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
湖南花鼓戏剧演员
张廷玉(1910年10月28日-1966年),衡阳县九里渡张新屋人,衡州花鼓戏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南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衡阳市委员会委员。创作了“西湖调”系列板腔,取代了传统唱腔中夹用的南、北路,为衡州花鼓戏声腔的统一作出了贡献。所创新腔西湖二流、西湖滚皮、三川调数板已成为衡州花鼓戏的保留腔调。留有《蓝桥会》一张唱片。
生平
张廷玉(1910-1966),衡州花鼓戏著名小生演员。六岁时,父死母嫁,孤苦无依,九里渡巫师汤成足怜而收为义子。九岁从邓金生学唱衡州花鼓戏。以演《安安送米》之安安而名噪乡里,甚得老师喜爱,常背负他辗转演出于各地。张廷玉年纪稍大些后,开始学习旦行,因倒嗓,又改学场面(乐师)。民国十九年(1930),廷玉嗓音渐复,得胜班班主王春和劝他从屈荣卿习小生。首次在《金钏会》中饰筱咪咪,以扮相俊美、眼大有神、表演细腻,获得了满堂彩声。从此“雪伢子”声名风靡衡阳市腰鼓艺坛三十余年。张廷玉擅演穷秀才戏,《杨春龙》、《朱买臣》、《山伯访友》为其代表作。他演杨春龙,在“东阁相会”一场中,一段四川省哭皮唱得缠绵悱恻,催人泪下。他的唱腔很有特色,喷口有力、字字入耳,腔随字行,婉转动听。杨春龙打渔鼓更精彩,揭露嫌贫爱富的刘洪吉的卑劣行为于嬉笑怒骂中,痛快淋漓,百看不厌。他饰朱买臣,在“吵嫁”一场中,以憨厚反衬崔氏之刁蛮,把朱买臣穷而不俗、憨而非蠢的性格表演得恰到好处。演崔氏的周恩兰说:“和张老师演戏,他能把他拉到戏中去,不会演戏也能演好戏”。张廷玉演戏,剪步走圆场,腰微弓,左手提衣下摆,右手成斜线摆动水袖,身段非常优美,至今犹为小生行所效法。
1955年,张廷玉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在折子戏《水漫蓝桥》中饰魏奎元。这是小生独角戏,唱做并重。张廷玉演技精湛,在演到水漫桥上时,人物心情、水势层次分明,得到中国戏曲研究院罗合如、郭汉城胡沙等专家的赞许,获演员一等奖。另外,他的戏路广,饰《追鱼》中披发仗剑之张天师、《刘海砍樵》中幽默诙谐之狐大姐、《生死牌》中老成持重之黄伯希、《柯山红日》中正气凛然之军政委,皆能传神、各臻其妙。所创新腔西湖二流、西湖滚皮、三川调数板已成为衡州花鼓戏的保留腔调。
1956年参加中央文化部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戏曲演员讲习会学习,受到梅兰芳程砚秋等艺术大师的教益。并于中南海为毛主席等中央领导表演衡阳市腰鼓小折子戏《水漫蓝桥》,并被吸收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1950年起至逝世,一直任衡阳市花鼓戏剧团团长。
个人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政府组建衡阳市衡剧工作队,张廷玉担任副队长。
1950年被选为衡阳市花鼓戏剧团团长。
1955年,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在折子戏《蓝桥会》中饰演魏奎元,受到中国戏曲研究院罗汉如、郭汉城等专家的一至赞许,获演员一等奖
1956年参加中央文化部举办的戏曲演员讲习会学习,受到梅兰芳程砚秋等艺术大师的教益。于中南海演出衡阳市腰鼓小折子戏《水漫蓝桥》。
先后饰演过《孟丽君》中的元成宗铁穆耳、《刘海戏金蟾》中的狐大姐、《生死牌》中的黄伯希、《金鳞记》中的张天师,生、旦、净、丑,演来性格迥异。戏路之宽,无论内行、外行均表叹服。扮演现代戏中的角色,也很有成就。他在《年青一代》中饰退休干部,《红星高照》中饰老农,《血肉相连》中饰董医生,《柯山红日》中饰军政委,无论工、农、商、学、兵都能创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虽行政工作繁重,但仍不断参加演出,无论扮演主角或配角,都很认真、入戏,一丝不苟。
张廷玉文化不高,但善于吸收,勇于创新。五十年代初期,从长沙市学来(西湖调),经与乐师研究改进,发展板式,取代了南、北路,结束了花鼓戏夹用湘戏声腔的历史。排演《生死牌—别女》一折时,有一段长瑞安鼓词,一时无适用曲牌。他自创(三川调数板),如泣如诉,很有特色,现已成为衡州花鼓戏保留腔调之一。
张廷玉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南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衡阳市委员会委员。
1966年因病逝世,留下《蓝桥会》一张唱片。
参考资料
衡州花鼓戏的艺术价值.衡阳文旅.2024-09-24
花鼓戏是中国地方戏曲,一般指湖南花鼓戏,它有什么特点呢?.花鼓戏是中国地方戏曲,一般指湖南花鼓戏,它有什么特点呢?.2024-09-24
目录
概述
生平
个人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