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梭子
肥膘为主材的食品
油梭子,别名猪板油、油滋了,是肥猪肉经过高温油炸脱水后残留的脂肪渣。
油梭子口感酥脆,有一股浓郁的香味。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主要是其中的脂肪(脂肪酸)和少量的蛋白质。制作的原材料是肥猪肉,除了含有88.6%的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和2.4%的蛋白质外,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中国人食用油梭子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周礼》中描述周天子的饮食,除了各种动物油脂外,还有一种名为“淳熬”的珍品:“煎加于陆稿上,沃之以膏”。现代意义上的油梭子,最晚出现于南北朝。在北魏的《齐民要术》里,记载有“猪肪炒取脂”。这已经是很高级的食用猪油炼制技术。元末明初,一本以炼金术出名的民间杂书《墨娥小录》里,出现了一种名叫“糖灸猪肥”的食品。西学东渐之后,中国人也逐渐抛弃了以身价论食材的积弊,大量民间饮食传播发扬,并反向影响中国上层。清史稿中,记载了光绪帝正月十五的饭菜有油渣炒菠菜这样的家常菜。可见,如今民间用油梭子配炒蔬菜的普遍做法,已经被最顶层贵族接纳。
历史渊源
中国人食用油梭子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周礼》中描述周天子的饮食,除了各种动物油脂外,还有一种名为“淳熬”的珍品:“煎醢加于陆稿上,沃之以膏”。“醢”就是肉酱,“陆稿”就是米饭。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炼出油的肉酱加在米饭上,再浇猪油,这就是如今的猪油拌饭猪板油
现代意义上的油梭子,最晚出现于南北朝。在北魏的《齐民要术》里,记载有“猪肪炒取脂”。“肪”指猪腰部囤积的最肥厚的板油,加工成整齐的块状,而在炒锅尚没有普及的时代,这里的“炒”也许意通煸炒,或者“焯水”的“焯”利用水煮出一部分猪油,再以猪油榨取更多油脂;然后延长加热时间,提高出油率的同时,尽可能让美拉德反应碳化反应的棕色风味物质更多地生成,升华猪油的风味。这已经是很高级的食用猪油炼制技术。但是,整本《齐民要术》记载了无数猪油的用法,包括做菜、粢饭、酿造、制药、兹取香料,却并未出现猪板油的用法。北魏贵族的贾思勰,在这一点上暴露了身为创作者的小心思:猪油渣不上台面,不是贵族士大夫阶层应该关注的东西。
而在400年后的五代时期,一个成语的出现更印证了贾思勰的观点——民脂民膏。这是后蜀汉孟昶讽刺告诫属下官员的骈文《戒石文》里,用于形容压榨百姓的句子:贪官们拿走了猪油,给百姓留下的只有油渣。这种观念上的高下之分,让作为美食的油梭子,长期在高级中餐里得不到广泛的应用。这种观念上的固化,在宋以后有了松动。元末明初,一本以炼金术出名的民间杂书《墨娥小录》里,出现了一种名叫“糖灸猪肥”的食品。肥肉切片,用砂糖、酱料、莳萝、花椒腌渍一日,阴干,再用小火煎透,这也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书面中出现精心制作的油渣
西学东渐之后,中国人也逐渐抛弃了以身价论食材的积弊,大量民间饮食传播发扬,并反向影响中国上层。清史稿中,记载了光绪帝正月十五的饭菜,除了有学荠制火腿、鸡丝煨鱼翅等精致菜看之外,御膳房也同样呈上了肉片焖豇豆、油渣炒菠菜这样的家常菜。可见,如今民间用油梭子配炒蔬菜的普遍做法,已经被最顶层贵族接纳。
制作方法
油梭子是肥猪肉经过高温油炸脱水后残留的脂肪渣,里面含有少量的蛋白质,水分所剩无几,质地比较酥脆,所以吃起来会有香脆油润的感觉。在高温油炸过程中,猪板油会发生糖化反应,使外皮呈现诱人的琥珀色,并散发出阵阵焦香味。
口味特点
油梭子口感酥脆,有一股浓郁的香味。且要趁热吃,凉了上面会有一层薄薄地白色的油层,吃起来会太腻。刚出锅的油梭子会很烫,拿起一块使劲吹了几下,不等它凉下来就放进嘴里,轻轻一咬,油梭子便在嘴里裂开了,上火和香味四溢,如果碰巧遇到一块带点肉筋的,则更是特别香脆。
营养价值
油梭子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主要是其中的脂肪(脂肪酸)和少量的蛋白质。油梭子制作的原材料是肥猪肉,除了含有88.6%的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和2.4%的蛋白质外,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
食物危害
油梭子中的脂肪是以饱和脂肪酸为主,比如软脂酸硬脂酸,而长期摄入过多的动物性脂肪更容易造成肥胖。且油梭子的成分主要是脂肪,而且还是以饱和脂肪为主。经常吃饱和脂肪并不利于身体健康,反而容易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食物争议
经常吃猪油渣能防癌
关于油梭子和猪油等争议一直都存在,有人认为油梭子和猪油的脂肪含量极高,吃多了会引起心血管疾病,能不吃就不吃。也有人认为,老一辈的人天天都在吃猪油,用油梭子炒菜,很少听说有三高、患癌症,现在不吃猪油了,反而心血管疾病倒是多起来了。食品科学硕士、高级工程师章肇敏曾公开表示,油梭子是一种普通的食物,其主要成分就是脂肪,而且是饱和脂肪为主,对人体的健康没有积极的生物学作用。吃饱和脂肪并不利于身体,反而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油梭子不能防病,更不能防癌。
吃猪油渣会堵塞血管
人们吃的任何食物,基本上是由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组成。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属于大分子的营养成分,无法被人体直接吸收,它们首先会经过消化道,在多种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如氨基酸丙三醇脂肪酸等。而这些经过消化的小分子再透过消化道黏膜(如小肠粘膜)进入到血液、淋巴。所以,吃油梭子是不会堵塞血管的。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制作方法
口味特点
营养价值
食物危害
食物争议
经常吃猪油渣能防癌
吃猪油渣会堵塞血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