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变论(英语:Catastrophism)与均变论相对立,此理论认为在
地球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巨大的灾变事件,每经一次灾变,原有生物被毁灭,新的则被创造出来(特创论)。又称灾变说,是一个地质学理论,认为地球曾经遭受许多短暂的灾难,其中有些是世界性的。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圣经中的大洪水。灾变论后来在科学界逐渐被另一派认为地球历史是长远且渐进的均变论(或称
渐变论)所取代。不过到了20世纪之后,灾变论中的某些思想,如
生物集群灭绝和月球形成理论,又重新出现在科学当中。
法国学者
乔治·居维叶(Cuvier, Georges 1769-1832)于1821年提出灾变论,并成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
简介
太阳系起源的学说之一,认为
行星是某种偶发事件引起的剧变而形成的。第一个灾变说是法国人G L L 布丰1745年提出的
彗星说:认为一颗
大彗星掠碰
太阳使它自转起来,而碰出的太阳物质在绕转过程中形成了行星和卫星。它否定上帝创世,一度有相当影响。1900年,
美国地质学家张伯伦提出了“星子说”(或称“微星说”)。后来,他同美国天文学家摩耳顿合作,加以修改和发展。他们设想,以前有一颗
恒星运行到离太阳只有几百万公里的地方,在太阳的正面和反面掀起两股巨大的潮。从太阳喷出的物质逐渐汇合形成一个围绕太阳的气盘,然后凝聚成许多固态
质点,再集聚成固态块,称为“星子”,最后它们聚合成
行星和卫星。1916年,
英国天文学家金斯提出了著名的“潮汐说”,他假定有一巨大的恒星接近
太阳,在它的作用下太阳表面产生潮汐隆起物;正面的隆起物相当大,逐渐脱离太阳,形成一
雪茄形的长条绕太阳旋转,长条内气体凝聚,进而集结成各个行星。这个学说被以后的理论计算所否定。金斯以后的灾变说主要有:①杰弗里斯的“碰撞说”,认为另一颗
恒星与太阳擦边相碰,碰出的物质形成了
行星系;②里特顿等人的“
双星说”,认为太阳是双星的一个子星,这对双星因受第三颗恒星作用,分出物质,形成行星系;③
弗雷德·霍伊尔等人的“
超新星说”,认为
太阳的
伴星是超新星,它爆发出的一部分物质被太阳俘获。为了说明观测到的事实,绝大多数灾变说都要假设许多偶然因素,这是灾变说的主要弱点。另外,它们都不能解释
太阳系角动量特殊分布的问题,事实上从太阳分出的炽热物质容易扩散而不可能凝聚成
行星。因此,这些学说都被否定了。提倡灾变说的某些天文学家,后来也改而主张
星云说。
来源
从19世纪70年代~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20多种灾变说。其共同的特点是仰仗2颗或3颗
恒星(其中有一颗是
太阳 )的彼此接近或碰撞来解释行星的起源。但是后来发现,它们至少有三大难题:①恒星间的接近或碰撞概率极小,难以说明有众多日外行
星系存在。②从恒星或太阳拉出的物质扩散的速度远大于凝聚速度,不会形成行星。③计算表明,这种模式同样回避不了
角动量的困难。因而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走向衰落,有些学者还放弃了原有观点支持新
星云说。当然也有些灾变说也含有一些可取之处,如
美国T.C.张伯伦和F.R.摩尔顿的灾变说中有关
行星由星子碰撞
吸积方式形成的思想现已为多数新星云说所承袭和发展。
提出
最早的灾变说是
法国动物学布丰(George Louis Leclerc de Buffon)在1745年提出的。他认为,
太阳比行星先形成,太阳形成后,曾经有一个
彗星“掠碰”(擦边而过)到它,使
太阳自转起来,同时碰出了不少物质。这些物质一部分落回太阳,一部分脱离太阳的
引力飞走了,还有一部分则绕太阳旋转起来,后来形成了行星。根据我们现在对彗星的认识,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成立的,但在布丰的时代,彗星被认为是质量巨大的
天体。
20世纪的头40年中,由于康德-拉普拉斯古典
星云说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困难枣
角动量分布异常,灾变说曾占了绝对优势。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大约出现过二十多种不同的灾变说。她们大都用两颗或三颗
恒星的彼此接近或碰撞这样的偶然事件来解释
太阳系的起源。其中最著名的是
英国天文学家金斯(Jeans)于1916年提出的毕?。金斯认为,当另一颗恒星接近
太阳时,在太阳表面产生了很大的潮。反面的潮比正面的小得多,很快衰落。正面的潮很大,物质被经过的恒星拉出来,形成一个长条。在这一恒星离开太阳时,长条内形成了所有的
行星。长条的中部较粗,两头较细,所以,由中部物质形成的
木星、
土星较大。
据现在所知,恒星在
宇宙空间中的密度是非常低的,太阳附近的恒星分布类似于彼此相隔960多千米的一些乒乓球。宇宙间
恒星彼此接近的几率极小。而根据对附近恒星的观测,至少有两颗恒星很有可能有自己的行星。基于这些发现,有人估计在我们的银河系中约有1%到10%的恒星可能拥有行星。如此众多的行星绝不能用恒星之间的偶然相遇来解释。因此灾变说到五十年代便逐渐走向衰落。依据
在30年代,1932年发现的斯埋汉姆
颅骨和1935年发现的斯旺斯科姆头骨使一些学者认为
晚期智人早在
尼安德特人之前已经出现,所以尼人应是演化中的一个旁支。 这两具头骨显示出有较圆的头颅和较高的颅顶。虽然今天大家都承认这两具头骨上
直立人的
性状仍很明显,但是在当时却形成了一种叫“
人科灾变说”的理论,认为以这两具头骨为代表的晚期智人大约在20万年前已经出现。可是他们受到尼人的压制,因为尼人在体质上更加适应严酷的冰期气候,而体质形态上更为进步的晚期智人只是生存在
亚洲一些较为温暖的地区,逐渐发展出更为进步的技术和文化。大约在3.7万年前,他们返回
欧洲取代并消灭了
尼安德特人。
到80年代,灾变的取代论又重新抬头,其依据是:
(1)考古学家可能误解了尼人行为中较为进步的方面,如“鲜花陪葬”和“
洞熊祭祀”。除了尼人最简单的葬俗以外,任何礼仪行为实际上都不存在。尼人的工艺技术十分简单、保守,缺乏灵活思维的证据。尼人并非高明的猎人,充其量不过是从
食肉目口中夺取肉食,所以尼人与
晚期智人行为上的差异表明,他们之间的继承关系较弱。
然而这种看法在新的发现面前,不免显得有点失之偏颇。80年代中,发掘西欧一些莫斯特文化遗址时,找到了
尼安德特人专门猎取某种大动物的证据。这些证据表明,一些学者 认为尼人智力低下、无能力猎取大动物的看法并不完全正确。
(2)
美国体质人类学家、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艾伦·威尔逊根据人类线粒体DNA的证据认为,所有的现代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女性远祖,大约生活在距今30万~15万年前。如果
分子生物学计算无误的话,这位先祖母应
南非。她的后裔逐渐扩散,然后分布到全世界。
(3)新的年代测定技术不仅没有解决现代人的起源问题,反而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化。比如,
法国西部的圣·赛沙尔遗址出土了一具完整的
尼安德特人BOBBIN,
颅骨显示了典型尼人那种较为粗硕的
性状,化石年齿测定距今3.5万~3.3万年前。然而在法国西部其他遗址中已发现过不少距今3万年前的
晚期智人化石。从进化速度来说,人类不大可能在短短的二三千年中完成自尼人向现代人的进化。
现代人起源问题的答案在哪里?目前还没有结论。体质上完全具现代性状的人类确实在7万~8万年前已出现在非洲,看来他们的扩散是通过基因交流而非人口迁移。
再有,对东亚地区的现代人起源来说,无论在化石记录上还是在文化特征上,都没有取代式的演化证据。地区连续演化似乎更有说服力。换言之,在东亚和
中原地区,现代人是从本地的
直立人,经早期智人进化到
晚期智人的。
对于
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进展。美国学者用
脱氧核糖核酸方法对尼人骨骼的测试证明,尼人与晚期智人并非直线的演化,而是镶嵌交替的取代。
法艾东灾变说
法艾东灾变说是指现代科学家所提出的一种假说,这个假说竟然合理地解释了恐龙的灭绝,土星光环的形成和
冥王星的形成还有就是
火星和
木星之间
小行星带的形成。
这个假说是说在大约7500万年前,
太阳系曾存在过一颗具有高度文明的星球,他就是法艾东(法艾东是希腊神话中太阳神赫里奥斯的儿子法艾东的名字命名这颗
行星的)。他的科学技术远远超过于现在的
地球。它的年龄大约是地球的1.5倍。
在这颗星球中存在着高智能的有机生命,他们的文明早已超过我们人类。并且还掌握着现在
地球人还不知道的技术与知识。
但是,在这高度文明的星球在欣欣向荣发展时,却发生了灾变。
可能是在两国的
核战争中,由于这颗脆弱的行星无法承受着么大的打击便发生爆炸,毁于一旦。
一个最大的碎块有与冲力增加了
公转速度一直向它的公转轨道的外空间冲去,他它首先冲到
土星近旁把土星的一颗
卫星撞的改变了自转方向,又把另一个卫星撞成了小碎块,在土星的
引力下形成了土星的光环。
然后这个碎块掠过
海王星,它的动能消耗尽,便成为第九个绕
太阳公转的
天体冥王星。
法艾东所剩下小的碎块则停留在
火星和
木星轨道之间的
小行星带。
另一部分小的碎块和尘埃被抛到
地球周围遮住了大部分日光,使地球气温降低,植物无法生长,从而导致了7500万年前的恐龙的灭亡。
这一假说使很多人觉得这一切是多么合情合理。
天文学家就以太阳神(代表了太阳)至爱的孩子法艾东(代表了这颗星球)命了名,并且还以这个假说教育人们要保护好地球,不要像《法艾东灾变说》中的这个星球一样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