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奶山羊
哺乳纲偶蹄目的动物
崂山奶山羊原产于山东省胶东半岛,是中国奶山羊的优良品种之一。
1904年前后,青岛市引进五六只“沙能羊”,后分散在崂山区一带,与崂山当地山羊杂交,经过选育而形成地方良种。崂山奶山羊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生长发育快,产奶较多,遗传性能稳定等优点。
崂山奶山羊毛白色,细短,皮肤粉红有弹性。体质坚实,结构紧凑、匀称、头长、额短、鼻直、眼大、嘴齐、耳薄长、向前外方伸展。公母羊大多无角,大部分有肉垂。公羊雄壮、颈粗,胸部宽深,肋骨开张,背腰平直,腹大不下垂,四肢健壮、端正,蹄质坚实,蹄壁淡黄色,睾丸发育良好,大小适度、对称。母羊颈扁长,乳房大小适中,对称。皮薄有弹性。成年羊头部、耳、乳房皮肤允许有浅色黑斑。
崂山奶山羊育成公、母羊7月龄可达成年羊体尺的80%以上。成年道奇公羊一般体高80厘米以上,体重75公斤以上。成年母羊一般体高70厘米以上,体重45公斤以上。泌乳期5个月以上,产奶500公斤以上,优良母羊可达1000公斤以上。牛奶比重1.026~1.030,黄油率3.5%以上。母羊一般7个月龄,体重达30公斤以上,即能参加配种发情周期19.9±2.3天,妊娠期151±3.86天,产羔率一胎130%、二胎160%、三胎以上200%;利用年限5~7胎。
品种形成
崂山区位于山东半岛南部温暖带季风气候区,崂山区域农业资源丰富,山岗草场众多、水质资源极佳,本地农民素有养羊习惯。据胶澳志记载:在1898年德国占领青岛市以后,就带来了莎能奶羊,1934年俄国人也带来莎能奶山羊,以后又引进过吐根堡羊,这些奶山羊与当地羊经过长期杂交和扩群繁育,逐渐形成了崂山奶山羊。崂山奶山羊分布于青岛市的城阳区黄岛区及5个市(区),烟台市威海市等地也有分布,约有25万只,以崂山地区周围的崂山奶山羊质量最好。
外貌特征
崂山奶山羊体质结实粗壮,结构紧凑匀称、头长额宽、鼻直、眼大、嘴齐、耳薄并向前外方伸展;全身白色,毛细短,皮肤粉红有弹性,成年羊头肉、耳、乳房有浅色黑斑;公母羊大多无角,有肉垂。公羊颈粗、雄壮,胸部宽深,背腰平直,腹大不下垂,四肢较高,蹄质结实,蹄壁淡黄色,睾丸大小适度、对称、发育良好。母羊体躯发达,乳房基部发育好、上方下圆、皮薄毛稀、乳头大小适中对称。
繁殖性能
崂山奶山羊母羊属于季节性多次发情家畜,产后4~6个月开始发情每年9~11月为发情旺季,发情周期20.5天,妊娠期150天,年产一胎,平均产羔率170%,经产母羊年产羔率可达190%。
产肉性能
经公羔育肥性能试验,阉割公羊饲养8~9个月龄,平均体重35.25千克,胴体重为17.78千克,屠宰率50.44%,净肉率39.39%。
产皮性能
成年崂山奶山羊鲜皮厚0.22~0.24厘米,面积0.63平方米,符合国内板皮市场的特级皮标准。
生长发育
崂山奶山羊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生长发育快,体格粗壮,产奶较多,遗传性能稳定的特点。适合山区、丘陵、平原放牧饲养。出生重母羔平均3.10千克,公羔3.30千克,正常饲养的母羊7个月体重可达到25千克以上,就可以配种;成年母羊体重平均50千克以上,体高70厘米,体长75厘米。成年道奇公羊体重75千克,体高80厘米,体长85厘米。
产奶性能
崂山奶山羊产奶期8个月,最高可达10个月,平均产奶一胎340千克,二胎600千克,三胎700千克,最高产奶可达1300千克,鲜奶比重1.028,干物质含量12.03%,乳蛋白含量2.89%,乳质率3.73%,α-乳糖含量4.53%,其中甲硫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的生物合成含量较高。
种群现状
青岛市奥特种羊场建立崂山奶山羊保种群之前,崂山奶山羊原种主要分布在崂山区的个乡镇、村舍,群体规模小,没有良种登记、种公畜随意使用,再加上城市化、旅游区开发等影响,原种群数量明显减少且大多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缺乏本品种选育和定向培育。此外,粗放的饲养管理、卫生防疫手段以及选育措施的缺乏使其生产水平存在下降的趋势,逐步失去其竞争优势。对于小规模的原种饲养单位来说,饲养崂山奶山羊较低的效益或者根本没有效益也使部分原种场丧失饲养的积极性。青岛市崂山区农业局在最近几年的调查表明,现在要想在原种场外找到一只纯种崂山奶山羊很困难。
价值
养殖奶山羊投资小、见效快、综合效益高,是充分利用农作物秸杆资源,持续发展草食畜牧业,实施生态循环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的战略选择;其次,羊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铁、锌、维生素等成分,是世界上公认最接近人奶的乳品,被世界营养学会称为“奶中之王。
2020年5月29日,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
目录
概述
品种形成
外貌特征
繁殖性能
产肉性能
产皮性能
生长发育
产奶性能
种群现状
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