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的二级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二级学院
学院从1983年原华中工学院的物理教研室建系起步,2008年成立物理学院。
学院现共有在岗教职工181人、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50余人;据2018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开办2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10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拥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野外台站、1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历史沿革
1954年7月,学校决定成立物理教研室,隶属基础课部,由教务处直接领导。
1960-1961年,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物理、化学合并成立物理化学系,后恢复为基础课部,包括数学、物理、化学、体育和政治(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
1983年8月,为适应教学、科研的需要,学校决定撤销理化系和固体电子学系,成立物理和固体电子学系。
1983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发出《关于物理和固体电子学系改名为物理系的通知》,物理系正式成立。
1984年4月,根据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将原物理系撤销,分别成立物理系和固体电子学系。
2000年5月,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同年9月原华中理工大学物理系和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物理教研室合并。
2005年8月,原同济大学医科大学物理教研室并入物理系。
2008年5月,为了适应物理学科整体发展和学校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需要,物理学院正式成立。
2013年,学院获批教育部“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
2015年,学院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设置3个特色班。
2016年7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由华中科技大学作为法人单位,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山大学作为共建单位。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18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野外台站、1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承担精密重力测量国际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参与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和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实验装置的建设;建设有引力实验与理论、精密重力测量、原子分子光物理、超快光学、量子光学生物分子物理与模拟、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天体物理、粒子物理与宇宙学等科研团队。
科技部野外台站:科技部引力与固体潮观测台站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本物理量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力导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引力与量子物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院研究所(中心、实验室):强磁场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粒子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研究所、材料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学研究所、引力中心、量子光科学中心、超快光学实验室
科研成果
• 科研综述
2011年至2015五年,学院承担了国家科技部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4项,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 131项,到账经费总额达到1.8亿;发表SCI论文643篇,其中A类论文366篇;PRL和影响因子大于10的高水平论文14篇,2015年发表高水平论文9篇,其中PRL4篇。
据2018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2012年以来,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5项(含重点项目9项,重大仪器研制项目1项),到校纵向经费突破2亿元,在物理学主流期刊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高水平论文50余篇,包括Science 1篇、Nature Comm. 5篇,Phys.Rev.Lett. 19篇。
• 科研方向
引力物理
牛顿万有引力常数G的测量结果从1998年以来一直被国际科技数据任务组(CODATA)收录、近距离牛顿反平方定律实验检验是国际上最好的几个结果之一、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完成宏观旋转物体等效原理实验检验、光子静止质量上限检验的实验结果被国际粒子物理数据组(PDG)收录等。
原子分子光物理
因在研究微器件多能级原子与激光相互作用的特征和机理问题中系统建立了单原子有效拉曼理论、提出了光子和波色子型原子系统的全量子化处理新方法等贡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提出了系列极端超快光源产生与调控新方法、双色光场调控强场非次序双电离新方案等。
凝聚态物理
提出有机磁理论模型并阐明其机理,预言了几种新型半金属磁体;在磁电子材料与自旋电子学、多铁耦合效应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理论物理
提出规范场的物理分解方法,为解决困扰核子自旋结构研究达20年的规范相关难题开辟了新的思路;提出磁耦合模型,是当前解释黑洞双星、活动星系核、伽玛暴中喷流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把非线性关联方法用于生物序列分析,揭示了生物序列与结构之间的一些重要关系。
教育教学
院系专业
据2018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开办2个本科专业。
本科专业:应用物理学、物理学
学科建设
据2018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10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1个。
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物理学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理论物理、光学、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无线电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精密测量物理和材料物理化学、固体地球物理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物理学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理论物理、光学、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无线电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精密测量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固体地球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物理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5月20日,学院共有在职教职工181人,其中专任教师151人,教授/研究员6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9人,讲师/助理研究员14人;2014年以来,学科逐步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引进了60多位青年教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专职)、叶朝辉(双聘)、许厚泽(双聘)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罗俊、吴颖、陆培祥、李亮
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M.SUHAL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罗俊、吴颖、肖奕、陆培祥、李亮、涂良成、胡忠坤
入选者:李亮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兰鹏飞、付英双、周月明、吴庆文、杨山清、黎敏
“青年”入选者:蔡建明、陈学文、付英双、黄胜友、王兵、王顺、刘鑫、徐刚、朱增伟、于海滨
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陈相松、高义华、龚云贵、胡忠坤、陆泽晃、罗志才、涂良成、吴庆文、周泽兵、欧阳钟文
湖北省百人计划:蔡建明、王兵、兰鹏飞、李伟、潘明虎、吕新友
楚天学者特聘教授:高义华罗鹏顺、陆泽晃、潘明虎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据2018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教育部“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中心
教育部“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精密测量物理创新引智基地
•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拔尖班:每年招收人数20人,学制4年。设立多种奖学金、助学金及自主创新专项基金,投入专项培养经费。
英才班:每年招收人数30人,学制4年。设立“严济慈物理学英才奖学金”等多种奖、助学金。
4+4本博连读实验班:每年招收人数20人,八年制本博连读,授予理学学士和理学博士学位。设立多种奖学金、助学金及自主创新专项基金,投入专项培养经费。
合作交流
学术交流
据2018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与美国University of Maryland、University of 加利福尼亚州、德国Max-Planck institute、意大利Politecnico di Torino、日本RIKEN Rlkagaku KENKyusho/Ins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新加坡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巴基斯坦National Institute of Lasers\u0026Optronics、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成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境内外知名高校与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开设博学讲堂,举办有物理学科内涵与前沿发展系列讲座、格物论坛、博士生交叉学科论坛、学术年会、研究生学术年会等学术交流活动;举办了"精密测量物理与方法"香山会议、第九届亚太引力与天体物理国际会议、第五届中英空间科学技术国际会议、"广义相对论理论和方法"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武汉暂现源国际研讨会等国际、国内会议。
国际合作
据2018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近年外国专家来访超过100人次/年;科研人员赴海外参加国际会议及合作交流逐年增加,其中2016-2017年期间厨房近150人次,所到国家近20个,包括美、德、意、英、俄等;通过国际会议及国际化课程,提供国际合作及交流机会。
学校文化
形象标识
院徽为篆体的“物”字,底色为蓝色。
外圈的环内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英文简称、物理英文单词、物理学院中文名称和创办时间1983年。
精神文化
楚文化传统:路蓝缕,以启山林
武汉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物理精神:探物穷理创新,自信自强争先
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phys.hust.edu.cn.2019-12-28
科学研究.phys.hust.edu.cn.2019-12-28
学院简介.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2024-01-01
教育教学.phys.hust.edu.cn.2019-12-28
合作交流.phys.hust.edu.cn.2019-12-28
学校文化.phys.hust.edu.cn.2019-12-2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科学研究
教育教学
合作交流
学校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