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山桂花(学名:Bennettiodendron macrophyllum),属于大风子科山桂花属的一种
乔木,主要分布在中国
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这种植物偏好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合在
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中生长。其生长温度范围为14~28℃,最适生长气温为15~28℃,且对湿度的要求较高,年平均湿度应保持在75%~85%之间。此外,大叶山桂花还具有一定的耐阴能力和耐旱能力。
大叶山桂花是一种常绿小乔木,高度可达5米。树皮呈现灰褐色,冬芽呈卵球形,外覆4-6个鳞片,鳞片表面覆盖着细毛。小枝呈圆柱形,密被棕色短绒毛所覆盖。叶子为纸质,形状为椭圆状长圆形,长度在10-23厘米之间,宽度介于6-12厘米,顶端突尖,基部宽楔形或接近圆形。叶缘带有齿状,齿尖处有胼胝体。叶子正面为灰褐色,无毛,背面为棕色,被棕色毛覆盖,沿着叶脉较为密集,并散布有黄色腺点。侧脉数量为10-12对,叶柄长度在2-5厘米之间,有棱角,同样被棕色绒毛包裹。托叶缺失。花朵以
复总状花序的形式出现,通常生长在小枝上部的一些叶腋位置。苞片为
披针形,早期会掉落。
花梗长约8毫米,被毛覆盖。
花萼由3-5个小花瓣组成,长约3毫米,宽约1.5毫米,顶端突尖,底部平整,外部有毛,内部无毛,边缘有睫毛。退化的
雄蕊较短,花丝长约1.5毫米,被毛覆盖,花药呈长圆形,颜色浅黄。子房为长圆形,长约3毫米,无毛,花柱分为三瓣,柱头呈圆形。果实为长圆形,长度在4-5毫米之间,直径约为4-5毫米,干燥后变为棕褐色。果梗长6-9毫米,上有短毛和瘤状突起。种子一粒,近似圆形。花期在春季,果期则在冬季。
大叶山桂花生长于海拔800-1000米的湿润疏林环境中,喜好温暖环境,最适合在
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且富含
腐殖质的微酸性沙质土壤中生长。对于干旱和瘠薄的土地,它的生长速度会显著减缓,树叶也会变得稀疏、瘦小,叶色转黄,甚至可能出现周期性的枯顶现象,严重时可能导致整株植物死亡。大叶山桂花喜欢阳光充足的位置,但也能够忍受一定程度的遮荫。幼苗时期需要适当的庇荫,而成年树木则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以确保正常的生长。研究表明,当桂花树的树冠一侧靠近墙壁或者与其他桂花树的树冠重叠时,靠近墙壁或重叠的部分树冠会出现稀疏的情况,从而影响树冠的整体形态和美观度。因此,大叶山桂花更适合种植在通风透气的环境中。此外,它也喜欢清洁通风的环境,不耐受烟尘污染,受到烟尘侵害后可能会减少开花。大叶山桂花不耐水淹,如果遭受水淹,根部容易发黑腐烂,叶片首先出现叶尖焦枯的现象,随后整个叶片会变黄并脱落,最终可能导致整株植物死亡。虽然相对于其他常绿阔叶树种来说,大叶山桂花已经算是比较耐寒的品种了,但它仍然不耐严寒,低温环境下可能会受到影响。
这个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叶子质地为革质,形状为长圆形,长度在20-34厘米之间,宽度在8-14厘米之间,叶缘的锯齿较少,上面呈现出深绿色并有光泽,下面则是淡绿色,覆盖有硬毛,沿着叶脉的毛较稀疏。花序生长在枝干上的落叶叶穴上方。毛山桂花主要分布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区,生长在海拔630米的山地林下。
这个变种与原变种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灌木,高度在1-2米之间。叶子为薄革质,形状为倒卵形,长度在12-25厘米之间,宽度在6-13厘米之间,顶端逐渐尖锐,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并稍微凹陷,锯齿不太明显,中脉在上面凹陷,在下面突出,侧脉数量为10-12对。
复总状花序顶生,疏被灰白色的短柔毛。花期在春季,果期在秋季末至冬季末。倒卵叶山桂花主要分布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和弄岗乡,生长在海拔270-300米的低山常绿阔叶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