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俊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杨文俊 1966年10月生,应城市人,工学博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首批部级人选,河海大学长江基地博士生导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长江科学院副总工程师,现任长江水利委员会国科局副局长、水利部江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江科学院研究生部副主任。1992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现武汉大学),获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分配到长江委长江科学院工作至今。199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12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获水利工程博士学位;2005年底至2006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加拿大Regina大学学习。担任湖北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暨武汉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江科学院院报》杂志编委、中国水利学会通航专业分委员会会员、中国水力发电学会施工专业委员会会员等学会兼职;曾先后到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多个国家进行技术考察及学术交流。
主要成就
主要从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等有关研究,参加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泄洪消能、施工导截流及施工通航研究;长江荆江河段河床演变及其防洪减灾—长江中下游平原防洪实体模型项目的可行性及初步设计研究;水布垭及皂市镇水利枢纽工程的枢纽布置水力学研究及其它技术咨询项目;先后参加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负责“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一项,承担(负责)或参加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负责或编写报告的项目约三十五项;在施工导流、截流理论及内河航道通航水力学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国家级工程设计金质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一项。合作编写出版专著三部,参编技术规程1份,在核心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12篇论文被EI检索。2006年荣获首届中国水利学会杰出青年奖。
主要技术贡献如下:
1、截流理论的创新发展,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鉴定认为在多方面获得世界领先的截流技术创新成果,打破多项世界纪录;
2、施工导流及通航问题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鉴定认为“…,成功地在弯道上解决了明渠导流及施工通航的关键技术问题,总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科研领域
1、导、截流关键技术及系统风险研究。研究减轻截流难度的机理及措施,突破“截流险工不计效益”的模式,实现科学化截流;导截流系统风险的研究,以最经济的投资和最小的风险获得最大工程效益。
2、工程环境泥沙研究。①大型梯级水电站水沙调度研究:梯级水库泥沙冲淤更复杂,关系到工程综合效益发挥和水库使用寿命,研究梯级水电站的调度运用与泥沙淤积关系,对优化泥沙配置、延长水库寿命、提高发电出力等具有重要意义;②河道采砂影响及采砂规划初步研究:开发2-D及3-D数学模型,辅以采砂影响的大比尺宽槽水沙模型试验,利用原型或水槽资料验证;考虑河床沙级配调整因素研究不同边界工况采砂影响,初步提出江砂开采的阈值参数,研究江砂开采对行洪、生态环境及通航等影响机制。
3、水电工程生态友好的措施研究。针对河流生态系统主要保护物种和敏感物种及其不利影响因素,开展敏感物种生物资源生境恢复、重建技术研究;基于生态水力学、水文学的径流调节补偿技术研究;水工建筑物的过鱼设施及技术研究等。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主要成就
科研领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