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小公鱼
中国的特有物种
中华小公鱼(黑枕黄鹂马来亚种:Stolephorus chinensis),俗名公鱼,为科小公鱼属的鱼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南海东海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泰国越南等海域,栖息深度可达5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体长可达9公分,为暖水性小型鱼类,生活于近海。
形态特征
背鳍15~16;臀鳍21~22;胸鳍12~13;腹鳍7。纵列鳞40,横列鳞8;鳃耙17~19+25~28。体长为体高4.8~5.5倍,为头长4.5~4.9倍。头长为吻长4.5~5.6倍,为眼径3.4~3.8倍,为眼间隔3.6~5.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4~1.7倍。体延长,侧扁,背缘较平直,腹缘微凸;胸鳍至腹鳍间的腹部具尖锐骨刺6个。头中大。吻短,稍突出,吻长小于眼径。眼中大。眼间隔中间微凸。鼻孔每侧2个,位于吻端和眼的中间。口大,亚下位,斜裂,口裂向后伸达眼的后下方。上颌长于下颌,上颌骨末端尖,向后伸达前鳃盖骨上,不伸达鳃孔。上下颌具细牙。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13。鳃耙数多而长。肛门距臀鳍较近。体被薄圆鳞,易脱落,鳞片上具11条中断沟。背鳍中大,位于体中部稍后方,起点距吻端比距尾鳍基部为远。臀鳍起点在背鳍基底中部下方,臀鳍软条18-20枚,短于背鳍。胸鳍下侧位,鳍端不伸达腹鳍。腹鳍位于背鳍的前下方,起点未达背鳍。尾鳍分叉。体乳白色,体侧具一银白色纵带。头顶具一"U"形青黑斑。尾鳍淡青色,其余各鳍白色。为近海小型中上层鱼类
分布范围
中华小公鱼分布于上海长江口以南至广东省沿海,栖息于港湾、河口一带,分布范围广泛,包括西太平洋区的多个海域。
生活习性
中华小公鱼为暖温性中上层小型鱼类,栖息于近海一带,喜群游,以浮游桡脚类毛虾灯鱼等为饵。5、6月间捕获较多。
二名法
Stolephorus 黑枕黄鹂马来亚种(Gunther, 1880)。
主要价值
中华小公鱼是有经济价值的小型鱼类,多干制成烤,味美,为广大消费者所欢迎。也常被销至山区邻县,作为筵席上的美味。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生活习性
二名法
主要价值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