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青
学者
吴浩青(1914年4月22日——2010年7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电化学开拓者,曾对电池内阻测量方法做过重要改进,被誉为“锂电子电池之父”。撰有《物理化学》、《化学热电力》、《电化学动力学》等专著。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
2010年7月18日上午8:58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7岁。
简介
吴浩青(Haoqing Wu) 中科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男,1914年4月22日生。193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电化学的开拓者之一、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浩青已从事教育工作50余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过37名研究生,不少人现已担任教授、总工程师、研究所所长、系主任等职务,为我国教学、科研事业做出了贡献。
对电池内阻测量方法做过重要改进。
对中国丰产元素锑的电化学性质做过系统研究,利用导数电容电势曲线确定了锑的零电荷电位为-0.19(0.02伏,校正了文献数据并得到国际公认。
在应用研究中做出不少成果,如为储备电池的生产提供了氟硅酸电导率与其浓度关系的数据;研制了数字地倾斜仪中传感器用的电解液和飞行平台上用的电导液等。在高能电源锂电池(Li/CuO电池)的研究中提出了颇有创见的嵌入反应机理,修正了前人的观点并得到国际上的确认。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嵌入(插入,intercalation)电极反应动力学;固体电解质;固态锂离子电池;纳米材料在储能材料中的应用;微型电池及其材料制备,现与本课题组的吴宇平教授一起,共同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
简历
1914年4月22日 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
1935年 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
1935—1936年 任浙江大学化学系助教。
1938年8月—1939年8月 复任浙江大学助教。
1939年9月—1941年 任浙江大学助教、讲师。
1941—1946年 任湖南蓝田师范学院物理化学系讲师、副教授。
1946—1952年 任上海沪江大学副教授。
1952年 任复旦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教授。
1957年9月—1983年7月 任化学系副主任、主任。
1980年11月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
1988年 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9年 任第五届国际锂电池会议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1978年 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二十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理事,
1990年 当选为第二十三届理事会理事。
1990年 任第二届亚洲固态离子学会顾问委员会委员。
成长经历
1914年4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31年考入浙江大学化学系,1935年毕业,获理学学士
1935—1949年,他先后在浙江大学化学系、太仓师范、湖南蓝田师范学院理化系和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任助教、讲师和副教授,主讲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并进行科学研究。
1944年在《美国化学学会会志》上发表论文《芳香氨基醛及的合成》,显露了他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才华。
1952年,我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后,吴浩青任复旦大学化学系副教授。他目睹祖国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感到为国为民贡献自己才学的时机到了。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反复推敲物理化学中的每个概念,把抽象的概念讲得生动活泼,透彻易懂。他主张理科学生既要有雄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必须有扎实的科学实验能力。因此,他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
1957年,他筹建了研究双电层结构、电极表面性质的实验室,建立了测量双电层电容、表面吸附、交流阻抗的方法和实验系统。这是我国高等院校第一个电化学实验室,成为我国电化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1957年12月,吴浩青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任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推动了复旦大学化学系的发展。他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急国家所急,想国家所想,于1957年系统地研究了锑的电化学性质,1965年研究氟硅酸电导率与百分浓度的关系等课题,都是当时国家经济建设所急需的,并都已做出成果。
1965年,建立起用方波测量电池内阻的方法;1977年,对桥臂在10KΩ的交流电桥提高测量低电导电解液的灵敏度又做了改进,为测量凝胶电解质电池的内阻、测量离子交换膜的电阻和有机溶剂无机化合物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手段。
1978年,吴浩青去英国参加国际光化学会议时,了解到英国的统计热力学教材已有较大更新,回国后遂为研究生开设了统计热力学课程。
1981年,吴浩青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1981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研究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9年任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和第五届国际锂电池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2010年7月18日,中国著名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电化学的开拓者之一,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浩青,于8时58分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7岁。
科研成果
1.系统研究了锑的电化学行为,确定了锑的零电荷电势,促进了我国丰产元素锑的开发利用。锑是我国四大丰产元素之一,但我国对锑的开发利用工作比较薄弱。1957年,吴浩青选定这一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直接有关的课题,对元素锑的电化学性质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如锑的零电荷电势,苏联学者Б.H.波卡巴诺夫(кабанов)1951年报道为0.0伏;Б.H.瓦塞宁(Васенцн)1953年报道为0.77伏;E.A.乌克舍(Укше)1955年报道为0.38伏,数据很不一致,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60年代。吴浩青和他的合作者根据锑电极对有机中性分子的吸附特征,从导数电容电势曲线,确定了锑的零电荷电势为0.19±0.02伏。这一结果于1963年发表在《化学学报》上,得到世界上的公认,并载入国外电化学专著。
2.完成了多项国家急需的科研项目,已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应用。有一项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吴浩青坚持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的方向,凡是国家急需的科研项目,他毫无保留,全力以赴。
1965年,长宁区蓄电池厂研制储备电池,委托吴浩青研究氟硅酸电导率与百分浓度的关系。当时有人认为这是无名无利的课题,吴浩青不顾工作繁忙,毫不犹豫地承担下来,亲自动手,夜以继日,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这一课题,为储备电池的生产提供了数据。现在生产上采用的仍是他当年提供的最高电导率的浓度。
1976年,在国家“768”工程——数字地倾仪的研制项目中,吴浩青承担了传感器电解液的研制任务。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有关资料国外又对我国封锁保密,工作条件十分困难。吴浩青运用他多年电化学研究的丰富经验和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出色地完成了数字地倾仪中导电液的研制任务。该倾斜仪在上海能测得固体潮和墨西哥菲律宾等地发生的地震波,获得1983年上海市优秀新产品奖。
1978—1980年,吴浩青又完成了飞行平台上用的电导液的研究,满足了使用单位的要求。这一成果获得1980年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奖
3.1980年后,吴浩青已进入古稀之年,但他老当益壮,坚持从事锂固体电解质、高能电源锂电池及其放电机理的研究,首次提出了高能电源锂电池的嵌入反应机理,受到国内外电化学界的关注。
锂/氧化铜电池虽已生产多年,但其阴极反应机理并未完全清楚。R.贝茨(Bates)和Y.朱梅尔(Jumel)于1983年著文,认为Li/CuO电池放电,阴极进行着CuO的还原反应,还原剂被氧化成Li2O(Li2O2),而CuO则作为氧化剂被还原为低价铜(Cu+1或Cu)。吴浩青及其合作者用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自旋共振、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近代物理方法和循环伏安法等电化学方法广泛研究了该电池的反应机理,否定了前人的观点,确认阴极反应是锂在铜氧化物中的嵌入反应(IntercalationReaction),在一定嵌入度后Cu—O键断裂而析出金属铜。这一与前人完全不同的观点在1984年发表后,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1985年、1986年,捷克科学院海洛夫斯基(Heyrovsky)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研究所的P.诺瓦克(Novak)曾在国际电化学学会会志上,连续发表了两篇论文,进一步验证了嵌入反应机理的正确性。
同年,吴浩青在第十四届国际能源会议论文集《P0werSaurces10》上发表了《锂-聚乙炔电池中的电化学嵌入反应》的论文,首次提出了锂在共轭双键均聚物中的嵌入反应机理。再次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创造性贡献。“锂电池嵌入反应机理”这一成果,获得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现在,吴浩青宝刀未老,仍坚持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验,带领他的一批学生们对固态离子学、嵌入反应进行深入的研究;值得提到的是,吴浩青近年来在嵌入反应的研究中又获得新的进展,开发出新的功能材料,已用于全固态锂二次电池的研制,并投入小批量生产。
主要论著
1吴浩青.钢样在磷酸钠溶液中氯离子存在的极化曲线与腐蚀曲线.化工学报,1957(1):1.
2 吴浩青.锑电极的电容及其表面性质.上海市科学技术论文选集(数学、化学),1960,I:189—194.
3 吴浩青.锑的零电荷电势.化学学报,1962(29):96.
4吴浩青,邓景发阴离子对镉电沉积的极化影响.复旦大学学报,1962(7):79—85.
5吴浩青,邓景发.镉电沉积的极化性质及其阴离子效应.复旦大学学报,1963(8):89—95.
6吴浩青.锑在阴极极化过程的电位跃.复旦大学学报,1963(8):435.
7吴浩青.溶液理论与电化学.1949—1959十年来的中国科学(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203—240.
8吴浩青.锑在酸、碱溶液中的阳极氧化.化学学报,1965(31).
9吴浩青.锂—氧化铅电池代替手表中的锌—氧化银电池.第十五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会议论文集,1981.
10吴浩青.在Li-TiO2中的嵌入反应.化学学报,1982(40):201—210.
11吴浩青.锂在嵌合物LixTiO2中的扩散行为.化学学报,1982,40:969—976.
12吴浩青,丘云.以共轭双键高分子化合物聚苯为电极的锂电池.复旦大学科研报告,1982.
13吴浩青.n-GaAs1-xPx的光电化学行为.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2(3):381.
14吴浩青.物理化学的前沿.自然杂志,1983(6):182.
15吴浩青,胡震东.锂—氧化铁电极的穆斯堡尔谱研究.复旦大学科研报告,1985:10—19;第三届全国电化学专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84(1):1—14.
16李永舫,王博义,吴浩青.锂在非层状硫化物(PbS,SnS)中的嵌入反应.第三届全国电化学专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84(2):2—12.
17吴浩青.Li/SnO2电池的电子能谱研究.第三届全国电化学专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84(2):2—15.
18吴浩青.Li/CuS电池——阴极行为的研究.第三届全国电化学专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84(2):2—14;化学学报,1986(44):794.
19吴浩青.Li在Li/(CH)x电池中的嵌入反应:Ⅲ.锂在(CH)x中的扩散.第三届全国电化学专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84(1):1—13.
20吴浩青.Li在Li/(CH)x电池中的嵌入反应:Ⅱ.量子化学计算.第三届全国电化学专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84(1):1—12.
21吴浩青.电化学嵌入反应的研究的一部分.复旦大学科研报告,1985.
22吴浩青.锂在非层状化合物SnO2中的电化学嵌入反应.复旦大学科研报告,1985.
23李永舫,吴浩青.锂在非层状结构硫化物中嵌入过程的交流阻抗研究.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85.
24吴浩青.锂在共轭双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中的电化学嵌入反应:Ⅱ.在聚苯胺中的嵌入过程.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85.
25吴浩青.锂—氧化铜电池及其放电机理.化学学报,1986(42):220—226.
26吴浩青.锂—陶瓷新型电池的放电行为.复旦大学科研报告.1986.
27吴浩青.锂在共轭双键高分子中的电化学嵌入反应:I.锂在聚吡咯中嵌入过程的电子能谱研究.化学学报,1987(45):631—635.
28吴浩青.电化学嵌入反应循环伏安曲线的理论研究.复旦大学科研报告.1987.
29吴浩青.关于锂—氧化铜电池的放电机理(评述性的).电源技术,1987.
30吴浩青.一种新的快离子导体.应用化学学报,1988(5):72.
31吴浩青.电化学嵌入反应电荷传递动力学的理论处理.复旦大学科研报告,1989.
32吴浩青,严德官.锂在共轭双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中的电化学嵌入反应:Ⅱ.锂在聚吡咯中嵌入反应的量子化学研究.化学学报,1993,51.
33吴浩青,李永舫.电化学动力学.北京:高教社
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吴浩青曾告诫学生一定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一个是科学研究,另一个是产业技术开发,应该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此外,他还主张理科学生既要有雄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必须有扎实的科学实验能力。
指导学生
截至2010年7月,吴浩青在复旦大学的50多年里培养了近50名研究生,其中很多已成为教授、总工程师及研究所所长,更有3名中科院院士。
开设课程
1978年,吴浩青去英国参加国际光化学会议时了解到英国的统计热力学教材已有较大更新,因此,他回国后就为研究生开设了统计热力学课程。
编写教材
吴浩青参与编写了新世纪儿童版《十万个为什么》,并力求字字精审。有一次,他写到“冲奶粉”,特别强调奶粉是“分散”,而非“溶解”在水中。他说,“面向孩子的科普,那是启蒙教育,有一点点的不精确,以后再想纠正就难了”。
学科建设
1957年,吴浩青筹建了中国高校第一个电化学实验室。
荣誉
荣誉表彰
获奖
吴浩青获得过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奖
人物纪念
2008年4月22日,在吴浩青95岁寿辰之时,他捐献积蓄在复旦大学化学系设立了“吴浩青奖学金”。
参考资料
吴浩青院士逝世 享年97岁.中国科学院.2024-04-23
吴浩青.光明网.2024-04-23
吴浩青.中国科学院学部.2024-08-22
科研报祖国,毕生一教鞭.光明网.2024-08-21
目录
概述
简介
简历
成长经历
科研成果
主要论著
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指导学生
开设课程
编写教材
学科建设
荣誉
荣誉表彰
获奖
人物纪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