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是
法国作家
玛格丽特·杜拉斯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50年。
该作讲述中心人物母亲为在印度支那购买的耕地免受潮水之害修筑抵挡太平洋的堤坝,而一切辛苦全部枉费,堤坝被冲毁。
小说中,杜拉斯不仅为白人家庭遭遇的不公正生活斗争,而且为这块土地上陷入贫困、饥饿、疾病的农民、苦役犯、修路工人、可怜的孩子呐喊、斗争。
作品简介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写实作品,它以20世纪早期法属印度支那为背景,描写了移居到殖民地来的一个
法国普通庭的生活:母亲的不幸遭遇、苏珊及其哥哥
约瑟夫的爱情故事。母亲深受法国官方宣传的“到殖民地发财”的影响移居到印度支那,丈夫去世后她独自一人艰难地挑起了全家的重担,最后用长期的积蓄向殖民地当局购买了一块土地进行耕种,然而这块土地每年都要受
太平洋海潮之害,因此经济破产,这个家庭只能处于白人的底层。
创作背景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来源于作者的真实经历。玛格丽特的父亲死去后,47岁的玛丽·多纳迪厄(玛格丽特的母亲)已是殖民地年纪最大的女教师,她希望能被从条件恶劣的金边调回相对繁华的
河内或
胡志明市,这两个大城市对她儿女的教育有利,然而当局依然不顾恳求地将她派往了交趾支那穷乡僻壤的永隆——离西贡5个小时车程。1927年,多纳迪厄夫人清苦的生活由于得到了一块三百公顷的水稻租让地而重燃希望,她开始带领孩子们(并且雇佣当地人)修建房屋和拓荒,向放高利贷的印度人借钱筑堤坝,做起了发财的美梦。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末,发表于1950年。当时的
法国依然处于殖民地时代,二战后,为了捍卫在殖民地的最后利益,法国卷入
印度支那战争(1946—1954)。直到1955年,法国才真正结束了对
越南的殖民统治。那时,法国社会的种族观念相当普遍,生活其中的
玛格丽特·杜拉斯深受影响。
角色介绍
母亲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的主要人物是“母亲”这一角色。母亲是生活在印度支那的法国殖民者中的一员,贫穷的下层白人,她独自带着孩子们艰难的生活。她花尽了积蓄买来
太平洋岸边的土地,幻想着出产大量的粮食,把整个家庭从绝望的生活中拯救出来。贪婪腐败的地籍管理员卖给她不能耕作的土地,太平洋的潮水每年都侵袭这里,土地颗粒无收。母亲似乎还懂得同命运抗争,鼓动当地人一起筑成抵挡太平洋的堤坝,而无情的海潮一次次的将堤坝摧毁,将母亲所有的希望打碎。在贫穷的折磨下,母亲希望女儿与富裕的白人“若先生”结合,改变女儿和家庭的命运。扭曲的爱和母亲扭曲的希望构成了整个家庭的不幸。
苏珊
“苏珊”这一人物处在一个尴尬的社会地位上。一方面来说,她是白人,是殖民者中的一员,另一方面来说,她又不能被上层殖民社会接受,生活贫困使得她与富裕的白人们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层,连她自己都无法融入进去。
若先生
出现在这本书中的苏珊的追求者“中国情人”若先生,是一位富有但精神世界却一片荒芜的浪荡子形象,他浑浑噩噩,游手好闲,人格猥琐、懦弱,但又色迷心窍,是法属殖民地中连最底层的白人也打心底给以蔑视的形象。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抨击殖民主义
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女作家以一个白人女孩的身份,对自己在殖民地的生活进行了回忆和描述,小说不仅对母亲以及家庭的悲剧命运进行了描写,更为可贵的是对殖民地被殖民者的悲惨生活和殖民者的卑劣行径进行了揭露和抨击。
赞扬对命运不懈的斗争
小说的中心形象、主要形象是母亲,而在这个形象中,最为突出的东西,就是某种客观的命定性与对这种命定性的抗争。这种命定性似乎是连锁反应的。首先是这个携带着两个孩子的普通妇女,处于艰困的殖民地的境况中,陷在营私舞弊、贪污受贿的殖民当局所控制的现存秩序的
迷宫里。这里就开始有了命定性,它决定了这个妇女虽然花掉多年的积蓄,但仅仅因为没有贿赂当局因而只能从当局那里得到一块每年都要被潮水淹没的荒地。这样,社会现存秩序的荒诞,就将她孤零零地扔在太平洋海潮的面前。这种社会的荒诞命定性又带来了自然的荒诞命定性,它以更不可抗拒的力量威胁着她全部的生存努力,那势不可挡的海潮要像一个无底的黑洞吞没掉她所有的财富与血汗。对于这两种命定性,母亲都不甘心屈从,她以自己微弱的力量进行抗争,她作出种种努力要改变这两种命定性。然而,她越是进行奋斗,她在这两种命定性里就陷得更深。对于前一种社会现实的荒诞命定性,不论是她在经济上谋求贷款,还是从行政上进行投诉,全都无济于事,只使当局对她更有敌意,只使她自己更加牢牢地被钉在这块海潮不断淹没的不毛之地的上面,更朝破产的方面滑落。而她对自然的荒诞命定性的抗争,她对
太平洋潮水为害的抗争,她修筑堤坝的全部努力,显而易见,更是带悲剧性的,更要归于惨败,更要导致自己的毁灭。尽管悲惨的结局是可以预见的,母亲的抗争仍然进行到了最后,直到她耗尽劳动者多年的积蓄、她作为人的意志力与顽强性、她作为一个小人物所能利用的一切,甚至是她女儿从情人那里接受的一个钻石,等等,等等,全部消耗尽的时候。
于是,母亲这种对必然的悲剧命运的抗争,也就带有了
西西弗斯的色彩,她的全部抗争就像西西弗的推石上山,她修筑的那道用来抵挡
太平洋海潮的可怜的堤坝,就是她全部抗争的缩影,它体现着抗争的艰难性、奋斗的无效性、人的命运的悲怆性。
然而,尽管母亲惨遭失败,但在见证者看来,她终究是进行了奋斗,她在奋斗中显示了她作为人的勤劳、坚毅、顽强与活力以及悲怆性的精神痛苦,而所有这些,正是真正人的素质,是真正人的生命力的发挥,是真正的人生,西西弗式的人生。
艺术特色
总体风格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总体叙事平淡,轻轻的展开和收尾,语言大胆犀利、视角不同寻常、表述形式超凡脱俗。
水意象
流水无情,善变的特性还不足以伤人,与其繁衍的能力相对应的便是它强大的摧毁性。它具有狂暴惊人的强力。《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成为展现“水”这一无情的能力最佳的代表。
摧毁母亲并将其绝望的形象推至顶峰的就是这不断上升、来势凶猛、不由分说的“水”。母亲像
西西弗斯一般受到天神的诅咒,编制自己的宿命,永无止尽;她不断地积蓄,又不断地投注,只希望建立起能抵挡
太平洋潮水肆意狂虐的堤坝,保护她的耕地。
作品影响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是
玛格丽特·杜拉斯文学创作第一阶段的代表作,也是她创作轨迹中的第一个闪光点。该书曾获
龚古尔文学奖提名。
越南西贡一些老一点的文人,谈起《抵挡太平洋的堤坝》这本书,他们还会止不住热泪盈眶,因为杜拉斯在书中讲到了那些为
法国修路筑坝而横遭惨死的越南民工,老人们认为杜拉斯用她的方式向那些为法国殖民者默默献身的
京族表示了敬意。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岁后回法国定居。她以电影《
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
情人》(1984年)获得
龚古尔文学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