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铎(1918年-2000年),福建福安人,中国茶叶大师、农学家、教授,别号英。在台湾开发
金萱茶,教导
鹿谷乡茶农培育
冻顶乌龙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被誉为“战后台茶之父”。
1936年吴振铎考入当时全国唯一一所高级茶科学校——福建高级茶科学校(系该校首届毕业生),后又就读于
福建农学院,主修农艺。
民国36年(公元1947年)7月,吴振铎赴台湾,先后任台湾省农业试验所平镇茶叶分所技正、所长,台湾省茶业改良场首任场长。1948年原属省
台湾地区行政机构农业委员会农业试验所的平镇茶试支所改隶台湾农林公司茶业分公司,更名为平镇茶业试验所,吴振铎接任所长,此机构于1955年7月又改隶农业试验所,仍由吴振铎担任分所长。1952年起,吴振铎应聘台湾大学农艺学系,兼授茶作学及其实习的课程,历任讲师、副教授及教授等兼职,至1993年止。
吴振铎在参观考察1948年曾经工作过的崇安茶场旧址(现
武夷山市茶场)时,感慨万端:“当年的茶场,一改旧观,全变了,没有变的就是你们出产的
岩茶品味品质,我觉得茶也带着几分情丝,连缀海峡两岸”。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茶艺交流,吴振铎专门安排来自台湾的
蔡荣章先生和他的同仁,先后在
武夷宫、茶场等参观点进行茶艺表演。他指出,现代茶艺不仅讲究品茗的环境、美感与气氛,还需遵循一定的程序,包括备水、备具、备茶、置茶、泡茶、分茶、
奉茶、尝茶等;只有两方面兼备,才会使人在品茗之中产生舒适感和愉悦感,才能感受到浓厚的茶文化底蕴。“一杯茶要‘喝出
宇宙奥妙、人情、诗情、乡情’来”,台湾著名茶艺家
范增平先生的这句话,是对吴先生茶艺精神的最佳概括。谈到对
武夷山市市茶业发展的建议,吴振铎提出,武夷山市要充分利用武夷山区风景秀美的优势,深入挖掘武夷茶艺的发展潜力,不断提升武夷茶艺的品位,并办好每年一次茶文化节,参与“无我茶会”,努力让武夷茶和武夷茶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临别之际,吴先生将一块精心制作的牌匾赠给
武夷山首届
岩茶节筹委会,以示祝贺。匾额上镶嵌的四个大字—“清敬怡和”,再一次显示出吴先生对中华茶艺基本精神重视以及将此精神发扬光大的殷切期望。
吴氏在
台湾茶界服务达五十年,前后在各学术杂志及报章上发表达100篇。对台茶之复兴与发展,促进
茶乡繁荣,带给茶农莫大的财富有极大的贡献,其大公无私,埋头苦干的研究精神,甚为茶界所钦佩,尤其对茶树育种及评茶之有恒毅力更为茶界所称道。曾先后考察
日本、
韩国、
印度尼西亚、
德国、
荷兰、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比利时、
丹麦、
瑞典、
美国及
新加坡等国,并多次参加国际茶叶学术会议,毕生致力于茶树育种、茶园机械、茶叶制法及评鉴之研究,先后育成15个茶树新品种,其中尤以适制
乌龙茶包种茶之台茶12号(金萱)及台茶13号(翠玉)最为人所称道,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一贯倡导饮茶风气,弘扬茶文化,被誉为当代茶业大师。
1988年6月,吴振铎偕夫人蔡彩照女士,在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委、著名茶叶专家
黄国光先生陪同下,到
杭州市等地参观访问。这是海峡两岸茶人在隔离近40年之后,首次在祖国大陆相聚。
台湾茶艺协会于1982年9月23日
台北市中山堂正式成立,选出吴振铎为首任理事长,得连任乙次四年后选为荣誉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