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原乡》是一本由
黄发有编写,2006年10月由
青岛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本书所指的“客家原乡”,包括
赣州市、闽西、粤东等地区,是客家民系孕育成型和发展壮大的大本营。作者特别重视对闽西和粤东地区的考察。
编辑推荐
移民文化是客家文化的精神特质,具有开放性、流动性和创造性,对以定居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补充与丰富的意义。而且移民文化与定居文化的互动,不断为中国文化注入自我更新的活力与动力。客家民俗既保留了中原遗俗,又在移民过程中吸纳了当地土著的风俗,它既有很强的文化坚守色彩,又有某种程度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在千年漂泊中形成的客家文化,一直持守着浓厚的“寻根意识”和强烈的祖灵崇拜传统,在陌生的异地坚守着自己的文化同一性,拒绝被同化和消融,保留着浓厚的中原遗风。崇尚
正统、正气与正义的“崇正”意识是其思想性格的主导。
内容简介
作者以客家儿子的生命体验,以近十年客家田野调查的文化积累,原汁原味地诉说客家人漂泊千年的族群记忆。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重点介绍了客家故乡的自然风貌、民居、民艺、民俗,进而以精炼的文字,言简意地探问其背后的历史源流与文化成因。
本书所指的“客家原乡”,是指包括
赣州市、闽西、粤东在内的闽粤赣边区,这一地带是客家民系孕育成型并发展壮大的大本营。本书尤其重视对闽西和粤东的考察。这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其一,赣南各县的客家人在迁入时间、路线、方言、文化认同等方面都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内部差异,在南迁汉民直接定居赣南的“老客”与明末清初从闽西、粤东回迁赣南的“新客”之间,其族群意识的区别尤其明显。在某种意义上,明代以前的赣南催生了某些客家因素,客家作为民系是在进入闽西山地以后才逐渐形成的。也就是说,闽西、粤东的原乡特色更加突出。其二,尽管近年我曾两次到
赣州市作田野调查,但相对于闽西和粤东,了解还是比较肤浅,留待以后补课吧! 本书适合广大旅游爱好者尤其是自助游爱好者使用,同时也可供对客家文化有特殊情感与了解的各阶层读者使用。
作者简介
黄发有,男,1969年底出生于
上杭县,客家人。本科主修
经济学,1999年毕业于
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2000年、2002年连续破格晋升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教授。2005年起担任
山东省客家联谊会副会长。现为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致力于文学传媒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生态研究和客家移民
文化研究。著有学术专著《媒体制造》、《文学季风——中国当代文学观察》、《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诗性的燃烧——张承志论》,文化随笔集《客家漫步》,主编“读网时代”网络文化丛书。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03),获得
霍英东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
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奖、第二届
齐鲁文学奖、2005年度青年批评家、《
当代作家评论》奖、《
南方文坛》奖、《
文艺争鸣》奖等奖项。
目录
流动的故乡(自序)
城镇
宋城月色
古道长亭祖地
绝版的记忆
小城如舟
梅魂悠悠
自古山歌从口出
建筑
土楼的背影
血缘围聚的围龙屋
心上的城堡
堂前燕子
走走又停停
狂澜中的叹息
风雨寒窗
山水两相依
山川
远去的帆影
行走的神山
林间小径
水车的清唱
秋霜里的小灯笼
风俗
回头无岸
缘分随风
母亲是一棵树
送嫁妆
酒香里的乡愁
人兽之间
欢乐游龙
后记
客家侨乡
海外
可视为客家原乡的地区包括:
其它受客家文化影响较大,并较好地保存了客家方言的省级
直辖市包括(以下城市一般不视为客家原乡):
贺州市、
玉林市、
北海市、
防城港市、
茂名市、福建三明、福建漳州、江西吉安、江西宜春(
铜鼓县)、四川成都、
重庆市(荣昌)、
儋州市。
台湾
台湾客家的祖籍地主要为:
2)惠州籍(海陆腔):
陆丰市、
海丰县、
惠阳区、
博罗县、
龙川县。
(· 祖籍
赣州市地区的客家在海外、在
台湾省都极少,可忽略不计)
分布
据
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年间(1815年)惠州府丰湖学院的山长
徐旭曾《
丰湖杂记》载:“西起大庾,东至闽汀,纵横蜿蜒,山之南、山之北皆属之。即今之福建汀州各属,
江西省之
南安市,赣州、
宁都县各属,
广东省之
南雄市、
韶关市、
连州市、惠州、
嘉应州各属,及
潮州市之大埔、丰顺,
广州市之
龙门县各属是也。”
〖
梅州市〗今梅州市范围包括旧嘉应直隶州和潮州府大埔、
丰顺县。华侨众多,大梅地区是中国非沿海的城市之中,旅外华侨人数最多的地级市。
梅州市区(含
梅江区、
梅县区)梅城口音的五公里范围内的方言被认为是最为地道的客家话。
〖 惠州〗今
惠州市范围包括旧惠州府和
广州府的龙门县。
惠阳区为纯客家市区,同时是能够直接连接客家腹地的唯一沿海港口。惠阳口音的客家话是海内外使用人数最多、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客家方言。
〖
龙岗区〗今龙岗区属
广东省深圳市,是重要的客家原乡,中南美洲客家华侨的主要原籍地。
〖
龙岩市〗今龙岩市范围包括旧龙岩州和汀州府的大部分县域,全境虽分两类方言,但全境
同源自新罗县。
永定区是
福建省客家第一大侨乡。
〖
赣州市〗今赣州市范围包括旧赣州府、
南安府、
宁都州全部地域。客家比例很高,市区则非客家话流行区,且赣州的海外影响力有限。
〖
河源市〗今河源市原属惠州府,全境各县域客家人口都达到80%以上。
龙川县县是岭南
客家地区的母县,客家地区历史最悠久的一县,梅州地区全境亦源自古龙川(循州)。
〖
韶关市〗今韶关市范围包括旧韶州府、南雄直隶州。韶关客家比例相当大,但韶关客家话却面临流失的趋势。
从
徐旭曾《
丰湖杂记》的记载中看出,上述七个地级以上城市,是最重要的客家城市。
客家四州
综合华侨影响力、历史和现实因素,客家四州的排名为:
梅州市、惠州、
赣州市、
长汀县。
1)梅州。在华侨形成的时代梅州并不存在,当时她的名字是嘉应州和潮州府的
大埔县、
丰顺县。今梅州辖下的梅州方言,尤其是
梅州市区(含
梅江区、
梅县区)的梅城五公里范围内的方言,被认为是客家方言的总代表,最道地的客家话。原属
嘉应州的
程乡县(今梅州市梅县区)和
潮州市的大埔县都是重要的侨乡,梅州市梅县区和大埔目前在籍人口分别为60余万,但两区县华侨分别达90余万,旅外华侨比在籍人口还要多。
2)惠州。惠州在客家四州中的排位绝不亚于
梅州市。海外华侨之中,以惠州为其祖籍的人数甚至要远远多过梅州,而梅州的华侨人数与整个惠州府的华侨人数相比,惠州反而会是华侨人数最多的客家原乡。而且惠州与
东莞市(今
深圳市)接壤,宝安籍、
海丰县籍、
陆丰市籍客家华侨对惠州也有一定的认同感,所以惠州在客家原乡之中的地位绝不能小觑。
惠州作为海外客家人的重要原乡与舞台,是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客家问题在惠州的提出,并在各种文化冲突中凸现,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近代惠州更是从客家大本营走向海外的通道,惠州不仅见证了客家人向海内外的迁移,而且见证了中国人从封建时代向现代文明嬗变的痛苦历程。
3)
赣州市。赣州管辖县域达十八个之多,囊括了旧赣州府、
南安府、
宁都州的所有县域。但赣州地区却并非是近代客家华侨主要的祖籍地,其华侨影响力甚至应该排在
长汀县之后。但此处仍将其排于第三位,是因为赣州地区目前的客家人口比例很多,逾九成人口分属老客(本地)、新客(广佬)两个客家分支,而且汀州目前已经不作为地级以上的行政区,故而排名反居赣州之下了。
4)汀州。
福建省古汀州府包括长汀、
连城县、
上杭县、
武平县、
永定区、
宁化县、
清流县、
归化(
明溪县)等八个县域。其中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等县今属
龙岩市,宁化、清流、归化三县今属
三明市。
长汀古城文化的真正继承者,应是龙岩地区而非
三明地区。今龙岩地区全境的行政历史沿革都跟客家各县
同源(都源自新罗县)。龙岩本新罗县地,宁化本沙县地。现今的赣、闽、粤连片地区的中心区客家方言,按语言特点可以划分为南北两片。南片是
广东省和闽西的南部三县(武平、上杭和永定),以及
赣州市的个别县;北片包括
江西省境内多数客家方言点和闽西的北片(
宁化县、
清流县及
长汀县、
连城县北部)。南片方言较为一致,作为人们意识中的客家代表性方言的广东梅县话实际代表的只是南片客家方言,因其使用的客家人多,而形成梅县话即等于客家话的观念。北片方言内部差异较大,
客家祖地的宁化话则足可作为北片客家方言的代表方言。就
三明市而言,三明市境内通行的方言主要是客赣方言与闽方言。
三明地区虽然有宁化这个客家祖地,但是宁化方言只能代表“北区客家话”,跟主流的南区客家话(即雅语粤台片)差异很大。在三明市境内,只有
宁化县、
清流县两县属于典型的北片客家方言代表区,其他县市通行的方言分别只是受了客赣方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不能随意将其划属客家方言。所以我们认为,旧汀州府的主要继承者是现在的
龙岩市,而三明市只能作为次要的周边地区。
语言称谓
客家方言有岭东语、粤东语、赣南话、汀州话、土广东话、新民话、水源音、本地话等别称。具体来说,在
漳州市别称汀州腔、汀州话、平婆话、诏安腔,在闽西别称汀州话、永定话、粤东音、岭东话、清宁话,在
梅州市梅县区、
兴宁市、
五华县、
蕉岭县别称土话、本地话、土广东话、村话、村语,在饶平丰顺揭西普宁大埔别称俚话、半山话、土话,在惠州别称惠阳话、博罗话、浒城话,在韶关别称韶南话、岭东话,在粤西桂南别称
客家语、艾话,在贵港玉林别称新民话,在
贺州市别称长乐声、河婆声、
河源市声,在
四川省别称土广东话,在重庆别称广东腔,在
陕西省别称广东话,在
台湾省别称粤东语、四县话、海陆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