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届
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
老三届是指中国在校1966、1967、1968年的三届初中和高中生,可以细分为老高三、老高二、老高一、老初三、老初二和老初一。作为对应,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入学的1977-1979级学生,即是刚开始恢复高考的前三届毕业生,则被称为“新三届”。
20世纪60年代,由于经济衰退,使能够容纳就业的人数大大减少,加上大专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堵塞了老三届们的升学渠道,至1968年底,大量初高中毕业生积压在学校未能就业,因此,解决“老三届”毕业生的就业出路问题成了发动上山下乡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知青上山下乡的安置形式主要有三种:农村插队、集体场队和农场、兵团。
“老三届”经历了“文革”,当过“红卫兵”;参加过“上山下乡”运动,当过知青;回城后又亲历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他们中有的当了中、小学教师,有的当了赤脚医生,但更多的人成为了普通农民,大部分人由于没有技术和学历,回城后的就业和生活都相对困难。
历史背景
20世纪60年代,经济衰退,使能够容纳就业的人数大大减少,而大专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又堵塞了老三届们的升学渠道,至1968年底,大量初高中毕业生积压在学校未能就业,主要是“老三届”,累计约1000万余人,属于城镇人口的就有400万人左右。因此,解决“老三届”毕业生的就业出路问题成了发动上山下乡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形成原因
中国教育的发展,人们通常分为“文革”前十七年、“文革”十年和结束”文革”之后、改革开放时期这样三个不同阶段。“老三届”这一特殊群体的形成,与这一群体所接受的教育,即1949年至1966年的 “十七年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老三届”是”十七年教育”成败得失的集中体现者。在他们身上,这种教育中积极的、进取的一面,与盲从、狭隘等消极的一面,都表现得非常鲜明。
安置形式
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大体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为1968年到1969年,主要是将大部分“老三届”毕业生分配安置到农村、农场、边疆;第二个阶段为1974年至1976年,主要是推行以“厂社挂钩”为主要形式的对口安置。
安置形式主要有三种:
(1)农村插队。如当年杭州市有近千名知青到衢县上宇、宁海长街以及永宁县插队落户。
(2)集体场队。如1973年10月,中共浙江省委颁发《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试行规定》,要求各级政府积极创办以知识青年为主体、贫下中农为骨干的集体所有制新建队和集体所有制新建农场。浙江安置知识青年的形式发生明显变化,不再安置到省外农场、兵团或农村插队落户;省内安置也改为采取厂社挂钩、集体安置、城乡配合等方式。
(3)农场、兵团。如1964至1973年,浙江省农场、兵团安置下乡知青6.22万人,其中去省外农场、兵团3.95万人(包括黑龙江省兵团15,610人、农场9544人,吉林农场298人,内蒙古自治区兵团9115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884人),浙江省内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安置2.27万人。
基本构成
老高三
1947年前后生,1963年进高中,1966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已读完高中三年,因“文革”停课两年半多,高中阶段共在校五年多。他们是老三届里年纪最大,读书最多的一届。
老高二
1948年前后生,1964年进高中,1967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实际读了二年高中,加停课,高中阶段共在校四年多。
老高一
1949年前后生,1965年进高中,1968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实际读了一年高中,加停课,高中阶段共在校三年多。
老初三
1950年前后生,1963年进初中,1966年应届初中毕业生,读完三年初中,加停课,初中阶段共在校五年多。
老初二
1951年前后生,1964年进初中,1967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实际读了初中二年,加停课,初中阶段共在校四年多。
老初一
1952年前后生,1965年进初中,1968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实际读了初中一年,加停课,初中阶段共在校三年多。
结局与影响
“老三届知青”中,有的当了中、小学教师;有的当了赤脚医生;有的立志于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有的被推选为生产队会计、保管;有的被选拔到农村各级领导岗位。更多的人成为了普通农民。一些处境不佳的“老三届知青”,回到城里已年龄偏大。由于没有技术和学历,回城后就业和生活相对困难。
相关作品
文学
影视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形成原因
安置形式
基本构成
老高三
老高二
老高一
老初三
老初二
老初一
结局与影响
相关作品
文学
影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