泖河
位于上海松江区的河流
河,位于青浦区松江区交界处,是太湖入海的重要水道,承接淀山湖太浦河来水,流入黄浦江。全长10.5千米,宋代因河宽如湖而得名。
基本概况
历史上松郡三泖,是指今松江、青浦区金山区平湖市间相连的大湖荡。一据水流位置而称上泖、中泖、下泖;二据大小、形状把上、中、下三泖依次称为长泖、大泖、圆泖。泖湖源自太湖。古东江(今黄浦江上游地段)自太湖流经松、青、金等县地势低洼地区。逐渐形成了淀山湖(薛淀湖)、谷水、泖湖等一些较大的湖泊。据旧志载,宋时太湖之水主要由急水港流入淀山湖,又经拦路港和金泽塘流入三泖。同时西南有嘉兴市、平湖之水流入泖河。三泖之水又经黄桥、斜塘流入黄浦江,归于大海。另说三泖之水东南趋古浦塘、斜塘,东则
散趋走马塘、面杖港、陆家曲诸支渠,悉南詹家汇,至横潦泾,达于黄浦。
泖河经长年淤积,变迁很大。据南宋绍熙云间志》记:“古泖,县西四十里,周回四顷三十九亩。今泖西北抵山泾,南自泖桥出东南,至广陈,又东至当湖,又东至瀚海塘而止。”朱伯原《续吴郡图经》记:“泖在华亭境。泖有上、中、下之名,泖之狭者,犹且八十丈。”泖河虽随地、形而名称不同,但实为一水。流经今金山区平湖市之间的,因形如长带,故名长泖;因其位处上游,故又称上泖;古长泖萦绕百余里,后逐渐淤涨成田,至清代只剩阔如支渠的水流。流经今松江区、金山之间,水面浩阔,称为大泖;因其位处中游,故又称中泖;历史上早已淤塞,全部围垦为荡田,亦称泖田。流经今松江、青浦区之间呈圆形,故称 圆泖;因位处下游,又称下泖,经历代疏浚,得以保存至今,是古泖湖仅存的部分,今称泖河。据清嘉庆府志记载,当时圆泖周不过二十里,即旧志所谓近山泾之泖,其东支渠曰:石臼、周头、曹坟、庵港、长洲溇、家湾、庙泾诸港,皆南受浙江省嘉善县之水;东受元和、叶、王家、金钱、长洲诸荡之水,地与元和交错;自长洲荡折而东北,其支为吴家湾、泖甸、清水港、拦路、山泾诸港,皆北受薛淀、练湖之水;又东为塘、石堰、胡家路、周葫芦、骆驼泾诸水,北受南北曹港之水及赵屯浦水,汇于泖。至于近代,淀山湖水由拦路港流入泖河,上起青浦小蒸,由西北流向东南,下迄古浦塘、西塘镇,经横潦泾泻入黄浦江,全长10.5公里。斜塘河面宽180米,水深流急。自界泾到泖塔圩一段,称古泖或南泖,河面宽400米。中经小独圩(旧名大草墩),已淤涨成陆,东西长550米,主航道在其北岸一侧,河面宽120米;南航道宽300米,已坝断养鱼,今属古松乡。自泖塔圩迤北,至拦路港一段,分东西航道。东航道俗称小泖或东泖,宽150~200米;西航道俗称大泖或西泖,宽400米左右。泖塔圩为泖河中一小洲,原名淘饭圩,呈梭子形,左右二段各约宽320米,中段宽约400米,总面积达1000多亩,分属昆冈乡和青浦区沈港乡、练塘乡。东西两航道即大、小泖在南嘴合流,称为“三泖并一泖”,两岸距离约700~800米。
[泖河]
陆机司马炎称“三泖冬温夏凉”。唐宋以后,历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如唐朝陆龟蒙,宋代宋庠,元代杨维桢倪瓒,明代顾清、董其昌陈继儒等皆慕名来游,吟咏不绝。晚唐著名诗人陆龟蒙的诗中就有“三泖凉(鲸)波鱼蕝动”之句。三泖风光最佳处在今泖河中大、小泖合流处,这一带水清如镜,风景如画。
人文自然景观
泖河曾有不少人文和自然景观,较著名的有:
泖塔 泖塔圩至今耸立着一座秀丽的五层方形宝塔,俗称泖塔,又名“长水塔”。据志载为唐乾符年间(874~879年)福田寺僧如海所建。泖塔圩原属本县辖境,后大部划入青浦区
野亭 为元末名士沈所筑。沈铉字鼎臣,杭州市人,博学多才,元末为避战乱,不从张士诚之招,隐居泖河之滨。今已毁。
光亭 为元末著名文学家杨维所筑。为避元末战乱和张士诚之招,由故乡浙江山阴徙居松江区,隐于九峰三泖,在泖滨筑此亭。今已毁。
春草轩 为元末别驾谢礼所居,谢与杨维桢为挚友,杨晚年与谢过从甚密,常居谢礼家,并有记。今已毁。
太玄亭和泖泾别业 明代徐献忠所筑,今已毁。徐献忠为嘉靖举人,家居泖滨。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况
人文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