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民
中国地震局研究员
张世民,男,1965年生。1985年与1988年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2007年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专业博士学位。正研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领域
一直从事活动构造和工程地震研究工作。主要从事第四纪构造运动分期特征、大地震发震构造与复发行为研究。
承担项目
主持负责的项目是:财政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华北地区第四纪断层活动分期特征研究”,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地震防御与应急救援技术研究”中的二级课题“大地震复发周期与年平均发生率的评价技术”,中国地震局“十一五”重点项目“中国地震区划图编制”中的二级课题“高震级档地震年平均发生率综合评定”等。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1次。以第1作者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震学报》、《地震地质》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篇,代表论著如下: 1. Zhang Shimin, Ren Junjie, Nie Gaozhong,Paragenesia of Quaternary pediments and river terraces on the north piedmont of Wutai Mountains,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7,52(4):521-530 2. 张世民,王丹丹,刘旭东等,北京南口-孙河断裂晚第四纪古地震事件的钻孔剖面对比与分析?,中国科学(待刊),2008 3. 张世民,任俊杰,罗明辉等,忻定盆地周缘山地的层状地貌与第四纪阶段性隆升,地震地质,2008,30(1):1-15 4.张世民,王丹丹,刘旭东等,北京南口-孙河断裂带北段晚第四纪活动的层序地层学研究,地震地质,2007,29(4):729-7435. 张世民,聂高众,刘旭东等,荥经-马边-盐津逆冲构造带断裂运动组合及地震分段特征,地震地质,2005,27(2):221-233 四、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会员,《震灾防御技术》编委,北京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专家库成员。
已培养研究生5人,在研硕士生3人。
以第1作者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震学报》、《地震地质》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1次。
主要学术贡献:发现了断块山地山麓剥蚀面与河流阶地的共生关系;将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槽探研究古地震的经验引入到隐伏活断层的探测中;基于构造地貌与深部构造的综合研究,揭示了青藏高原东缘上地壳的拱曲冲断作用。
代表文章
张世民,谢富仁黄忠贤等,龙门山地区上地壳的拱曲冲断作用及其深部动力学机制探讨,2009,第四纪研究,29(3):449-463
张世民,吕悦军,任俊杰,华北平原强震构造带与潜在震源区划分,震灾防御技术,2006, 1(3):234-244
张世民,刘旭东,任俊杰,刘光勋,顺义区地裂缝成因与顺义-良乡镇断裂北段第四纪活动性讨论,中国地震,2005,21(1):84-92
主要研究成就
近几年主持负责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及其前陆区晚第四纪逆冲活动的河流地貌记录”(2013-2016);
2.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丽江市—小金河断裂1:5万地质填图”(2011-2013);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五台山北麓断裂晚第四纪分期活动及其与气候变化在时间上的关系”(2009-2012);
4.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口泉断裂1:5万地质填图”(2009-2012);
5. 财政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华北地区第四纪断层活动分期特征研究”(2007-2010);
6.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地震防御与应急救援技术研究”中的二级课题“大地震复发周期与年平均发生率的评价技术”(2007-2010);
7. 中国地震局“十一五”重点项目“中国地震区划图编制”中的二级课题“高震级档地震年平均发生率综合评定”(2007-2010);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研究领域
承担项目
代表文章
主要研究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