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鱥
喜群集活动的杂食性小型鱼
真(Phoxinus phoxinus),又称欧亚鱥或普通鱥,是鲤科鱥属的一种小型家鱼
形态特征
真鱥体小而厚,呈圆筒状。背鳍Ⅲ7,臀鳍Ⅲ7,侧线鳞不完全,纵列鳞78-90,鳃耙8-9,下咽齿二行,2.4-4.2(2.5-4.2)。
头长为体长的21%-26.4%,体高为体长的17%-21%,尾柄长为体长的25%-32%,尾柄高为体长的5%-9%,吻长为头长的26.4%-30.3%,眼径为头长的27%-32.2%。
背部褐色,带有小黑点。体侧和腹部银白色,体例中轴有一条由大黑斑点形成的带纹。尾鳍分叉深,上、下叶尖。胸、腹部无鳞;侧线不完全。最大全长可达14厘米,但通常长度约为7厘米。背鳍有3根棘和6-8根软条,臀鳍也有3根棘和6-8根软条。脊椎骨由38-40节组成。侧线通常延伸至臀鳍的基部,身体侧线上有一排垂直延伸的斑点,每个斑点的深度相当于身体在同一位置深度的1/3-1/2,这些斑点通常融合成一条中侧线条纹,尾柄的深度为其长度的2.6-3.1倍。胸部的鳞片呈斑块状,鳞片之间有未覆盖的区域,但很少有1-2行鳞片相连。吻长占头长的29-34%,是眼睛直径的1.1-1.4倍。臀鳍的起点在最后一根背鳍软条的基部前面。尾鳍由19根软条组成。背部通常呈褐绿色,与白灰色的腹部由上述的侧线条纹或斑点分隔。
生活习性
真鱥生活在水温较低,水质澄清河流的支流中,喜群集活动。真鱥为杂食性,以植物为主,也摄食水生昆虫。它们以群居为特点,常常成群结队游动,群游行为在其发育早期即开始,一旦它们有了游泳能力,群游行为就会增加,并在出现后的三到四周内成为主导行为。这种行为通常通过改善个体的捕食者逃避和觅食来使个体受益。然而,群居生活也存在一些成本,如食物竞争的增加和感染风险。群游行为会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存在捕食者或资源可利用性。
分布地区
真鱥分布于欧亚北部,从西方的爱尔兰到东方的黑龙江省流域和朝鲜。在英国出现在北纬58度以南,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俄罗斯出现在最北端。在西欧,南部限度似乎是加龙河隆河上游。它曾记录在伏尔加河乌拉尔河流域,以及巴尔喀什湖和上西尔河流域。其他地方的记录需要确认,因为这种物种与其他许多物种相似。在苏格兰,它被视为引入的非本地物种,爱尔兰可能也是如此。引入可能也发生在其他地方,包括挪威
繁殖
真鱥产卵期为5月末至6月初。在河道砂砾上产卵。产卵时,它需要在富氧的流动水中或湖岸边的波浪冲刷区域的干净鹅卵石上产卵。它还需要有低水流的深水池,这些池塘必须有鱼可以躲藏的粗糙底质,以便越冬。当鱼变得明显更活跃时,它们开始改变颜色。雌鱼的颜色变化不太明显,更多的是身体形态的变化;雄鱼的变化则很大。雄鱼开始追逐雌鱼,用身体擦拭它们的侧面,这在交配时变得非常狂热和具有攻击性。配种发生在这种行为达到高潮时,雌鱼释放卵子,雄鱼受精卵。受精卵迅速沉到水底和鹅卵石中。几天后,卵会孵化,幼鱼会出现。
物种对比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分布地区
繁殖
物种对比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