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南会战发生于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是1939年11月13日至1940年2月26日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广西南宁等桂南地区展开的攻防战。
1938年,日军占领
武汉市、
广州市后,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等原因,被迫陷入了对中国的长期战争。1939年10月,日军拟定入侵桂南计划,准备切断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进而威胁西南大后方,逼迫
国民政府投降。时值国民政府计划对日发动冬季攻势,判断日军从桂南登陆的可能性极小,因此仅在桂南地区留下2万守军。
同年11月13日,日军从
钦州湾登陆,击败兵力薄弱的中国守军,相继占领
钦县、
黄屋屯镇、小董、
南宁市以及南宁附近的要隘高峰隘、
昆仑关等地,切断桂越交通线。12月中旬,中国组织约19万兵力发起反攻,于同月31日晚成功夺回了昆仑关,史称“
昆仑关战役”。之后,因伤亡惨重无力继续收复南宁,中国守军与日军在八塘附近相持。1940年1月,日军为确保对南宁的占领,从粤北调集援军反攻,再次占领昆仑关。2月9日,中国军队反击,再度夺回昆仑关,双方恢复对峙状态。
2月21日至25日,
蒋介石在柳州召开军事会议,就桂南会战中的失利进行追责,多数参战将领受罚。2月26日,第四战区司令长官
张发奎认为此时应确保
柳州市、庆远(今
宜州区)和西南国际交通线,已没有反攻
南宁市的必要,下令中国军队撤退。桂南会战即以失败而告终,日军继续控制南宁。中日双方军队在桂南会战中均伤亡惨重,其中,在昆仑关大捷一战中,日军伤亡5000余人,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基本被全歼,
少将旅团长
中村正雄被击毙,其班长以上的军
士官死亡率达85%以上,以至于战争后期日军不得不
空投军官来指挥作战;而中国军队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共牺牲14000余人。
桂南会战的失败,使日军最终以广西为跳板侵入
越南北部,彻底切断了中国桂越、滇越国际交通线,给中国抗战带来了新的困难。桂南会战结束后的七个月间,中国军队在桂南对日军作战百余次,但仍与桂南日军形成相持之态。1940年9月起,驻扎桂南的部分日军开始秘密撤离,中国守军相机组织反攻,至11月30日,桂南日军残部全部被驱逐出境,中国守军收复桂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全省重新成为
中国抗日战争的后方基地。
战争背景
桂南地理位置
桂南即广西南部地区,包括南宁、
钦州市、北海和与防城等地。1938年10月,日军相继占领广州、武汉后,中国东南沿海的主要城市和港口以及大部分铁路都落入日军之手,中国海运交通线被完全封锁。1939年9月之后,中国对外联络主要依靠西南的三条国际交通线:第一为
滇越铁路;第二为桂越公路;第三为滇缅交通线路。其中,滇越铁路由越南海防至云南昆明;桂越公路北接广西南宁、龙州,出境后经由越南的河内、谅山、同登至那岭铁路;滇缅公路从缅甸腊戍经云南町、保山至下关。三条交通线当中,连接越南的滇越铁路和桂越公路运输条件相对较好,而桂越公路线路自汕头弃守后,出海口仅有桂南的北海等地,位于邕江与桂越公路交点上的南宁更是中国国际交通线上的战略要点。因此,桂南地区的战略地位变得愈发重要。
日本战略意图
1938年,
日本想要驱逐英美在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势力,建立以日本为主的“东亚新秩序”,加紧了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急于从中国战场脱身。英美等国不愿与其交恶的同时,又不愿彻底失去既得利益,开始有限制地实施援华政策,想用中国战场牵制、削弱日本的战争力量。而中国战场的日军在相继占领
武汉市、
广州市后,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已陷入顾此失彼、疲于奔命的局面,被迫停止了对中国的战略进攻,开始着重从政治上对中国实行诱降,转而加紧扶持汪精卫集团,准备在中国成立全国性的汉奸
傀儡政权。
为堵死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物资援助、毁掉中国西南交通线,日本外务省多次与
法国谈判,要求
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当局禁止中国从
越南输入物资。1939年1月,日军又占领与广西北海相邻的北海火山口地质公园,在岛上修建军用机场,不断派出飞机轰炸桂南地区。欧洲战争爆发后,日军想趁法、英对德作战的时机,攻占南宁、龙州等桂南要地,切断桂越公路交通线,并在南宁建立航空基地,从而缩短轰炸距离,以更有效地轰炸滇越铁路、滇缅公路。同时,日军想借此配合汪精卫在两广策动政治分化,并以桂南为跳板,为入侵
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做准备。
中方防御策略
1938年10月,
武汉市失守后,留驻武汉、
长沙市、
桂林市等地的政府机关也陆续移驻
重庆市,
国民政府依托西南、西北
大后方继续抗战,物资供应问题愈发严峻,负责运输绝大部分国际援助的西南国际交通线变得尤为重要。为此,国民政府在桂南地区部署了第16集团军,归由桂林行营主任
白崇禧管辖,负责桂南及粤南部分沿海地区的海防。
考虑到假若日军登陆、破坏西南国际交通线,位于
邕江与桂越公路交会处的广西
南宁市将会成为战略重镇,第16集团军在推演日军登陆、夺占南宁时,认为它将有三种登陆作战方式:一是日军主力由粤南登陆,向
宾阳县推进,威胁南宁;二是日军主力由
北海登陆,然后溯江而上,直逼南宁;三是日军一部在北海登陆佯攻,主力则由
钦县、
防城区登陆,再向南宁进攻。与此同时,第16集团军判定日军从桂南的钦县、防城、北海登陆的可能性较小,从粤南水东、电白登陆的可能性大。此后,桂林行营根据16集团军的推测制订了防守计划。
1939年10月,
国民政府在军队整肃后准备对日军发动一次大规模的
百师大战,并推测日军因兵力不济的缘故,在桂南登陆作战的可能性甚微,便减少了在桂南的驻军,将大部分军队抽调他处,为冬季攻势作准备。第16集团军仅在桂南驻扎了第46军及两个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加上一些地方团队,共计两万余人,分散于
南宁市、
贵港市以北海沿岸的既设阵地,兵力单薄,首尾无法相顾。
战争过程
日军登陆
1939年10月,日军大本营下达作战命令,拟在11下旬登陆
钦州湾占领南宁,切断中国沿南宁至龙州公路的补给路线。届时,日军将会在第21军司令官
安藤利吉统一指挥下,以
今村均所率领的第5师团和台湾混成旅团作为登陆作战主力,由海军第5舰队及海军第1、第2航空队协同作战。而此时,中国军队第46军的第170师奉调为第16集团军的总
预备队,第175师任北海、
电白区方面防务,
钦州市、
防城区一线只剩下新19师驻守,以其所部4个团防守着超过200公里的海岸线。
11月13日,日军第5师团及台湾旅团先后抵达
海南岛三亚湾,然后集中向
钦州湾开进,并在
舰炮猛烈轰势下,于15日黎明成功登陆
企沙镇和龙门。中国守军新19师师长黄固下令部队拼死阻击,想要趁日军立足未稳,将他们歼灭于海滨。然而,在日军登陆冲锋下,中国守军被迫于当日傍晚放弃滩头阵地,退守防城附近后备工事。16日,由企沙登陆日军向防城进军,另有一部日军在钦县附近的犁头嘴登陆,并乘大雨
涨潮之际,以汽艇沿
茅岭江直趋
黄屋屯镇。中国军队第46军军长何宣见形势严峻,命令新19师竭力固守平旺、钦县附近第二线阵地,无令不得退。17日,由犁头嘴登陆的日军在飞机掩护下猛攻钦县,其中一部日军从侧背攻入城内,中国守军与其
巷战至傍晚时分,钦县最终还是失守。
此后,日军又兵分三路向
南宁市攻进。其中,左路的及川第9旅团由
防城区出发,于19日在贵台墟附近突破中国守军阵地,从西南方威胁南宁。中路日军占领黄屋屯后长驱直入,于18日抵达大寺,直逼大塘。右路的中村第21旅团由
钦县沿钦公路进攻,于18日占领小董。中国军队第46军新19师势单力薄,连日苦战不敌,只好退守
上思县、
下板城镇。至此,城防空虚的南宁已被日军从东南、西南、南三面包围。
南宁失守
为保重镇南宁,
国民政府即令第16集团军以两个师固守南宁,紧急调遣
杜聿明第5军从湖南衡山出发增援桂南;
傅仲芳第99军从
湘潭市及贵阳出发向
柳州市集中;姚沌第36军自
重庆市及湖北当阳南下赴宜山集结,并限各军在12月15日前完成集结。与此同时,日方援军也奉命向
南宁市抢进,并于19日抵达唐报、百济一线。此后,日军对兵力进行重新安排,令台湾旅团留守
钦州市,掩护第5师团的
补给线;令第5师团穿过山地于21日向南宁周边的平地开进。此时,中国援军因为距离较远,交通不便,集结困难,还未抵达战场。
22日,日军攻陷良庆,并于当日黄昏抵达
邕江北岸,与中国守军夹江对峙。而直到各路日军分别从剪刀圩、上下洲、良庆圩等处开始渡江,前来支援的中方第31军第135师、第170师的主力部队尚未到达
南宁市。次日,第135师等部抵达后,即与渡江日军激战,但未能有效阻止他们渡过邕江。24日,在空中火力掩护下,数千日军顺利渡江,而后兵分两路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南宁,在市郊与中国守军激战。上午9时,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第21联队攻入南宁市内,中方第135师腹背受敌,南宁失守。分驻南宁周边的中方第46军、第31军和第5军第200师被迫退守南宁西北及北面的高峰隘、
昆仑关等地势险要的地带。而日军决意乘胜追击,占领高峰隘、昆仑关,以加强对
南宁市的控制。
要隘被占
南宁以北为山岳地带,只有两条道路可以与中国内地联系,一条为邕武公路,由有宁北上经20公里处的高峰隘到
武鸣区;另一条是邕宾公路,由南宁向东北延伸经50公里处的昆仑关至
宾阳县。日军为占据这两处天险,决定先控制住这两条公路,于是兵分两路,一路以中村支队及骑兵联队为主力,沿邕宾公路北进;一路以第41联队为主力由邕武公路进攻。
1939年11月25日,日军第41联队开进到邕武公路沿线的二塘,遭到中国守军第5军第200师第600团的猛烈阻止。该团伤亡达三分之一以上仍死战不退,在团长邵一之阵亡后仍坚决阻住日军第41联队的退路。为此,日军绕到其后的四塘,截断了中方的
补给线,对其形成包围之势,该团不得不趁夜与中国军队第170师等向高峰隘地区撤退。
30日,日军开进到八塘,中国军队后退至九塘。12月1日,日军及川支队进占
南宁市西北的高峰隘,中国守军退往
武鸣区。次日晨,中国军队
韦云淞第31军第188师在4辆坦克及火炮的协同下反攻八塘,
日本在八塘的守军被迫退却,但由于道路、桥梁损坏严重,中方坦克难以通行,未能继续攻进,终与日军形成对峙局面。3日,日军中村支队主力从南宁赶至,击败中国军队,于次日占领了军事要隘
昆仑关。
在南宁外围阵地如愿得以巩固后,日军主力回防南宁,只留下1个日军大队驻守昆仑关,又派兵驻守在邕宾公路沿线的九塘、八塘、四塘等重要据点,与中国军队在高峰隘、昆仑关一线相持;意图以
南宁市为基地,轰炸
滇越铁路和
滇缅公路,从而彻底切断中国西南的国际交通线。为此,日军留在昆仑关的驻军配属炮兵、
工兵、电台,建立了出击、搜索基地,并令及川支队前往攻占中越边境的
龙州县。而中方指挥官
白崇禧在获悉当时在桂的日军仅有一个
师团,且缺乏坦克和重型武器装备后,拟定了夺回
昆仑关、收复南宁的作战计划。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也认为桂南的战事关系到西南国家交通的畅通以及
大后方的稳定,决定派白崇禧统一指挥反攻行动。
中方反攻
战前部署
1939年12月中旬,奉令参加反攻的中国军队陆续抵达战场。他们分别是第16集团军的6个师,第37集团军2个师,第35集团军2个师,第38集团军13个师,还有桂林行营直辖的第43师、新编第33师、4个独立团,共计有26个师、19万人左右,另有野战
重炮兵3个营2个连,空军第2路部队100多架战机协助地面部队行动。
12月16日,
白崇禧在迁江下达了作战命令,将中方反攻部队编成东西北三路,准备先攻占高峰隘、
昆仑关,然后再夺占
南宁市。其中,东路率第46 军、第 66 军负责
邕江南岸及邕钦公路敌后交通的破坏和袭扰任务;西路由第16集团军负责吸引日军主力,并以部分兵力进至邕宾公路上的四塘,破坏敌后交通,阻断南宁日军增援;北路由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第99军第92师作为主攻部队,攻击昆仑关,而中国军队当中唯一的机械化军队第5军担负着对昆仑关发起攻击的主要职责。其军长
杜聿明拟以新编第22师为右翼部队,袭击五塘、六塘,断敌后路;以
中国国民革命军荣誉第一师为左翼,协同第200师一部和第1、第2补充团围攻
昆仑关及八塘的正面日军;由第200师主力骑兵团充任总
预备队。与此同时,第99军也会奉令进攻昆仑关南的日军,并在五塘一带阻止日军增援。
反攻昆仑关
1939年12月18日子时,北路军第5军荣誉第1师首先对昆仑关发起正面进攻,在其强烈的火炮攻势下,昆仑关日军阵地工事大部被毁,千余守军半数伤亡。炮击完毕后,荣誉第1师步兵登山,一举打下金龙山、仙女山、老毛岭、606、公费岭5个高地,中午时分,441高地和日军重要支撑点罗塘南(430)高地也被拿下,中国军队成功突入内围,与日军展开
白刃战,击毙日军军官10余人,全歼日军士兵200余人,俘虏日军2人,控制住了
昆仑关大部分山头。被分割成数处的日军残部急向后方求救。
18日下午4时,日本第5师团
师团长今村均骤闻中方大规模反攻,令第21联队长三本吉之助奉令率步骑炮兵1000多人,以3辆装甲车开路,从
南宁市乘汽车开到九塘,该联队遭到中方第99军的拦截,只有一个大队突至昆仑关。当日,中国军队未能攻克昆仑山主峰石牛山,而罗伞顶、罗塘南两高地也很快被日军夺回。19日,中国军队第5军
中国国民革命军荣誉第一师继续进攻石牛山,在从正面攻击未奏效后,又分击日军之两翼。最终,中国军队因伤亡过半,和日军形成对峙状态,且在日军
催泪弹驱赶下处境艰难。最终,中国官兵安朝宣、杨讣明等冲入日军阵地,击毙了日军中队长小川谷一等100余人,中方才终于掌握了石牛山这一制高点。
攻打高峰隘
在协同北路军围歼昆仑关日军的同时,西路军第1纵队170师、135师配备山炮营和战车连,负责攻取高峰隘。19日拂晓,负责主攻的中国军队170师508团、510团占据了高峰隘周围山头,与日军阵地对峙,负责协同作战的135师也于当日攻占了香炉山。20日,135师克新圩,170师没有进展,两师为防日援军赶至,利用夜间加强阵地工事,调整部署。傍晚,日军41联队长纳见率大队从南宁到达三塘,从高峰隘东侧山路攻入170师阵地后方,中国军队不敌日军,于次日退守葛圩,急调开往四塘的野补团返回保护武鸣。而驱走中国军队后,纳见又率部返回南宁,仍留下佐野大队驻守,与中方在高峰隘形成对峙状态。
阻日增援
除中国军队的第5军
中国国民革命军荣誉第一师对
昆仑关日军发起正面攻击外,中方北路军的其他部队也按照战前部署与附近日军展开作战。其中,第5军200师副师长彭壁生率野补1团、2团从东面占领枯桃岭,从而瞰制了八塘、九塘;第5军新编22师占领了五塘、六塘,截住运载日援军的40多辆汽车,破坏了五塘、六塘之间的公路桥梁,截断了日军的后方补给线;而第99军92师则围困住了七塘的日军。至此,日军在邕宾公路上的据点都被分割开来。昆仑关和九塘的日军伤亡惨重,弹尽援绝。
1939年12月20日,日军指挥官
今村均派中村正雄21旅团的两个基干大队进援昆仑关和九塘,又令及川支队放弃攻占
龙州县,星夜回防
南宁市。然而,
中村正雄率部前去支援途中,在五塘遭到中国军队伏击,被阻在六塘的山中两天不能前行。23日,接到日军前线的紧急求援后,中村正雄被迫将部下分成两股军队,分别由自己和分队长坂田率领,乘夜突围。次日,中村正雄所率分队终于到达九塘附近,但遭到中国军队猛烈阻击。中村正雄中弹受伤,在医院抢救期间遭炮击毙命,坂田于同日赶到九塘,代替中村正雄指挥作战。
昆仑关大捷
1939年12月24日,因中国军队苦战一周仍未攻下
昆仑关,
白崇禧召集前线将领会议,向诸将传达上峰“限期攻下
昆仑关,不努力者以抗命畏敌罪论处”的电令,并决定调整作战部署,集中力量攻打罗塘南高地。当天下午,中国军队第5军荣誉第1师2团将余部缩编为1个营,作为攻打罗塘南高地的主力。战斗打响后,中国军队先是让炮兵连续射击1小时,此后由步兵引诱日军进入阵地,再令炮兵开炮急袭3分钟,而步兵则乘烟尘扬起之际与日军拼杀。日军田村、田广两个中队长以下200多名官兵被击毙,另有2名日军被俘,中国军队则攻克了罗塘南高地,形成了合围
昆仑关之势。
26日,日军向昆仑关西南高地公费岭发起猛攻,企图重夺该高地,控制全战场。中国守军因伤亡大部不敌,次日,公费岭高地失守。此后三日,中国军队荣誉第1师接连组织反攻,想要夺回公费岭,结果损失惨重、未能成行。期间,中国军队在五塘、六塘的截援阵地被日军突破,日军台湾旅团2个联队逐渐向此聚集。为防失去战机,中国军队决定集中力量于正面战场,以求迅速突破。其中,中国军队第66军从东面攻击昆仑关日军,中国军队第5军荣誉第1师、第200师以及调回六塘的新22师2个团等则集中兵力攻击昆仑关北面和西南面的同兴、界首村高地。
28日,中国军队组成敢死队向
界首市日军发起攻势,负责主攻的第5军荣誉第1师
郑庭笈团9个步兵连中7名连长伤亡,郑庭身边的司号长李均也中弹牺牲。当日黄昏,中国军队第200师收复界首附近外围据点。12月29日,此前奉命回防
南宁市的日军及川支队终于冲破中国军队的包围截击,抵达南宁,协同
昆仑关日军作战。而中国军队第200师则冒着日军释放的
毒气弹,接连攻克界首东西各日军要点。
30日晨,中国军队新编22师接替第200师继续向界首发起攻击,一举攻克了界首村及其西南侧高地,肃清了残敌。当日晚,日本反战同盟的鹿地亘等人和学生军男女20多人向日军阵地发起广播,劝他们放下武器,不要做侵华炮灰。31日,中国军队将法制山炮抬上罗塘南高地侧射昆仑关,攻占了昆仑关与九塘间的六扒、六成两山,将昆仑关之敌围困其中。日军慌乱中向九塘溃退,中国军队新编22师第64团乘势迫近
昆仑关,于晚11时将昆仑关攻克。经此一战,日军第21旅团自旅团长
中村正雄以下大部被歼灭,中国军队虽取得大捷,但中国士兵因受到轰炸、
毒气等袭击伤亡逾万人。
南进受阻
中国军队夺回昆仑关后,159师攻占了九塘西面的枯桃岭、立别岭;第160师向八塘、九塘间侧击;第99师截断了日军后方公路。日军为保住九塘,仍让441高地的日军据守不退,并继续增派援军,在山上设置炮兵阵地,以火力封锁昆仑关至九塘的通道。为此,中国军队新编22师在占领
昆仑关后南进受阻。1940年1月1日,
杜聿明急调援军投入战斗,在重炮营
火力支援下,中国军队与日军坂田联队激战,抢占了一半的公费岭高地。3日,中国军队
中国国民革命军荣誉第一师在第200师和新编22师协助下,向441高地发起攻击,在日军占据反斜面阵地优势、释放
毒气的情况下将其击败,迫使其向九塘溃退。
4日,中国军队第5军因在昆仑关等战役中担任攻坚任务,伤亡惨重,调回后方整补。中方在邕宾公路的战场由第66军、第99军以及新到的第36军接防。日军则将台湾旅团、第9旅团和21旅团残部集中在八塘,阻击中国军队向
南宁市方向的进攻。其时,中国军队也因战损严重已无力持续推进,双方在八塘附近陷入胶着状态。桂林行营遂决定以一部袭扰日军,确保现有阵地,等待后续部队于2月初到达后,再相机收复南宁。
宾阳战役
泗峡坳之战
1940年1月10日,日军为确保对南宁的占领,拟订了《宾阳会战指导方案》,准备袭击中国军队前线枢纽宾阳,从后面击破
昆仑关阵地,并从
广东省抽调
日军第18师团和近卫混成旅团合计兵力3万多人,再次在
钦州湾登陆,另派有飞机105架,协同地面作战和轰炸桂柳运输线。此时,中国军队在邕钦公路两侧有4个正规师和上万地方团队以及群众武装阻敌,但很快被日军赶离公路线。
1月14日,日军派出近卫旅团第1联队2000人,从大塘向路东的久坪进犯,被中方175师523团阻击花甲山。与此同时,日近卫旅团第2联队一个步兵大队和骑兵百余名,从小董沿板城大道向灵山进犯,遭到中方新19师56团和屯茂村壮丁团的节节阻击。在飞机掩护下,日军一再增援,逐步推进至镇南圩,准备夺取小董通往灵山途中的要隘泗峡坳。
15日晨,日军分三路向泗峡坳口、江塘岭、电蒲岭进攻,均被中方175师524团击退。午后,12架日机投掷
燃烧弹,日军趁势冲上坳口,与中国官兵多次激战。为解524团之围,中国军队第46军军长何宣电令175师、新19师赶来救援。但日军在飞机和
火炮掩护下,于次日就占领了泗峡坳口。中方
预备队第2营乘敌立足未稳,立即阻止反攻,和两翼高山上的中国守军一起又把坳口夺回。在日军的轮番轰击下,中方524团死战不退,在当地民众以及游击队的主动帮助下,苦战至17日,终于等来了援军,并合力击退了泗峡坳一线的日军。
甘棠遭遇战
1940年1月22日,从
钦州湾登陆的日军抵达战斗地点。其中,近卫旅团在钦州集结,
日军第18师团则运抵南宁以南地区。而日军在广州的第21独立飞行队和2个轻型轰炸机中队也到达南宁。28日,日军向昆仑关地区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同时由邕江南岸东进,先后攻占良庆、蒲庙、永淳,准备东出宾阳平原,西攻高峰山区,将中国军队歼灭于昆仑关地区。
桂林行营对日军计划一无所知,在获知甘棠西南有日军骑兵活动后,即改变原拟收复南宁的兵力部署,命令部队向甘棠方向集结,以确保上峰要求的“确保高峰山区”的作战指令。受令集结的中国军队有:刚到宾阳的第38集团军第2军第76师,第35集团军64军,46军第175师,第5军战车1个连。
29日,中国军队第2军第76师先遣团抵达甘棠后未发现日军,第38集团军遂命令刚到
宾阳县的第6军49师去堵截沿邕宾路东进的日军近卫混成旅团,49师即以先遣团前出至第76师右侧,派另两个团进至中华圩、山口圩地区,集结待机。30日,中方76师先遣团与路过此地的日军骑兵遭遇,仓促应战不敌,向北败退。日骑兵进占甘棠圩后和步兵配合向北突进,又与刚刚抵达甘棠北的中方第76师主力遭遇,双方在甘棠北5公里的高地一线展开战斗。中国军队第49师前去增援途中与日军遭遇,就地阻击无效,之后又在宾阳县城至武陵公路路段遭到日军猛烈轰炸。
甘棠方面战事告急,但离此最近的中方第64军主力距离甘棠尚有60至120公里的路程。桂林行营主任
白崇禧认为由甘棠北进的日军威胁最大,急令第46军175师和第64军于2月1日前分别抵达陶圩(距甘棠约70公里)和青桐(距甘棠约40公里)。然而,未及援军到达,中国军队第76师阵地右翼就于31日被
日军第18师团23旅团突破,76师长
王凌云遂将左翼在
露圩镇警戒的1个团调至右翼高山地区。日军趁露圩方面守备薄弱,又转移兵力猛攻其左翼。当日,露圩失守、日军继续西进。该战中,中国军队第76师牺牲团长、营长4名,连长以下官兵伤亡三分之二。2月1日零时,中方第4战区司令长官
张发奎奉令接替
白崇禧负责指挥桂南战场作战。
宾阳失陷
1940年2月1日,此前沿邕宾路东进的日军近卫混成旅团在山区潜行多日后,进至山口、武陵圩一线,击败了刚刚遭到猛烈轰炸的中方第49师两个团,继续向前推进。上午9时,日军轮番轰炸宾阳县城内的军事目标,炸毁了辖有桂南战场主力部队的中方第38集团军司令部,致使中国军队电讯联系中断,所部各自为战,无法组织有效抵抗。
2月2日凌晨,中国军队第38集团军司令部撤往
上林县县城,日军在飞机掩护下,以骑兵为主导,沿
武陵镇至宾阳大道突进。2月2日下午,日军抵达
宾阳县城郊,中方驻宾阳的第5军第200师主力奉令撤往桂林行营指挥部所在的迁江构筑第二道防线,日军于13时30分乘虚攻入宾阳县城(今
宾州镇新宾圩),进占芦圩(今宾州镇)。而
日军第18师团进抵清水河畔邹墟大桥,截断了
昆仑关一线中方大军的后方联络线。中国军队指挥官
张发奎鉴于宾阳失守,昆仑关一带守军交通补给受到威胁,遂令第38、第37集团军向上林、大览撤退。
日据南宁
宾阳失陷后,昆仑关主阵地的中国军队因后路被断而处境艰难,而桂南日军因为冒险深入,战线愈拉愈长,致使宾阳至海岸交通线延长至200多公里,补给较为困难。鉴于局势,日军司令官
安藤利吉决定早日结束战役,但为了便于撤退,他仍令日军摆出向北突进的架势。1940年2月3日,日军继续向北方的黎塘、上林方向进犯。而此时的中方军队,因后路被断陷入恐慌,各部忙于突围,最终演变成大溃退的局面。其间,中国军队第2军副军长兼第9师师长郑作民欲率部坚守
昆仑关阵地,扭转崩溃局面,却不幸战死。当日,日军再次占领了昆仑关。
1940年3日至4日,中国军队大批第2线兵团赶至,战事转危为安,而中国军队第46军也复克了
甘棠及永淳。
蒋介石认为冒进日军后路已绝,正是中方歼敌之机,于是令迁江附近的中国主力军队夺回
宾阳县,与昆仑关的中国守军形成夹击之势,以歼灭昆仑关附近之的日军。
2月9日起,日军开始大举南撤,先后放弃了
上林县、
武鸣区、宾阳诸要地,沿途烧杀抢掠,将公路沿线的桥梁、电线、村庄、圩市全部破坏,制造无人区。13日,大部日军退回
南宁市。中国军队尾随南下。截止2月14日,五塘以上六、七、八、九塘迄
昆仑关一带,完全被中国军队克复,而日军据守五塘、高峰隘一线护卫南宁。13日,
日军第18师团开始由
钦县及龙门港乘船返回
广州市。
会战结束
1940年2月21日,
蒋介石在柳州召开军事会议,就桂南会战中的失利进行追责,参加会议的有
陈诚、
白崇禧及各
集团军总司令、军师长和行营主管官员近100人,诸高级将领被斥“无决心,无战斗意志,非亡国不可”。25日,柳州军事会议闭幕训词, 宣布负责作战的长官应行之赏罚。26日,第四战区司令长官
张发奎认为河池经
田东县、
靖西市到
越南的新路段即将完成,当前应确保
柳州市、庆远(今
宜州区)和西南国际交通线,待日后再相机收复
南宁市。桂南会战即告结束。
结果与后续
战争结果
中国军队失败,日军仍驻扎在南宁附近,并成立第22军,负责指挥留守南宁的日军第5师团和守备邕钦公路的近卫旅团和台湾旅团。中方指挥官
白崇禧、
陈诚以督战不力,给予降级处分。37集团军总司令
叶肇以违令避战,贻误全局,撤职交军法审判。38集团军总司令
徐庭瑶、36军军长姚沌和参谋长郭肃、66军军长陈骥、49师师长李靖一、160师师长
宋士台等,或处置不当,或放弃阵地,或作战不力,均撤职查办。第9师师长郑作民已阵亡免究其责,第9师番号取消,改称无名师。35集团军总司令
邓龙光、46军军长何宣、76师师长
王凌云则各记功一次。
此外,中日双方军队在桂南会战中均伤亡惨重。其中,桂南会战反攻
昆仑关时,中国军队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就伤11100人,阵亡约5600人,失踪约800人;而日军中村旅团损失大部,日军精锐第5师团综计伤亡三分之一。据日方统计,桂南会战在
宾阳县的战役中,中国军队阵亡27000人,被俘1167名,日方死伤2300名。另据不完全统计,受到日军侵扰的桂南19县中国人民在桂南会战中死亡11147人,受轻重伤者2161人,失踪 3986人。
战争后续
桂南会战结束后的七个月间,中国军队在桂南对日军作战百余次,但仍与桂南日军形成相持之态。同时,桂南日军苦于孤军深入中国内地、补给代价过高;且
中原地区桂越交通线虽被切断,却仍可以通过
滇缅公路与海外联系,没有达到日方想要的战略意义;而在欧洲战场方面,
法国被
德国击败,
日本认为可趁其无暇东顾,乘机控制
越南,从而能彻底切断中国西南交通线、进图东南亚。为此,桂南日军欲撤往越南。
1940年9月起,驻扎桂南的部分日军开始悄悄撤离,因为其严密封锁消息,中方军队至10月中旬才侦悉日军即将全面撤退的情报,并开始组织战略反攻。10月26日,日军为调遣兵力进行
热带作战训练,下令撤出邕钦地区,缩小中国战场。留在
龙州县一带的日军第5师团一部于27日夜全部撤往越南,中方188师趁势追击,于28日晨克复龙州,继续追击向
凭祥市、镇南关的撤离的日军。28日晚,
南宁市城内日军全部退到
邕江南岸,中方64军于29日晨发现南宁日军逃跑后,派156师、159师分别沿邕宾公路、邕武公路追击,并令155师从永淳渡江向邕钦公路东侧推进,接连占领了心圩、
大塘村、高峰隘、四塘、剪刀圩等要点。当日16时许,中国军队155师到达南宁。30日凌晨,中国军队第156、159两师也相继入城。
从南宁撤退同时,守备钦县的日本台湾旅团也在收缩兵力。10月30日,日军相继退出吴圩、大塘,向钦县小董撤退。同日,中国军队156师一个旅沿邕钦公路急追,中国军队155师从永淳渡江后,准备在唐报截住日军。但两部追到唐报时,日军已远去,156师回驻
南宁市,155师继续沿邕钦公路东侧的百济、新棠向小董追击。在扶南、同正、崇善一带作战的中国军队第46军听闻消息,也紧急调兵截止,但在飞机掩护下,日军大部队还是顺利撤离。11月上旬,2万多日军聚集在
钦州市海边,另有大量重物资待运。日军在钦州北面山地以及东面的
钦江、西面的
黄屋屯镇江,抢筑工事,设置阻击线以掩护撤退。中国军队155师、170师先后赶到后,对日军发起攻击,攻占了平乐桥、白土、英龙岭,但日军仍逐山抵抗。17日,日军大部队在陆续赶来的中国军队追击下撤离,日军掩护部队损失惨重。11月30日,桂南日军残部全部被
驱逐出境,桂南收复,
广西壮族自治区全省重新成为中国抗战的后方基地。
影响与评价
战争影响
桂南会战中,日军的入侵给桂南地区带去极大的经济和人口损失,而中国军队取得的局部胜利打破了日军趁势进攻滇南、威胁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企图;广西人民以及中国军队的顽强反抗予敌以沉重打击,迫使华南日军放弃进攻
韶关市的原定作战计划,并粉碎了日本政治诱降中国的美梦。桂南会战之后,中日军队在桂南地区再无发生大规模交战。但桂南会战的失败,使日军最终以广西为跳板侵入
越南北部,彻底切断了中国桂越、滇越国际交通线,给中国抗战带来了新的困难。
相关评价
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与\u003c新华日报\u003e》一书认为,桂南会战是中国抗战期间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进行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
曾参加并指挥过此战役的原第5军副军长郑洞国说,桂南会战中的昆仑关大捷是其自抗战以来,所亲历的“最为出色的一次攻坚战和歼灭战”,是“大振国威的歼灭战”。
张宪文等编写的《中国抗日战争史》认为桂南会战中宾阳战役的失败,对中国军队于1939 年底开始的冬季攻势无疑是最大的挫折。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写的《中国抗日战争史》认为,在桂南会战中,由于中国军事当局对日军攻势判断失误,致使日军在初期顺利登陆并长驱直入占领
南宁市和
昆仑关等要地,控制了桂南的交通要冲。但其能迅速定下收复南宁的决心,紧急调兵夺回昆仑关,给日军第5师第21旅以歼灭性的打击,鼓舞了中国军队的士气,掌握了桂南战场的主动权,并迫使日军改变了
广东省方面翁英作战的原定计划,造成敌战略上的部分被动。
战斗序列
日军方面
桂南会战期间,入桂日军先后为日第21军、22军两个建制单位,总指挥为
安藤利吉,参与作战的部队有其辖下的第5师团、
日军第18师团、近卫混成旅团、台湾混成旅团等。且彼时日本空军并未单独成军,被分置于陆军、海军之下。
中国方面
兵力争议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一书认为,桂南会战中日军参战的兵力有“7万人左右”,《白崇禧回忆录》认为日军“海空军在外共约十万人”。
中国军队参加桂南会战的兵力有15万人左右、20万人左右以及30万人左右的说法。其中《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认为桂南会战中中方有“9个军25个师约15万人”参战。陆学藩《昆仑关战役亲历记》称参加桂南会战的人数约30万人。沈奕巨在《广西抗日战争史稿》中认为,中国军队参加桂南会战兵力为26个师约20万人。而张宪文等编著的《中国抗日战争史》认为,日军入侵时,中国在桂南有守军2万人,中方组织反攻时兵力共计有26个师、19万人左右。
桂南会战检讨会旧址
桂南会战检讨会旧址建于1926年,位于广西
柳州市鱼峰区羊角山8号,当时为民国时期柳州农林实验场建筑组群的一个部分,是一座两层
砖混结构西式建筑。1940年2月21日至25日,
蒋介石就桂南会战中的失利,在此居住并召开桂南会战检讨会。
其中,桂南会战检讨会旧址中还有一个“护蒋洞”,护蒋洞是一个山洞,现址在广西血液中心院内,洞口高10米,洞深10多米。初洞有上下两层,1993年,广西血液中心打通了中间的隔层,凿宽了洞壁,在洞内建起了两层楼房。2006年,桂南会战检讨会旧址(含护蒋洞)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昆仑关战役白岩前线指挥部
昆仑关战役白岩前线指挥部位于
宾阳县白岩村的白岩村小学内,建于民国年间。1939年11月至1940年2月,
白崇禧在此设立指挥部,指挥昆仑关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