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茹
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
张曼茹(1936年11月—2020年5月3日),又名张曼如,祖籍辽宁兴城,镶蓝旗满族,出生湖北武昌,长于重庆,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是舞蹈表演艺术家兼编导,国家一级演员。
1949年,张曼茹参加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舞蹈队,开始了舞蹈生涯。1954年,由国家公派赴蒙古国国立音乐舞蹈话剧院留学,在此期间曾饰演芭蕾舞剧《巴赫齐萨拉依泪泉》中女主角扎列玛获好评。次年获得蒙古人民共和国舞蹈比赛二等奖。1957年,由张曼茹编导并领舞的藏族舞蹈《草原上的热巴》在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电影节上获三等奖。1964年,张曼茹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任第六场《伟大节日》编导之一,并为《赞歌》一曲的领舞。1980年,在天津北京两地举办《胡松华、张曼茹独唱独舞晚会》,同年在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专题片《并马高歌》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映。同年在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中作为特邀舞蹈家代表参加了开幕式表演,获特邀舞蹈家表演优秀奖。1992年至1995年,创作电视音乐艺术片《长歌万里情》。2009年,张曼茹获得中国舞蹈艺术“卓越贡献舞蹈家”称号。2010—2015年,创作系列音乐故事电视片《环抱大天地》。2020年5月3日,张曼茹辞世,终年84岁。
人物生平
1949年张曼茹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舞蹈演员,开始了舞蹈生涯,1952年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任演员。1954年,公派赴蒙古国国立音乐舞蹈话剧院舞蹈专业留学,在蒙古舞蹈专家道乐古日苏荣的指导下学习蒙古传统舞蹈,在苏联专家卡巴耶娃指导下学习芭蕾舞艺术,兼修钢琴。在此期间曾饰演芭蕾舞剧《巴赫齐萨拉依泪泉》中女主角扎列玛。1955年获蒙古人民共和国舞蹈比赛二等奖。195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归国调回中央民族歌舞团,担任独舞表演、编导、教学等工作。1957年,编导并领舞的藏族舞蹈《草原上的热巴》在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三等奖
1958年入北京舞蹈学校苏联人民演员古雪夫专家编导班进修。1960年赴缅甸、苏联等国表演独舞《灯舞》。1964年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6场编导兼领舞。
1961年至1980年间先后随中国艺术团赴瑞典挪威芬兰巴基斯坦日本等国进行访问演出。1964年,张曼茹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6场编导兼领舞。1980年,张曼茹在天津市、北京两地举办《胡松华、张曼茹独唱独舞晚会》,广获好评,率先之举震动全国。中国中央电视台为此台晚会拍摄了专题片《并马高歌》并在央视播映,同年,在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中,张曼茹作为特邀舞蹈家代表参加了开幕式表演,获特邀舞蹈家表演优秀奖
1992至1995年,担任感恩多民族电视音乐艺术巨片《长歌万里情》的总创意、总策划兼制片人。这部历时三年多行程14万多里路的作品,被中央对外宣传小组主要领导赞誉为“声景情高度融合的多民族艺术精品”,被《人民日报》《人民音乐》等主流媒体评价为“壮行边疆十万里,高唱民族百首歌的壮举和创举”。
2009年,荣获中国舞蹈艺术“卓越贡献舞蹈家”称号。2010—2015年,张曼茹创作系列音乐故事电视片《环抱大天地》。她带病组织“友情制作部落”,完成了这部感恩新时代的作品的制作。这部故事片获国家级媒体高度评价:“环抱大天地,感动全中华”。
张曼茹曾因心衰、肺衰等症入医院诊治,并多次经历ICU急救;后来遵从医嘱,在家中购置相关设备雇员进行辅疗,直至抢救无效,2020年5月3日凌晨1时58分,张曼茹辞世,享年84岁。
个人作品
参演舞蹈作品
著作
她编写的《舞蹈与祖国》表达了对民族文化与舞蹈艺术的热爱。
综艺活动
2011年3月8日,张曼茹和丈夫男高音歌唱家胡松华参加北京卫视《光荣绽放》,讲述恋爱婚姻生活。
2013年1月25日,张曼茹和丈夫男高音歌唱家胡松华一起参加深圳卫视《年代秀》,节目中胡松华演唱《赞歌》,张曼茹伴舞。
自编自演作品
社会活动
1960年赴缅甸苏联等国表演独舞《灯舞》,1961年至1980年间先后随中国艺术团赴瑞典挪威芬兰巴基斯坦日本等国进行访问演出。1980年,张曼茹在天津市北京市两地举办《胡松华、张曼茹独唱独舞晚会》,广获好评。
社会职务
张曼茹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央民族歌舞团一级编导等职务。
个人生活
张曼茹是歌唱艺术家胡松华的妻子,1980年与丈夫胡松华举办《胡松华张曼茹独唱独舞晚会》。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她一生将全部精力和心血用于弘扬中华多民族歌舞艺术,为中国的舞蹈艺术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北京日报评)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张曼茹依然心系民族舞蹈艺术,心系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她的名字,将永远与新中国舞蹈事业紧紧连在一起。(舞蹈杂志评)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个人作品
参演舞蹈作品
著作
综艺活动
自编自演作品
社会活动
社会职务
个人生活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