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事案》是一部记载
南明弘光抗清政权建立及覆亡过程的历史书籍,全书共六卷,由
清代文秉编写。该书的时间跨度始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
史可法等人誓师勤王,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十一月,
鲁王监国并追谥
弘光帝朱由崧为“皇帝”。
文秉,出生于1609年,逝世于1669年,字荪符,自称“竹坞遗民”,原籍长洲(现
苏州市)。他是明代
大学士文震孟的儿子,属于东林党的后代。文秉因不满
马士英、
阮大铖等人的行为,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1638年,他曾与其他百余人联合上书《留都防乱公揭》,谴责阮大铖等人的罪行。明朝灭亡后,文秉自称为“竹坞遗民”,拒绝接受清朝统治,选择隐居生活。他还创作了《定陵注略》《先朝遗事》《先揆志始》《
烈皇小识》《前星野语》等作品。
《甲乙事案》的作者文秉在自序中表达了对
南明弘光王朝短暂存在的哀叹和遗憾。他认为权奸误国的现象古今皆有,令人感叹不已。文秉在阅读《弘光事略》时发现其中有许多错误的信息,担心这些错误会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因此决定撰写《甲乙事案》来纠正这些误解。
《甲乙事案》在编纂体例上借鉴了
朱熹的《
资治通鉴纲目》,采用先记叙史实,随后通过“发明”部分运用春秋笔法表明作者的态度,以及提供相关事件的补充资料供读者参考。
《甲乙事案》的史料来源广泛,其中包括许多未经正史记录的事件,如弘光朝的
大悲案及其细节,以及李清上疏为祖父
李思诚辩护的情况,这些内容丰富了历史研究的价值。尽管如此,由于
文秉个人的情感倾向,书中对某些人物的描述可能存在偏颇之处。此外,书中还采用了类似于春秋笔法的手法,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评论来展现作者的立场。
《甲乙事案》有多份抄本流传,但版本数量不同,且均为非完整的版本。
清代爱新觉罗·旻宁年间有一版名为《圣安本纪》的六卷本出版,标题注明为
顾炎武所著,但实际上,这份版本的文字内容与《甲乙事案》一致。学者
朱希祖的研究指出,这两本书实际上是同一本书,作者应该是文秉而不是顾炎武。之所以出现这种混淆,可能是因为《甲乙事案》被视为禁书,为了避免违反法律,传播者将书名改为《圣安本纪》,也可能是一些人在利益驱动下的冒名行为。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
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帝
朱由检自杀。南京官员讨论推举新君,考虑到崇祯帝的三位皇子都在北京,选择了
弘光帝朱由崧。次年定为弘光元年,弘光政权建立后,内部党派斗争激烈,
马士英、
阮大铖等人扰乱朝政,而福王朱由崧沉迷酒色。弘光政权面临
清代的威胁,但内部矛盾重重,未能团结一心谋求复兴。
史可法虽被排挤出朝堂,但仍致力于北伐,但遭到马士英的阻挠。
弘光元年四月,史可法在扬州保卫战中牺牲,弘光朝廷随之覆灭。
《甲乙事案》被认为是一部有价值的历史著作,
谢国桢在《增订晚明史籍稿》中称赞其脉络清晰,能够生动反映当时的情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