制。
2019年9月19日,翟明国应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的邀请,做客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
地球科学名家讲坛”,在观云楼1221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矿产资源形势与国际争夺》的学术报告。
2023年2月9日,翟明国参加中科院科学公开课,第三主题的课程《说说地球的事》的讲座。
已指导学生
胡芳芳 、王娟、 张华锋、 彭澎、
胡波、
吕斌、
钟焱 。
社会任职
获得荣誉
个人生活
2002年7月,翟明国获知家乡在开发旅游、探研究生态文化中遇到有关地质学难题,便断然抛弃身边琐事,毅然返乡。他走进银河峡,登临
鳌背山和待落岭,对
王屋山区一带的地质地貌进行实地考察,并撰文《邵原生态旅游区地质地貌专题报告》和《邵原生态风景旅游区地质奇观》,第一次从地质结构和
地球变迁史的角度,阐释了邵原一带复杂的地质结构和奇特的地质景观,为人们进一步探研“
中原地区创世神话原发地”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地质依据。
2010年9月,值
邵原镇实验小学举行纪念建校120年华诞活动之际,远在国外考察的翟明国喜获回乡参加活动邀请函后,难以如愿回家,深感遗憾和不安。特随即回电致贺:“历史名校,抗日完小,为民族振兴与包裹人才;育苑楷模,桃李天下,如薪竹传火,倾园丁心血,世纪盛事谱新篇。”人未归,心已回。寄心语,酬乡情。
2012年8月,翟明国再次带领
中国科学院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团队回家对
济源市地质进行考察和研究,并与济源市“
王屋山一一黛眉山
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签署地质遗迹保护与研究合作协议,以进一步提升“王屋山一一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科学内涵和科普价值,使其真正成为地质科研的理想场所,以及公园建设和地质遗迹保护的新起点。
2016年4月,翟明国获悉“重修邵原翟氏宗祠,恢复
王屋县革命旧址”的喜讯,和六姊妹一起代父捐资3万元,为家事添情助力,以圆先父之夙愿。同时,他也慷慨解囊,义捐5万元,以酬宗情。
人物评价
翟明国对科普教育情有独钟,在媒体上演讲、撰文或者以访谈形式普及
地球演化历史,推动
地球科学事业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之声 评)
相关事件
2024年6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在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举办的铌钪新矿物发布会上宣布,科研人员在
白云鄂博稀土矿床发现鄂博铌矿、翟钪闪石两种新矿物。翟钪闪石是在我国境内发现的第一个含钪新矿物,它以
中国科学院翟明国院士姓氏命名,以表彰他在推动我国矿床学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
参考资料
翟明国.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24-07-01
翟明国.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24-07-01
课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务处.202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