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学名: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
剑尾目鲎科,又名圆尾鲎、圆尾蝎鲎,深绿至绿褐色,喜居
潮间带浅水区,圆尾鲎是鲎现存种类中个体最小的一种且含有剧毒。分布于
印度—西太平洋
热带浅海、孟加拉、
泰国两岸、
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
新加坡、
西加里曼丹、新喀里多尼亚。在中国北部湾20米水深以内浅海、
雷州半岛和
海南岛西部沿岸也能看到其身影。生活于20米以内的热带浅海和潮间带下区,泥质海区和滩涂。幼体时以小型
多毛纲为食;成体主要吞食壳薄小贝类、多毛类、
星虫动物门、
舌形贝、
海葵目以及动物的尸体和有机碎屑。
蝎鲎基本身体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前体、后体和尾。前体是
甲壳亚门上大的圆顶形前部。边缘有刺的较小的后甲壳是 后体。看起来像尖刺的后部延伸部分是尾节,通常被称为尾巴。在鲎中独一无二的是,尾巴的横截面是圆形的。它在其他物种中基本上是三角形的。尾巴用于在翻转时将自己正面朝上。四种现存鲎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与其他物种一样,
雌性比
雄性长得更大。在
马来西亚半岛,雌性平均长约30.5-31.5厘米,包括约16.5-19厘米的尾巴,甲壳宽约16-17.5厘米。相比之下,雄性平均长约28-30.5厘米,包括约15-17.5厘米的尾巴,
甲壳亚门宽约14.5-15厘米。大小在地理上存在显着差异,但这并不遵循明确的南北或东西模式。来自印度
西孟加拉邦邦的那些平均比马来西亚半岛的略小,雌性和雄性的甲壳宽度分别约为16 厘米和14厘米。在其他地方,它们的平均值甚至更小,最小的报告来自
印度尼西亚的
巴厘岛和
勿拉湾港地区,那里
雌性的甲壳宽度约为13厘米,
雄性为11厘米。该物种最大的雌性体长可达40厘米,包括尾巴。
栖息地一般喜欢选择在泥泞的河流,河口沼泽和红树林,喜欢居位於盐度较低的河口。和该属的其他物种不同,在海水退潮时不返回大海。分布于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浅水区,底部是柔软的沙质底部或广阔的泥滩。圆尾蝎鲎是底栖动物,其大部分时间都在其半咸水、沼泽水生境(如红树林)附近或底部度过。
成年蝎鲎,多见于深水,而幼鲎多见于
潮间带浅水区。潮间带沙滩和泥滩是它们的繁殖地。
雌性的
鲎科会于水涨时到沙泥滩产卵,每只雌性每次约产下二千枚卵。但由于蝎鲎在野外的存活率偏低,在一万只幼鲎中,大约只有1到2只可存活10到15年。
圆尾蝎鲎的脱壳是由头胸部的周缘裂开,而新的旧体才由其间隙跑出来。刚脱皮的甲壳非常柔软,这甲壳要恢复到原来的硬度,也需要相当的日子,几乎令人怀疑它是否会恢复到原来的坚硬度。鲎由于生长速度慢,所以是一种不大能长大的动物,科学蜀仍不清楚确定几年才能生长成成体。大概认为雄的脱15次皮,而在第13年成成体;雌的脱16次皮,于第14年成成体。
选择性底栖食性动物,主要以
昆虫幼虫、小鱼、
寡毛类、小蟹和
寻氏肌蛤瓣鳃纲为食。它们没有
下颚,用腿上的刚毛磨碎食物,然后用螯肢将食物放入口中。摄入的食物然后进入表皮衬里的食道,然后进入胃腺。 胃腺由“嗉囊”和“砂囊”组成。嗉囊可以膨胀以适应摄入的食物,而砂囊则将食物磨成“浆”。研究发现,圆尾蝎鲎对昆虫幼虫的偏好超过了其他食物。
春季,圆尾蝎鲎从较深的水域迁徙到较浅的泥泞区域。筑巢通常遵循满月和
新月涨潮的周期。在交配期间,雄性会在产卵前使用改良的
前体附肢长时间跟随并紧贴其潜在配偶的背部。产卵密度低且性别比例为1:1的鲎物种。圆尾蝎鲎,是一雄一雌制的。此外,雌性不选择自己的配偶。雄性通过视觉和
化学感受信号找到它们的雌性伴侣。一旦找到配偶,雌性就会挖一个洞并产卵,而雄性则在外部给它们施精。产卵后,雄性和雌性返回海洋,卵自行发育。它们的卵很大,几周后,卵孵化成成虫的微型版本。
鲎生长周期很长,需要近13年才能完成繁殖。但鲎资源已经急剧减少。由于填海造地、滩涂开发等原因(因为鲎很挑地方生长)鲎失去了赖以生息的浅海沙滩。鲎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所以无法逃脱被滥捕滥杀的命运,面临着灭绝性的灾难。