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所作1000条微博讲述
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细节,在网上互动非常热烈,本书特此辑录成书,从中日外交战、情报战、舆论战、国民、军人、军事装备、作战指挥,等等方面的不同,从细微处着手,形象而又深刻,凸显了甲午战争中人和事等细节,警示世人。
基本介绍
作者简介
蒋丰,北京人,毕业于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曾担任
日本华文媒体《留学生新闻》副总编辑、《
东方时报》总编辑。1999年至今一直担任《
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同时任《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辑、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专栏作者、《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深圳卫视特约评论员等。在新浪博客点击率超过1.1亿、微博粉丝超过50万。为了纪念
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专门策划了本书,并作为节目讲述人参与
广东卫视“甲午日本行”的拍摄。
媒体推荐
杨锦麟:“在新浪
新浪微博里,
蒋丰算是一位‘善用’新媒体的媒体人,他很早就有意识借助和利用微博。”
老刘有话说:“我觉得,蒋老师做了件好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怎么能避免中华民族的悲剧重演?先看看他的微博。”
丽江墨之舞:“蒋老师的博文知识性、趣味性、紧迫性……具足,尤其值得一读!故隆重推荐!!!”
图书目录
推荐序于无声之处听惊雷
第一辑输在“顶层设计”
第二辑中日外交战
第三辑中日情报战
第四辑中日舆论战
第五辑战争与公知
第六辑战争与国民
第七辑战争与军人
第八辑实力对比:军事装备
第九辑实力对比:作战指挥
第十辑细节的启示
后记牢记甲午战争前中日的各种“PK”
后记
弹指一挥间,发生在1891年、
清代光绪二十年、
日本明治二十七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已经整整两个“甲子”——120年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们回忆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在我看来,如果我们仅仅还只是认识到这是历史上日本发动的第一场打邻国的战争、日本发动的第一场“学生”打“老师”的战争、日本发动的第一场在海外掠夺殖民地和赔款的战争、日本发动的第一场进入
帝国主义“俱乐部”的战争、日本发动的让中国进一步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战争,那么,我们就仍然处在“悲情意识”当中,仍然没有从屈辱的“悲观情怀”中走出来。如果真的如此,我就想说:我们,还没有进步!
在
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我泛游在浩瀚的书海之中,摘取一个又一个细节。这里,我要告诉读者: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我是一边把盏饮酒,一边泪眼蒙咙翻书,一边在电脑上敲打文字,一种屈辱的情感在心中搅扰、回窜、突奔、升腾。是的,在这场战争中,我大清战败了,这个曾被
日本尊称为“老大国”的国家,彻底地败给了邻国日本了。我之所以要把酒敲字,就是因为这种屈辱感挥之不去:我之所以要把酒敲字,就是因为知道沉浸在这种屈辱感中是于事无补的,至多可以形成“义和团式”的排外思维。
不断地摘取细节,不断地将这些细节排列组合。我渐渐地有了新的感受。
1840年,
清代因为
英国发动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而被迫打开国门。此后13年,也就是1853年,日本因为
美国四艘“
黑船”兵临城下而被迫打开国门。看似相同的经历,实际却有不同的结果。清朝是经过铁火战争打开的国门,战后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战胜国英国对战败国中国的惩罚性条约,里面有割地,有赔款。而
日本,则是在战争恐吓下打开的国门,战后签订的《日美和亲条约》是日本与美国经过顽强交涉后形成的“交涉条约”,尽管其中有着各种各样不平等的内容,但唯独没有割地,没有赔款。这不仅仅是一个不同的结果,更让中日两国走上了近代史上不同的路径,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百年命运史。或许可以这样说,“
黑船开国”‘PK“鸦片开国”,中国在近代史的开端,就输了!
日本人把发生在1894年、明治二十七年的
中日甲午战争称为“明治青春的战争”。是的,1853年因为“黑船异变”被迫打开国门以后,仅仅15年,
日本就发生了目标在于“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的
明治维新。而古老的中国仍然把外患当作危机公关,当作一个又一个地方事务进行处理,维稳不求强!结果是
清代慈禧挪用海军军费要过好六十大寿,日本
明治天皇自身捐款30万
日元要增加海军军费。这种“捐赠军费”PK“挪用军费”,实际上是国家顶层设计的一种不同表现,最终的结果就是清朝在1840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后的第54年惨遭日本的殴打,日本在1853年
黑船开国后的第41年痛打中国。
通常来说,外交是追求和平的过程。但是,在
中日甲午战争发生之前,日本外交可以称为是一种“求战外交”,千方百计要与清朝开战,要与这个“老大国”一比高低。为此,他们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相比之下,
清代奉行的是一种“求和外交”,
李鸿章等人无视国际规则,而是把合纵连横的权术诈术用于国际社会的交往。这种“求战外交”PK“求和外交”的结果,就是清朝的惨败。
读者可以在这本书里看到,无论在媒体宣传方面,还是在公知表现方面,无论是在国民素质方面,还是“海归”动向方面,无论是在军备建制方面,还是军员战斗力方面,
中日甲午战争前夕中日两国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PK”。其结果,已经不言自明。
问题在于,120年过去了,中日两国之间的这种“PK”还在以一种我们可以看得见的有形和我们暂且看不到的无形的方式进行着。我们可以说今天的时代已经不是120年前的时代了,我们也可以说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120年前的
清代了,但是我们还不能说我们拥有了可以“完胜”
日本的实力。为什么呢?“完胜”的形式并非仅仅一条战争的路径,在综合国力方面,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真的积蓄好了吗?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我的朋友、媒体大腕
杨锦麟老师的大力支持。我将“甲午战争千条细节”不断地录入
新浪微博的过程,也是杨锦麟老师不断地进行评点的过程,从而吸引了更多的网友在“围观”中深思。谢谢杨锦麟老师。
“#
中日甲午战争千条细节#”主题微博发表过程中,许多网友进行点评,颇有思想内涵。为此,我摘录了一些收录在本书里面。谢谢各位网友!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
日本新华侨报》社长吴晓乐女士的帮助。她常常说“我是你的社长,你是我的总编”。正是因为这样一种亲密的合作关系,催生了这本书的写作进程。谢谢吴晓乐社长。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还得到了《日本新华侨报》社的编辑记者王鹏、邢、张桐、罗重黎、王丹妮等的大力协助。我始终为《日本新华侨报》拥有这样一支优秀的团队而感到自豪。谢谢大家。
最后,我还要感谢
东方出版社总编辑
许剑秋先生。简单一句话,如果没有许总的支持,这本书不会顺利问世的。
我个人希望,到
中日甲午战争130周年的时候,这本书能够修订再版。那时的中日关系一定会有新的变化。
序言
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年,但凡不愿意对历史选择性记忆或选择性遗忘的人们,对两个甲子之前的那一场同时改变中日关系,以及中国与
日本两个国家、两个民族命运轨迹的战争,应该不敢遗忘,对这段历史屈辱,也同样刻骨铭心。
新媒体时代,各式各样的传播载体日新月异,博客似乎已经被人们遗弃,而微信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继
新浪微博之后而呈取而代之之势。传统的阅读习惯,正在逐步被颠覆,移动互联网已经在改变现代文明发展的方向。
在读腻了官方“钦定”的正史之后,人们更愿意尝试从浩瀚的历史档案数据的字里行间,去寻找更多的真相,也愿意在寻找历史真相的过程中,沉淀更多,思考更多,更重要的是,希望因此获得更多的启迪。
新媒体的各种载体和技术,提供了这样的可能和便利。
历史研究需要“弥缝”者,需要有人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下,对历史真相和历史细节做必要的梳理,并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为广大的阅读群体提供解渴般的信息传递。
“弥缝”就是拾遗补阙,拾遗补阙其实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功.它不仅需要大量的阅读,阅读原著,甚至于阅读历史档案数据,不仅要检索和查找中文档案资料或研究专著,更要研读外文档案资料和研究专著,与此同时.也需要根据历史发展的线索与脉络,去做出详细而缜密的梳理。但凡在早期从事过历史研究论文写作的朋友,都能熟悉这样一个需要仔细和耐心的不厌其烦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历史研究者最基本的“做卡片”过程。
拾遗补阙或“弥缝”是基本功。
蒋丰算不算历史的“弥缝”者,我们姑且不论,毕竟他目前所从事的职业,与历史大家或专业的历史研究学者,仍有一定的距离,但他是一位勤勉的拾遗补阙者,应是确定无疑的.至少这样一本围绕
中日甲午战争历史而展开的“千条微博”整理和出版,已经印证了这一点。
在
新浪微博里,蒋丰算是一位“善用”新媒体的媒体人。他很早就有意识借助和利用微博,有系统地展示自己在历史研究领域里的“功力”。有人批评蒋丰的努力只是类似“文抄”或纯属资料整理,不足为范,但请试问,如今当下,甲午战争的历史研究专著和档案资料汗牛充栋.又有谁人愿意去下这样的苦功夫?就这一点“捷足先登”,就应该予以积极的肯定。
蒋丰与我有相似的人生经历,我们对十年浩劫的记忆几乎一致。我们都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恢复高考之后的大学生,读的都是历史专业,也都当过教师,后来也都从事新闻工作。八十年代中后期,蒋丰负东洋,从头做起,我则在同一年走过
罗湖桥,到香港谋生,在海外打拼近三十年。
蒋丰与我因微博而相识,而结缘,而成为无话不说的知己。今年早些时候,我带着摄制组一行,远赴
东海,与蒋丰和他的助手,八天时间奔走三千里,探访和寻觅与一百二十年前
中日甲午战争相关的遗址、遗物、遗迹。我对他如此熟悉日本历史,如此熟悉日本政治、社会的诸多种种。如此熟悉和掌握涉及甲午战争的史料遗迹、历史内幕、典故,等等,甚为叹服。他是有备而来的,是做足功课的,这样的底蕴和功力,从这部结集出版的新作亦可见端倪。
我与蒋丰第一次见面时,他就和盘托出自己的人生经历,分享了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和体会。我感谢他的真诚,更能感受和理解他的勤奋努力、不知疲倦的驱动能,我知道什么叫坦然面对、坚毅前行,我更知道一切归零、永不言败,我也深知他为人处事的仗义、豁达和行色匆匆的急迫感的来龙去脉。
在这本集子即将出版之前,我们在日本的一次深谈中,他直言,中国大陆曾有人当面“奉劝”他,不要和
杨锦麟交往,“因为杨锦麟在人生的很多关键时刻的选择,都是错误的”。蒋丰说,他不能告诉我是谁那么“错爱”我。但他表示,他就是愿意和我交往。
对于这样的当众“下药”,过去的六十年间,我见多了,也听多了。这一类人和事,我一般都将它们归入“逆菩萨”的范畴,也很感谢这样的逆耳忠言和直言不讳。也许,这辈子,我真的有很多关键时刻的选择都是错的,但至少有一点,我仍有足够的自信,就是与蒋丰的相识和合作,不至于发生大错。这次穿越曰本,拍摄涉及
中日甲午战争题材纪录片的过程中,我更坚定了这样的判断。这也是在他邀我为这本集子作序时,我毫不犹豫一口答应的原因。
蒋丰说,在整理和编撰这本集子的过程中,他每每会陷入几近情绪失控、压抑、抑郁,甚至悲愤莫名的精神状态中。我想,这也是每一个拥有
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怀的海内外中国人,在回顾这一段屈辱历史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情绪反应。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