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成都大学二级学院
成都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由原成都教育学院、成都师范学校、新都师范学校整合后并入成都大学。
学院简介
成都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由原成都教育学院、成都师范学校、新都师范学校整合后并入成都大学,学院的教师教育办学底蕴愈发深厚,特色更加鲜明。学院以高质量的小学教师培养和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享誉全川。“成都市教育系统干部培训中心”、“成都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和“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成都大学培训中心”均曾直接设在该院,体制调整后,该院仍是教师国培计划、成都市教育系统干部培训、成都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承担单位。
办学历史
教育科学学院(原师范学院)办学历史已逾百年,它的前身是创办于1904年的淑行女塾,历经四川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四川省成都女子师范学校、四川省立女子师范、幼稚师范联合学校、成都女子师范学校、四川省成都第一师范学校、四川省成都第一师范、幼儿师范学校、成都第二师范学校(男师)、成都简易师范学校等变迁。2002年,成都师范学校并入成都教育学院。2006年,成都教育学院并入成都大学
学院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院训,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教师教育模式。教育科学学院传承百年经典,形成了小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特色:专业思想教育一贯化;专业知识的“厚”、“博”化;技能训练层次化;教育实习实践的全程化;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现开设的本科专业有小学教育(含各学科方向)和应用心理学,专科专业有语文教育、数学教育、商务英语、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2006年小学教育专业通过了四川省教育厅办学水平评估;2009年小学教育专业试点招收成都市籍免费师范生;2010年批准立项为四川省省级特色专业, 2010年在全国继首都师大后第二个开设性教育辅修专业。
专业设置
小学教育(本科 四年制)
培养目标: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现代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素养,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突出的教师综合技能,能从事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科学、综合实践等多门课程教学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教育管理和教育科研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专门人才。同时本专业也为学生在相关领域继续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小学教育(语文方向)主干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儿童文学、外国文学、影视文学、基础写作、中国文化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阅读与作文指导、语文教学技能培训、文学名著导读、语言学概论、美术赏析与运用、文学名著导读等。
小学教育(数学方向)主干课程:大学语文、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数学教育前沿研究、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与数理统计、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指导、数学教育技能培训、初等数论与理论算术、数学常用软件选讲、数学史与思想方法、自然科学基础、数学竞赛指导、数学建模、多媒体课件制作、小学科学教材教法、网页设计与制作、小学教育案例及其写作等。
小学教育(英语方向)主干课程:大学语文、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语音、英美文化、英语口语、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英语写作、英汉翻译、英语儿歌表演与活动设计、英语语言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小学教育案例及其写作等。
就业去向:适合在中小学及各类培训机构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等从事文秘、行政管理、社区文化建设管理等工作。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小学教育免费师范生项目
——语文、数学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热爱基础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现代教育理念,强大的师资力量,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素养,扎实的教师教育专业知识,突出的教师综合技能,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能从事多门课程教学的能力,并具备班级管理、学生教育等方面工作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小学教师。
主干课程:心理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师德修养、小学班级管理与指导、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儿童文学、高等数学(1)、初等数论、音乐素养与教育、美术素养与教育、书法、教师口语、教师礼仪、现代教育技术、舞蹈与形体、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应用心理学(本科 四年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具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心理咨询心理测量的基本能力,以及将心理学理论、技术应用于某一相关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同时本专业也为学生在相关领域继续深造奠定良好基础。
主干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心理测量、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辅导、人格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团体心理辅导、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适合在中小学及各类培训机构从事心理健康及相关课程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可以在学校、社区、福利部门、尤其是地震灾区的相关部门从事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工作,也可以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考核、培训与开发、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的专业管理人员。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艺术教育(本科 四年制)
培养目标:通过科学和系统的艺术学科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艺术学科综合知识与技能、热爱艺术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够在中小学胜任艺术综合课程教学,能够组织、策划和开展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高素质创新型和成长型艺术教师。
主干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艺术概论、美学与美育、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法、乐理与视唱、声乐基础、琴法基础、舞蹈基础、舞蹈创编、歌曲配奏与弹唱、中外音乐作品欣赏、中外美术作品欣赏、素描、色彩、速写、国画、动漫制作。
就业去向:适合在中小学及各类培训机构从事艺术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或者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等从事文秘、行政管理、社区文化建设管理等工作。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语文教育 (专科 三年制)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较高的人文精神和素养,较宽泛的文化知识,掌握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懂得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综合技能突出,具有从事中小学语文及相关学科的教学、教育管理能力,也具有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和文秘工作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主干课程:汉语基础、基础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儿童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影视文学、新闻写作、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音乐美术素养、汉语、书法、舞蹈等。
就业去向:适合在中小学和各类中小学培训机构从事语文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教育管理,也适合在党政机关、新闻传播、文化出版、企事业单位、社区等,从事办公文秘、社区文化建设管理服务等工作。
数学教育 (专科 三年制)
培养目标:培养喜爱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现代教育理念,具有较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和较广的科学文化知识,有突出的教师综合技能,能胜任数学、信息技术等课程教学,并能从事行政管理与业务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大学英语、大学语文、教育学、心理学、汉语、书法、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技能培训、数学竞赛指导、计算机应用基础、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现代教育技术、课件制作、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初等数论、数学史与思想方法。
就业去向:中小学和各类培训机构从事数学、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其他企事业单位、商业机构从事行政管理和相关业务。
英语教育 (专科 三年制)
目标培养: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仅掌握英语教育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熟悉国家新课程改革动态和《英语课程标准》,而且有较好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宽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具备流利的中英文口头表达能力,能胜任中小学英语课,及双语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能从事需要掌握中英文知识和职业技能的综合性人才。
主干课程: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英语儿歌表演与活动设计、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语音、英美文化、教育学、心理学、汉语、教师口语、礼仪、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应用写作、音乐美术素养等。
就业方向:可以在中小学和各类培训机构从事英语教学、双语教学,也可以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贸公司等,从事中英文办公文秘等工作。
商务英语 (专科 三年制)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乐于从事外贸及相关商务工作,掌握基本的商务贸易(尤其是国际贸易)知识,有较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并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工作,可以在广泛领域就业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市场营销、商务谈判技巧、国际贸易、进出口实务、剑桥商务英语、外贸函电及单证、实用公文写作、文秘基础、商贸及合同法规、外贸法规、商务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语文、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商务英语、应用翻译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能胜任商贸(含外贸)公司、合资及外贸企业等工作,也可以从事各类企事业单位商务、外贸部门的办公室工作。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任课教师59人,其中正、副教授32人,占54%;有博、硕士30人,占51%;在校生近1700人。学院形成了开放的办学体系,与国内多个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以及二十余所中小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学院的课程设计注重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丰富有序的教学与实践活动,对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专业发展和就业等方面予以全程指导,多年来,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教学名师
成都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团队与教学名师简介
魏青教授,1964年生,198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教育系,现任成都市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专业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和健康心理学,承担心理学概论、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的教学。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四川省心理学会理事,应用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四川省教育学会理事,普通话水平测试省级测试员。近五年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副主编教材5部,主持或主研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5项,主持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各1门,主研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各1门,主持或主研省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11项。两次获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连续6年获校人才工程奖,获校优秀科技人才奖1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
校级教学名师——胡珍教授
胡珍教授,成都大学科技团队——四川性教育师资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青年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性学会理事及性社会学、性心理学、性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四川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心理健康讲座”专家;成都市妇女联合会、成都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聘任专家,是四川省学校性教育推行第一人,在2010年6月被评为第三届成都大学教学名师。胡珍教授于2010年创建了省委宣传部与省社科联共建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基地。该基地建在成都大学内,其运作主要靠成都大学科技团队——四川性教育师资发展研究中心。该团队在团队首席专家胡珍教授的指导和培养下不断地发展壮大。目前团队成员共12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助教1人。形成了职称比例合理、年龄层次科学、学科分布全面、学历层次合理的教学梯队。
张晓霞教授,1957年生,1984年毕业于成都师范学院数学系,2006年获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专业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主要承担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教学。担任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小教培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小学数学学科负责人。近年主编著作、教材及出版专著共计5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和主研省部级课题2项、省厅级科研课题6项,主持省级精品课程1门。曾获得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市(局)级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市社会科学界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
桂世权教授,1966年生,198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专业研究方向为健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承担心理学概论、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的教学。担任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四川省应用心理专委会副秘书长。近五年出版专、编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主研各级各类课题20余项,主持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2门;主讲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1门。曾获得中国性学会专委会论文 一等奖、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二等奖、省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成都大学教改论文一等奖。
苟萍教授,1966年生,1988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系,2004年获西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专业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教师教育,承担心理学、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近五年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篇。主持省教育厅科研教改项目5项、主研各级各类课题10余项。曾获四川省高教学会科研成果一等奖,两次获得校级“教学十佳教师”称号。
黎昌友教授,1970年生,1988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获西华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成都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系教师。专业研究方向为汉语词汇和语音,承担现代汉语、普通话、申论等课程的教学。担任四川省语言学会会员,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近五年出版专著1部,编著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5篇。主持省教厅重点课题2项、青年基金课题1项,主研省教厅课题3项,主持或主研校级课题五项。曾获达州市科研成果三等奖1次、优秀成果奖1次。
范崇高教授,1965年生,1988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汉语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专业研究方向为古代文献整理、汉语词汇,承担古代汉语、训学、大学语文等课程的教学。担任四川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教育厅高评委“中文学科组”专家。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或主研省教育厅科研项目3项,主持省级精品课程1门,主持、主研校级精品课程各1门,主持或主研省级和校级教改项目5项。曾获得市厅级科研成果三等奖3次,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次,4次获得校级“教学十佳教师”称号。
院级教学名师陈大伟副教授
陈大伟副教授,1963年生,中国地理学会学员,四川教育学会会员、发明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专业成长、课程与教学改革。曾获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区研究课题一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成都市第八届、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在倡导教师的幸福生活、校本研修、观课议课、课程与教学改革等研究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教师教育的“桥梁专家”,所提出的“观课议课”被列为“《人民教育》创刊60年报道过的最有影响力的事件”。先后出版《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校本研修面对面》、《怎样观课议课》、《有效观课议课》、《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等16本个人专著,近年来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科研论文和教育随笔150余篇。陈大伟老师先后受邀在二十多个省市讲学,并多次在全国学术交流活动中报告研究成果和管理经验。因其在中国教师教育领域的孜孜不倦研究与杰出影响和贡献,2011年5月被邀进驻中国教师研修网开辟“教师教育实践创新研究——陈大伟”专栏网站。
硬件设施
教育科学学院实验实训中心现有两个专业实验室:小学教育专业实验室和心理专业实验室,分别为我院小学教育专业和应用心理学专业提供专业课实验教学支持。
小学教育专业实验室建设定位是支撑学生小学教育专业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实践操作技能,保障小学教育专业实现培养目标。其中微格教学实验分室将为提供教师教学技能形成的实践训练环境;书法艺术实验分室将为师范学生书法技能训练和书法艺术欣赏提供实践环境;多媒体课件制作实验分室将为师范专业学生提供课件设计与制作的实践平台;科技小制作实验室将为师范专业学生提供科技活动设计和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供实践场所。
心理实验室的建设定位是广泛服务于基础心理学、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应用心理学领域心理学课程和人力资源类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其中,多媒体开放心理实验室是全校心理学课程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放型综合实验室。心理实验室的主要功能包括:1. 多媒体演示教学;2. 实验设计与操作;3. 实验环境控制;4. 实验数据及行为的实时记录;5. 数据的查询、检索及重现;6. 实验权限分级控制;7. 行为设计与训练;8. 心理放松与心理训练。
心理学专业实验室下辖心理仪器设备实验室、多媒体开放心理实验室、心理康复及训练中心等三个实验室。心理仪器设备实验室现有EP2004 型心理实验台及其配套的EPT系列实验仪器共五组,可进行迷宫、阈限测量、反应时、镜画实验、心理旋转、注意、记忆等经典心理学实验43个;另有深度知觉仪2台,暗适应仪5台,注意稳定性测试仪5台,可开展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课程所要求的实验内容。多媒体开放心理实验室已购置并安装了心理测评软件40套,心理教学软件20套,可广泛服务于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领域心理学课程和人力资源类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心理康复及训练中心已购置沙盘、生理反馈仪、放松椅等设备,拟上半年到货,届时将为行为设计与训练、心理放松与心理训练等专业课程提供教学支持。
办学特色
成都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以培养普通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为主要特色,同时秉承教育的使命,瞄准市场和社会需要,开设了高职普通专科以及成人专科(业余、脱产)、成人本科函授。随着成都产业结构的高速发展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给学院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学院现已形成以小学教师师范本科教育为主,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特色,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较高、效益显著并具有特色和品牌专业的、教师教育与高职教育并存的多功能新型学院。师范学院以“建和谐校园,树两代师表”为工作指针,围绕“平稳整合、改革管理、办好本科、完成转型”的工作思路,搞好“稳定和谐、规划发展、迎办本科、强化三风、落实就业”等基本工作。
学术研究
科研概况
近五年,学院教师主持或参与了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省级5项、市厅级近20余项,与美国福特基金会、美国教师无国界组织、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性学会等单位签订了横向课题协议,到位课题经费210余万元,出版教材、著作4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
科研团队
“性社会学与学校性教育研究”科研团队
“性社会学与学校性教育研究”团队于2009年作为成都大学校级科技团队进行建设。该团队的负责人是被称为“四川省学校性教育推行第一人”的胡珍教授。
团队建立以来,充分发挥学术骨干的作用,由他们引领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主要以团队协作的形式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工作,达到很好的效果。近三年,团队立项省级科研项目4项,厅级项目10项,先后与美国福特基金会、美国教师无国界组织、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性学会等单位签订横向课题协议,到位课题经费170余万元。出版专著教材7部,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近30篇。2011年2月,胡珍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转型期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性文化变迁的研究》获得四川省政府第14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0年9月,成都大学在“性社会学与学校性教育研究”科技团队的努力下,继首都师范大学之后,成为全国第二个、四川省第一个开设性教育辅修专业的大学。2010年11月,在校级科研团队评比中,“性社会学与学校性教育研究”团队获学校优秀科技团队称号,荣获文科类科研团队第一名。
2009年11月,由中国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为形象代言人的中华慈善总会“青艾工程”,将全国首家“青艾基地”落户成都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1年,由胡珍教授主持申报的“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基地”被认定为首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两个基地的骨干主要由“性社会学与学校性教育团队”成员组成,他们全面接受各种培训,参与相关学术会议,先后在省内外开展各种讲座100余场,在成都市中小学广泛开展“1+1心联行动”,努力进行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突出地开展了服务地方教育的工作。
学院荣誉
活跃在成都地区基础教育一线的专家、学者、特级教师等多毕业于成都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院还多次被评为“优秀办学单位”和“巴蜀名校”。2002年我院被成都市教育局确立为成都市教育系统干部培训中心和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被省教育厅确立为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同时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学数学、小学语文)培训基地。
参考资料
百年师大 英才辈出.成都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官网.2015-04-10
成都学院师范学院教授团队简介.成都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官网.2015-04-11
心理学专业实验室.成都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官网.2015-04-11
成都学院“性社会学与学校性教育研究”科研团队简介.成都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官网.2015-04-11
目录
概述
学院简介
办学历史
专业设置
小学教育(本科 四年制)
小学教育免费师范生项目
应用心理学(本科 四年制)
艺术教育(本科 四年制)
语文教育 (专科 三年制)
数学教育 (专科 三年制)
英语教育 (专科 三年制)
商务英语 (专科 三年制)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教学名师
硬件设施
办学特色
学术研究
科研概况
科研团队
学院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