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又伦
国民党高级将领
罗又伦(1912年2月4日-1994年8月),又称罗友伦、罗幼伦,别号思扬,,广东省梅州市梅县瑶上镇铅畲村人。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陆军二级上将凤山陆军军官学校校长。
罗又伦6岁丧父,由寡母抚育成人。初中毕业后,罗又伦考入黄埔军校第七骑科,后又进入步兵专科学校、陆军大学、陆大研究院学习,并进入美国陆军参谋大学深造,历任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第二教导师排长、中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监员,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军事教官等职务。
抗日战争发生后,罗又伦主动要求进入第一线作战部队,受杜聿明邀请加入国民革命军第5军,担任参谋处长。其先后参与了昆仑关战役桂南会战,之后又跟随部队开赴昆明市,担任第5军副参谋长、代理参谋长,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为了提高军队战力,罗又伦将所有机械化部队集中,设立汽车团、战车团,归参谋处统一指挥。在野人山屡挫日军,覆险克乱。凭借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并获得抗战胜利勋章解放战争期间,罗又伦被升任为中将,后又升任上将。相继担任青年军第六师师长、沈阳防守司令部副司令等职务。
后来,罗又伦因病前往美国治疗,1950年前往中国台湾,担任复办的凤山军校暨陆军军官学校首任校长。罗友伦将学制从2年转为4年,并以美国军事学院为蓝本,重新规划军事教育和学年教育。后来又相继担任“宪兵司令”,“海军陆战队司令”等职务。1994年8月,罗友伦在台北市病逝,享年82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罗又伦,生于1912年2月4日,又称罗友伦、罗幼伦,别号思扬。罗又伦6岁丧父,由寡母抚育成人。初中毕业后,罗又伦考入黄埔军校第七骑科,毕业后,罗又伦先后任国民革命军教导第2师排长、中队长。之后罗又伦又进入步兵专科学校第一期、陆军大学第十五期、陆大研究院八期、国防大学联战系学习指挥作战,并进入美国陆军参谋大学深造。历任训练总监部监员,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军事教官等职务。
抗战生涯
1939年3月,罗又伦在完成陆军大学的学业后,选择留校担任兵学教官。罗又伦主动要求进入第一线作战部队,受到第5军军长杜聿明的邀请,罗又伦转至第5军担任参谋处长一职。进入第五军之后,他先后投身于昆仑关战役桂南会战的战斗。随后,他随部队转移至云南昆明,自1941年起,担任第5军的副参谋长及代理参谋长,随后作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员,赴缅甸参与作战。
在第5军担任代理参谋长期间,罗又伦为提升军队战斗力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整合了所有机械化部队,创建了汽车团和战车团,并确保这些团队都接受参谋处的统一指挥调度。这样的组织安排不仅增强了部队的机动性,更提升了其整体作战能力。作为杜聿明的重要参谋,罗又伦参与并决策于众多关键战役的策划工作,其中包括同古战役和腊戌保卫战等。在同古保卫战中,面对蒋介石的死守命令,罗又伦深知如果坚守同古,200师将面临被敌人重重包围并最终歼灭的危险。考虑到整个战局和军队的士气、道德因素,他坚决主张撤退。尽管撤退意味着违抗上级命令并可能面临军法审判,但罗又伦与杜聿明和林蔚等人反复讨论。在罗又伦的坚持下,最终命令得以签署并执行,使得200师能够成功渡过铁索桥,安全撤离。
1942年4月,由于日军攻占腊戌,第5军军部及新22师、第96师主力在4月26日黄昏从皎克西出发,乘坐汽车和火车向曼德勒撤离,全部安全转移至伊洛瓦底江以西以北的安全区域。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的直属部队、第200师、第96师以及第66军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十八师徒步轮流进行掩护撤退任务。到了5月8日上午,日军占领了密支那杜聿明遵循蒋介石的指示,开始安排部队向国内撤退。在5月9日,当部队行至杰沙(又称卡萨)时,发现了日军。考虑到新38师先到杰沙的只有一个团,而该师及其他主力部队需要至少一天半的时间才能从前线完全撤下,杜聿明判断日军可能从南北两侧包围并歼灭中国远征军。因此,他果断下令第93师在右翼设置掩护阵地,于孟拱附近占领有利位置,同时命令各部队分路迅速回国,以保全实力。最终,杜聿明亲自率领军部进入了缅北的原始森林以确保安全撤离。在穿越野人山的过程中,罗又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由于撤退命令的仓促,准备工作不足,连地图都未能配备。士兵们在热带地区还穿着棉袄,遭遇雨天时连雨衣都没有。在原始森林中,他们面临着食物匮乏、补给中断、缺医少药。因为伤口发炎,罗又伦从一个牺牲的士兵身上找到了消炎药才得以幸存。到达印度蓝伽后,罗又伦补充兵员,换装美式装备,整训部队,并加强丛林战训练。在短时间内,他成功提升了中国远征军的战斗力,为反攻缅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罗又伦凭借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并获得抗战胜利勋章。1945年12月,罗又伦被升任为中将,后又于1948年9月22日升任上将。相继担任东北地区"剿总"第三快速纵队司令、青年军第六师师长、沈阳防守司令部副司令等职务。后来,由于健康问题,罗又伦前往美国接受治疗。
学制改革
1950年,罗又伦回到中国台湾后,被任命为凤山军校(陆军军官学校)复办后的首任校长,同时也是原黄埔军校的第四任校长。在任期间,他主张延续大陆黄埔军校的期数,从1951年开始招收第24期学生。任校长期间,他致力于传承和弘扬黄埔精神,开展了黄埔校史教育,并筹备军校新制方案,将学制从2年延长至4年,同时参照美国军事学院的模式,对军事教育和学年教育进行了全面的重新规划。
人物逝世
1954年,罗又伦被调任宪兵司令,次年起担任“国防部”计划参谋次长。1957年,他出任海军陆战队司令和“国防部”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61年8月,罗又伦被任命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司令。1964年9月,他出任陆军副总司令兼陆军作战司令部司令。1965年2月,罗又伦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次年春,他担任陆军训练作战发展司令,并继续兼任原职。1969年1月,他出任“总政治作战部”主任。同年4月,罗又伦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十届中央委员”。1975年4月,罗又伦被任命为“联勤总部”总司令,并当选国民党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从军队退役后,罗又伦还曾担任驻萨尔瓦多共和国所谓“大使”。此后,他还受聘任为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评议委员。
1994年8月,罗又伦在中国台北逝世,享年82岁。
人物关系
罗又伦的父亲罗骥良曾参加兴中会,追随孙中山革命,于1918年病逝。
罗又伦的儿子罗文山曾任台陆军官校少将教育长、台“国防部”中将常务次长“联勤总部中将副总司令”“国民大会”第三届不分区代表,“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会长。
人物作品
人物荣誉
参考来源:
参考资料
罗友伦 图.台湾大陆同乡会.2024-05-17
抗日战争中的罗友伦将军.黄埔军校同学会.2024-05-1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抗战生涯
学制改革
人物逝世
人物关系
人物作品
人物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