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岙村
浙江省余姚市陆埠镇下辖村
她,是作家方国平的老家,《村官:中国现当代农村的历史画卷》一书浓缩了小村的精华。她,1981年以小村的名义荣登浙江日报头版头条,30年弹指一挥间,自北宋建村以来,有多少个30年过去了,又有多少代的子孙曾在这里生长。她,是如此的优美,有着淡淡的旧景,浓浓的香薪,如同一碗佳酿的米酒,醇醇的口感伴着微微的醉意,遐居山水,让您静心静神。
浙江省余姚市陆埠镇宋岙村
村情风貌
宋村坐落在四明山北端余脉的峻岭山岙中,尚未开发,完全是原始、自然风光。村庄四面环山,满坡翠竹林木,不但山水秀丽,又原始古朴,山居原貌保持完好。地质构成上看,它属于浙东峡谷地貌,土壤多为黄泥土和砂石土,光照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村庄位于陆埠镇镇南部,距镇政府驻地14公里,离余姚城区35公里,宁波市市区40公里,村因宋岙山而得名,相传八百多年前宋氏首居于此,现有农家200来户。从地理上看,村庄东临孔岙村及州竹丝岚村,北与本镇黄土岭接壤,西连袁马村,南与石笋村毗邻。
它还是作家方国平故乡,诗人方其军的外婆家,被称“为浙东的香格里拉市”。两公里长的小溪贯穿整个村庄,犹如一条缀珠的项链,古石径缘溪而上,村民荷担擦肩而过,点头含笑。……低头看,溪鱼戏水,溪鸟飞梭,石蟹轻爬,泥鳅腾跳,小溪埠头鸭兴水暖;抬头看,衬有老祠堂旧房,旧木石民居,更有梯田、晨雾、夕阳,风景如画一般。真是一处自然环境优雅,山水生态秀美的绿色世界。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高,有“天然氧吧”之称,是人们休闲、寻幽、回归自然的好去处。村史沿革八百多年前,宋氏是踏着未曾凿出石道的王家岭山路来到这里的,并命名为宋岙村。接着陆姓施姓方姓张姓陆续而来,他们开垦山田,开辟古道,他们经营着家庭,繁荣着村庄。康熙,可考的是1686年,方氏从隔壁的石笋村搬了过来,是来接祖先的舅舅陆氏的香火,不过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最后还是依然姓方,没有改姓陆。
按方氏家谱记载,方姓是从河南省迁过来的,北宋年间,方氏祖先中了进士,先在莆田市做县令,由于政绩突出,调来浙江鄞县当县令。当时的鄞县令,是仕途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王安石王荆公就是鄞县令上被调往中央受重用的。不过,当时方氏老祖宗年纪已经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产业,看到这里的山水好,也就有了隐居东四明的想法,再三勘定,选择了隔壁的村庄石笋作为定居之所,……,辗转而来宋岙。宋岙村由中央村,张家,岙底三个自然村组成,中央村位于贯穿整个村庄那条溪流的中段,是宋岙村的源始,也是王家岭古道的起点。历史荣誉《竹山实行队有户管 社员积极管山》(原文)1981年10月7日浙江日报头版头条余姚市洪山公社宋岙大队对毛竹山实行队有户管,联产计酬责任制,调动了社员管山爱山的积极性。一年来,全大队三百三十五亩毛竹山,平均每亩留养新竹市八十七株,超过规定留养计划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总立竹量由原来的二万八千余株增加到五万六千多株;今年的春笋总量达十六万斤,比上年增加一倍。
这个大队地处四明山区,原来是全公社有名的穷队,一九八零年人均集体分配收入不到六十元,人均口粮不到三百五十斤。去年开始建立了竹山县管理责任制,把竹山培育的好坏与社员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发动群众,在逐块丈量竹山面积、点清孟宗竹株数、测定眉围大小的基础上,根据竹山路途远近、土质好坏、山面平陡等条件,把竹山、笋山划分三个等级,然后按人口和劳动力各半的原则,承包到户,一定八年(四届)不变,实行“四定一奖”:定毛竹产量基数,定工分和成本,定上交金额,定留养砍伐;超奖减赔。
在落实毛竹队有户管、联产计酬责任制的过程中,他们做到三个不变:一是坚持山归队所有的集体所有制不变;二是坚持以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按劳分配政策不变。各专管户承包的产量、产值,都限期交队参加统一分配;三是坚持竹、木的留养砍伐计划,由大队统一下达,根据国家任务、集体需要和社员零星用竹,确定砍伐数量。为了保证这个“三不变”,他们还做出了四条规定:一是各专业户对分管的竹山,只有培育管理权,无砍伐权;二是孟宗竹的留养砍伐计划,由队统一下达,必须按时按质按计划完成;三是社员只准在自己分管的竹山挖笋,如越山界挖笋,按大队民法处理;四是专管户违反合同规定,经教育无效,生产队有权收回所管的责任山。这样,既保证了国家计划任务的万曾,又解决了集体和个人生产、生活的需要,正确处理了三者关系。
至于具体政策的处理,生产队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实行前充分走群众路线。譬如竹山县如何包,包几年,等级如何划,孟宗竹产量怎么定,竹木留养砍伐基数如何确定,超产部分如何分成,干部和工副业人员如何承包等等,都由干部群众几上几下反复酝酿讨论,做到合情合理,照顾到各方的利益,有产可超,有奖可得,使绝大多数社员满意。在做法上,先搞试点,做出样子,取得经验。
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落实林业责任制,联产联了心,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管好山的积极行,社员反映,过去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竹山当凉亭”,“背把小锄头,削削三寸头”,现在“手拿大锄头,深翻一尺头”。往年,三百多亩竹山要花三十多天才能削出,现在男女老少齐上山,起早摸黑干,只要十多天就够了,过去社员上山浪费孟宗竹比较严重,光是“三棚三缚”(搭瓜棚、豆棚、菜棚;柴缚、竹缚、树缚)一年要耗毛竹一千多株,现在社员上山自带锄头和“冲担”,这些毛竹就可节约下来。。。。。。《郁郁葱葱 宋岙之竹》(原文)1982年4月浙江画报第四期余姚市洪山公社宋岙大队,地处四明山革命老区,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山岙里重峦叠嶂,山坡上翠竹摇曳,村庄边银瀑直泻,宋岙就在这一篇绿荫掩映之中。
人们一到宋岙,放佛进入了竹的世界。村子里的家屋庭院都是竹制品加工场,有的在扎扫把,有的在做竹椅子,有的在编竹罩。走仅每家每户,映入眼帘的便是竹门、竹箩、竹椅、竹榻、竹床。。。人们吃的是竹笋,用的是竹。
自从一九八零年十月大队开始实行竹山队有户管的生产责任制以后,这里出现了户户管山、人人爱竹的新气象。全大队总立竹量从一九八零年的二万八千株已增加到五万六千株。附近稀稀疏疏的竹山,都已经变得郁郁葱葱了。竹山县变了,社员的生活也在变。他们在管山育竹的前提下做好合理砍伐,综合利用,见缝插针,踏踏实实第发展了多种经营。社员们手拿锄头,深翻一尺,在削山时劈来竹根和柴根,获得烧柴二十多万斤;挖来了春笋鞭笋冬笋,收入达三万五千多元;又在竹山加土施肥,套种蔬菜、番薯、黄豆等,收获蔬菜八万斤,黄豆一万五千斤,番薯十五万斤。在竹子的综合加工方面,他们大量地制竹椅,编竹罩,扎扫把。。。前年头十个月,每人平均收入已近百元,大大超过一九七九年的全年收入。现在宋岙三百多亩竹山,已变成了大伙的聚宝盆。风景名胜迎客瀑翻过几条岭,车开进了一个深坑,两边都是高山,俨然进入了胡同的死角,转个一个弯,看到一泓泉水从高高的瀑布水流而下,太壮观了。我们看到了迎客瀑,一个大瀑布,太让人惊奇了,有人竟住在瀑布顶,除了这公路,我甚至看不出没有公路的时候人是怎么上去的,真是“华山一条道,凿出千步阶。”朱洪山烈士墓 朱洪山烈士墓,也就是朱洪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原洪山乡黄土岭与宋岙村的三岔路口边的斜坡上,该处是进入洪山乡十三村的必经之地。朱洪山同志是浙东四明山根据地的重要干部,生于慈溪市,曾在延安市学习过,在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三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都担任过重要职务,最后他以忠诚于党的烈士形象报效了党,不惜牺牲生命为代价把青春与热血献给了党的事业。老区洪山,是解放后余姚县政府对革命老区十三村的通常称法,也是为了纪念朱洪山同志而把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改名为洪山乡的初衷。浙东革命根据地,是全国十九块最重要的根据地之一,由于和蒋氏故居雪窦山同处四明山麓,此地的重要性与革命的难度可想而知。老区洪山是全山区,东西两侧的黄土岭与汪家村,是东西进出的两条必经通道,天然屏障孔岙大山头更是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四大高峰之一。于是就形成了以孔岙为中心,余鲍陈与宋岙为两翼,袁马和芝林是通道外围的根据地地理形势。在这里,三五支队几百号人在这里扎营,一来维持革命根据地,并且争取巩固与发展,二来作为江浙党的部队的后勤中心之一,在宋岙高路墩竹山坪开设四明被服厂,为战士提供大量的后勤物资。朱洪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余姚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斜坡拾阶而上,坡下溪流淙淙,一侧又是翠翠青竹。纪念碑处于山腰之间,碑前碑后柏树成林,绿树成隐,有如革命事业长青,烈士永垂不朽。石人山 石人潭据清《慈溪县志》雍正八年刊本(1730年)记载,“西南:……石人山,三十五里有石屹立如人,下有小潭久旱不涸。”慈溪市老县城为慈城镇,名字来源于上游的一条溪慈溪,原为大隐溪,现已复名。慈城西南三十五里,应在原石台乡境内宋岙山下,据《方氏宗谱》记载,“六世‘季亥卒嘉定葵未末(1223年)七月,葬慈溪宋岙山’”,并据方国平对照清雍正至光绪各版《慈溪县志》考证,记载宋岙地名仅有一处,即陆家埠宋岙自然村。石人山的位置已是无疑,根据我亲自观察,石人山腰有一人,形酷似人,村民尊之石人菩萨,或称灵石菩萨,这也是石人山名的来历。然而,在宋岙村民的称呼中并无石人山,此山唤作宋岙尖,从山顶可以一览全貌,三座山峰,中间一座最高,如尖如肩如宋字部首的上部。为何称呼有所不同呢?从写地方志的角度来看,不太可能爬到山顶,而是山下实地勘察地形而已,这也就成了石人在山便记之石人山的滥觞,素不知,宋岙山的称呼在南宋便已存在。对于村民来说,他们住在山顶,见宋岙尖的时间远比拜石人菩萨的时间多,因此俗习从无石人山的提法。又据清《慈溪县志》雍正八年刊本(1730年)记载,“西南:……石人潭:三十里【】古迹,顺治十一年夏大旱,令王【】设罗天大【】诚【】一老人来对,邑生冯乔生言,石人迁潭石壁下,曷往求之,告于令,往视【】色蛇数尺蟠盆石山,目光闪闪,昂首四射,大雨立注,因改鼎新【】”。据此所载,我实地观之,石人山侧有一石壁,高峭而绝,中有银瀑飞下,右有一巨大石盆立于瀑布顶,石人潭与石人山两条目对应,再次印证了以上说法。石壁与瀑布是进宋岙山村必经门户,再右侧有一条百步石阶,一米多宽,中有两张曲折但是相当平整的石床缘石盆下而凿,村民谓之龙床。 “色蛇数尺蟠盆石山”的说法,根据村民的口述可以印证。相传,石人菩萨周围有两条蛇护法,一条翠青蛇一条白蛇,百步阶中部位置的两张龙床便是其休息处,石盆顶端有多孔,传为仙人举盏会饮之所,瀑布下的水潭宽大积深,村民称之为龙潭。“下有小潭久旱不涸”的说法也属实,在1967年浙东百年大干旱期间得到了验证,据宋岙老村长方家良曾亲口对我的叙述可知,村民极信石人菩萨,面对大干旱,多有村民祈求降雨。风俗往往遗传难改,石人菩萨与龙潭在村民的记忆中具有神话般的迷信,蛇又为何称之为龙呢?在浙东地区,房宅内的蛇往往被称为假龙,不能惊扰更不能上去打,一屋一假龙,假龙走则屋气尽,可知其为护屋之神。由此推断,“色蛇数尺蟠盆石山”的翠青蛇白蛇,也是护村之神,谓之龙再确切不过。四明被服厂旧址四明被服厂,又称织工部,位于宋岙村的高路墩竹山坪,故址山厂、染色厂仍在,公馆的样式依然可循。山厂是原宋岙村民用来烧炭的,公馆是在树林中临时搭起的竹草简房,朱洪山有一首诗是描写公馆的:深山密林小“公馆”,金毯铺顶金条围四边。不动椅子自动桌,滑轮眠床沙发垫。长年不断自来水,烧饭做菜不冒烟。不是无聊享清福,只为革命做“神仙”。扎根在老百姓中间的被服厂,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这与三五支队群众工作得力集团有关。宋岙村岙底的方家宗祠成了织工部与当地村民沟通的据点,当时的方家良小伙子是其中的接洽人之一,还有方翁徐等穷苦农民,也是自发帮忙为织工部做事,每到夜晚,会提着灯笼帮助挑布料和棉花上山。白天的时候,为了掩人耳目,防止行走踪迹被识,倒穿草鞋,挑着饭菜到被服厂,从而缓解职工们的饥饿。高路墩竹山坪边上有个山岗叫洞洞岗,在岗上四处望去,都是山林覆盖,尤其是早上的晨雾与日出,最为壮观美丽。据老人们说,洞洞岗上位置特别好,在能见度好的情况下,甚至能看到余姚市县城的活动,这也给根据地的侦查带来了极大地方便。高路墩竹山坪在一片竹林的包围之中,非常隐蔽,在这里办被服厂正是选对了地方,坪上有一个小潭,四季水源不断,为革命同志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1957年9月4日余姚报有一首余畏飞写的诗歌《小潭》,来纪念这段生活:四明山上有个小潭,人传世革命同志挖下的;他们天天用潭里的水,烧饭、烧菜、洗脸……今天我旅行在四明山上,经过这个清澈的小潭;双手捧起潭水喝了一口,是那么的醉人、香甜……里湾竹林梯田   山村的日出与夕阳是美中透润,赶着九月白昼稍长的五点起来,后窗外映入灰暗的山缘和初亮的天空,俨然画里远山的呼唤。屋子的门前,几只母鸡悠闲地欣赏着远来客人的脚尖,发出缓慢又断续咯、咯的声,水鸭听到人的脚步声加快向前走开,步子迈得很不规则,田园牧歌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梯田镶嵌在成片的竹林之间,青青微黄的稻穗已是丰收在望,临近辅种的玉米和番薯长势也富有生气,像是在说稻子成熟后就可以收获我们了。沿海的台风季节已经过去,庄家挺过年年都要考验的时期,十月金秋的脚步慢慢近了,也更名副其实了。一群白鹭忽起忽落,从这片竹林跃向别处,想要捕捉群鹭初飞的镜头总是不能如愿,喊喊也不会打乱它们休憩换地的节奏。小路上有山民开始向更深的里山走去,田里也有俯仰劳作的人影,阳光从朝南的山顶往下撒落推移,明暗分界的动感只有初晨方能看到,我也感受到了别样的气息。王家岭古道王家岭古道,位于东四明山脉北麓,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古道翻过东西走向的小山隘口,总长约一公里左右,入村一段两百米,其余部分属于出村路段。这个村庄叫宋岙,北宋年间就有宋岙山、宋岙溪的记载,相传为宋氏首居在此而命名。王家岭名字的由来,与岭前山谷对岸的一座高山有关,村里人都叫它王家山,现在改名华盖山,在东四明,这两个称呼是谐音的。华盖山村里的人都姓徐,是山下另一边的孔岙村迁移而来,或许为了此山已不属于王家而改。宋岙村的名字却一直保留着,直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村庄也由原先的一个小小村落,演变成一个沿溪两公里长的三个自然村,对外依然称宋岙,内部已划分成中央村,岙底与张家三个部分,中央村位于溪流的中段,是宋岙村的源始,也是王家岭的起点。王家岭的重要性,要看整个村庄的地理形状,溪流形成的山谷被山包围着,唯一的口子是在溪流下段张家的下沿部分,也就是宋岙溪的出口。出口是一道二三十米高的大瀑布,水流直奔下面更深的山谷而去,没有行人可走的路,宋岙于是便成了高山孤村。发轫于山顶里湾、外湾的两弘泉水,成了宋岙溪的源头,溪也成了整个村庄的母亲溪,要生活、要繁衍,王家岭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父亲岭的角色,真是“宋岙一条道,直上王家岭”。中央村的起点,是三米多宽的石台阶,在小山隘前与岙底过来的石路汇聚成两米左右的石径。站在隘口望村庄,好像在说我要出门了,磨得精光发亮的石头路一直通往岭下,掩蔽在葱葱竹林中。穿草鞋出门的山民,把石径磨得没有脾气,光溜溜的像是纤夫在岸上的痕迹,岁月的功力在这里显得那么有劲,直叹二十年光阴的渺小。四周的竹林,让我想起在老堂屋的方家良伯伯家,曾翻到过1981年的浙江日报,这么小的村庄,却因为竹子登上过头版头条,还有1982年的浙江画报,更是详细记载了村里村事,使人欣喜不已。山民是靠山吃山,镂出的几条梯田是不够维持子孙生活的,要靠卖山货。每逢集市,要把山货挑到就近的陆家埠市,车厩市和横街,甚至还会越过姚江,去往再远处的二六市,三七市,慈城镇,由于每个集市开市的时间有错开,这无疑增加了卖出山货的机会。走过王家岭,趟过山谷里的一条小溪,有一座依山谷名而称的赵岙庙,它是既当凉亭又当庙,不仅是歇脚躲雨的地方,也是包括宋岙村在内附近几个村庄上香的地方。有幸的是,从磨石坑出发,都有通往各集市的山路,翻山缘溪,都成了家常便饭,一年四季成捆的孟宗竹谷雨清明时节的毛笋是山民赶集的主要产出,返程大多会带些酱米油盐回来。八百多年前,宋氏是踏着这条未曾凿出石道的王家岭山路来的,再早已经不可考了。接着陆姓施姓方姓张姓陆续而来,他们开垦山田,开辟古道,他们经营着家庭,繁荣着村庄。人口的增多,王家岭古道的作用就越发明显,不仅表现在赶集上,也表现在与别村的联姻上,为了避免同村通婚的现象,宋岙村娶媳嫁女大多是石笋、华盖山、孔岙、磨石坑、庙下张、竹丝岚、芝林、石门等这些相距不是太远的村落,至于像海头、下三十公里开外的平原,要少很多。毕竟回娘家不方便,每逢大节日或者大忙日的时候,女婿们总要出门帮助老丈人干些体力活,女儿们要帮着老母亲忙里忙外。王家岭古道总是为这些故事默默地做着铺垫,无论晴天雨日,无论下雪结霜。王家岭古道的难得,我想是因为那些光滑的石径和掩映的葱郁竹林,更是那些尘封的故事。游子想回家看看,古道很意外地保存完好,还在帮助村民发挥余力,每每至此,真是让人沉醉其间。交通线路自驾车建议路线,新手有GPS导航的话可以带上:宁波市方向路线  路线1,鄞县大道--横街--上陈---爱中隧道--接胜—竹丝岚—孔岙—黄土岭—宋岙。路线2,天一家园---望春---集士港--横街---爱中---宋岙。中山西路立交桥过去之后 第一个路口左拐,走望童路。直到杭甬高速相交后,靠左,到集士港。然后到横街,一直走,到上陈地方路口靠右边走。然后很快就到一个叫“爱中”的地方了。路线3,天一家园---高桥大隐----芝林----余鲍陈---黄土岭---宋岙。上海市方向路线路线,上海南站沪杭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余姚市—陆埠—干溪—袁马—黄土岭—宋岙。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浙江省余姚市陆埠镇宋岙村
村情风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