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土堆头村位于
山东省海阳市发城镇北部,距离镇政府驻地12.5公里,南距市政府驻地35公里。该村成立于明朝时期,最初由于姓族人建立。历史上曾发生多次重要事件,如抗日战争期间的解放和反侵略活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
西土堆头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
洪武或
永乐年间,当时
于姓19世祖于志英从文登大水泊村迁移至此,选择在榆山西侧的一个土岭脚下定居。由于村东有一座大土堆,因此得名为西土堆头村。村内曾有多次重要的历史事件,包括抗日战争时期的解放和反侵略行动,以及后来的土地改革运动。
西土堆头村地理位置优越,东临东土堆头村和
榆山夼村,西靠梁家庄及
莱阳市兰家村,南接夹格庄,北毗莱阳市岚子前村。该村属于
发城镇管辖,适合种植多种农作物,包括玉米、小麦、花生、芋头、水果和蔬菜等。
截至2002年,西土堆头村共有284户居民,总人口为797人,全部为
汉族。其中,
于姓占多数,此外还有少量其他姓氏的人口居住在此。
西土堆头村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的重要事件。1941年春季,
八路军进驻该村,标志着该村的解放。此后,村民们积极参与抗日战争,协助军队修筑防御工事。1942年,国民党顽固派
赵保原部抓捕了多名村民,其中包括儿童团长和妇救会会长。1943年3月,这些被捕村民经过保释得以释放。1944年10月,赵保原部第五区队试图夜间入侵村内,但在
地方武装的警戒下未能成功。1945年2月,村民兵参与了对万第赵保原部的讨伐行动。1950年,村里开始组建互助组,随后在1953年建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73年至1976年间,村党支部书记孙月亭领导村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获得了上级部门的支持和表彰。1983年,该村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长。1995年至2000年间,村内的水利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西土堆头村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1955年,粮食亩产约为130公斤,总产量达10万公斤。到了1975年,粮食亩产增至400公斤,总产量达到了32万公斤。1983年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粮食亩产量进一步提高到750公斤。2002年时,粮食亩产已达到565公斤,总产量为20.61万公斤。除了粮食作物外,村内还大力发展果业生产和畜牧业。2002年,第一产业总收入为583万元,其中农业贡献383万元,畜牧养殖业贡献200万元。第二产业方面,村内曾经有过几家
小型企业,但由于各种原因均已停业。1983年以来,新建了两个磨坊,并且有不少村民外出从事建筑行业。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为18人,工业收入为20万元。第三产业则以服务性行业为主,包括理发店、商店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36人,收入为181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17万元,商饮业收入19万元,服务业收入145万元。
西土堆头村重视文化教育事业。自
新中国成立以来,村内已有48名学生考上大中专院校。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均粮食储备从解放前的不足50公斤增加到2002年的800公斤。村内交通和通讯条件也有所改善,拥有各类交通工具和家电设备。村庄建设方面,村内道路不断拓宽和升级,住宅条件也得到了显著改善。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已达19平方米。
西土堆头村的党组织建设和基层行政组织建设历史悠久。1942年,于振举成为村内首位共产党员,并参与了夏泽村党小组的工作。1945年,正式成立党支部,于立云担任首任党支部书记。在党的领导下,村内成立了多个群众组织,积极开展各项社会活动。1946年,村内开展了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标。1947年,又有6位村民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村内积极动员群众支援前线。1949年10月,党员身份公开,当时全村共有党员10名。2002年,村内党员人数增至39名。历任党支部书记包括于立云、于振举、于殿进等人。基层行政组织建设方面,1943年成立村政府,历经多次更名和调整,最终在1984年确立了村民委员会的体制。历任村行政负责人包括于步云、于风岐、于风奎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